
现在马拉松运动已经风靡各地,每年的半马、全马比赛不知举办了多少场,动辄几十公里的路程很多人都能全程跑下来,令人敬佩不已,可惜我从没尝试过,偶尔的跑步运动也只是以自己舒服的速度绕着公园跑个几公里。
在我的记忆深处,长跑一直是个颇具难度的挑战,自从上了高中,有了千米达标测试,那个3分50秒的达标线始终是个梦靥,困扰了我很长的时间。
高中之前,从没进行过一千米的训练,于是乎,进了高中,自然而然成了达不了标的那一群人。每次跑下来,特别的难受,第一圈还好,没特别大的挑战,到了第二圈,喘不上来气,多急促的呼吸都觉得缺氧,憋的难受,分分钟觉得要放弃,特别的盼望老师突然叫停,就彻底解脱了。
到了第三圈,基本上满脸通红,汗如雨下,腿基本已软,靠着惯性,一步步拖着脚步,蹭到终点,到了终点剩下的活动就是喘,大口的喘气,脑袋如被水浇过一般,口干舌燥,有一种被抽干了的匮乏感。
所以从来跑一千米的目的,不是拿个名次,而是能坚持下来就不错了。不过虽然跑的累死累活,但是离那个3分50秒的达标线还差20多秒呢,达不了标,体育就及格不了,及格不了,就会直接影响到升学成绩。
头一年,没引起太多的重视,上体育课时,虽然老师有的课也锻炼一千米,可是大家都嘻嘻哈哈,没当回事,记得大操场的角落里是个厕所,一千米是要绕着操场跑2圈半,每次锻炼跑一千米,跑完第一圈,一群偷懒的人就躲进厕所,等着大部队跑过来第二圈再归队,这样就等于少跑了一圈。
有一次,被体育老师老杨发现,冲到厕所揪出了一票人,大声训斥,你们像话吗?他妈的跑个一千米还偷懒,还给我打个折,每个人都给我跑到下课,于是乎,那一节课,整整估摸着跑了半小时,累惨了。
不重视跑步的后果,期末考试时终于显现了,体育考试不及格,要过完假期后补考,结果我们几个差生真的慌了,一起商量着怎么自我拯救。于是过完暑假补考前的那几周,每天晚上上完晚自习,哥几个就一块到操场练跑步。
当拯救是自发的,发自内心的觉知时,拯救最有效,补考时,拼劲全力,终于跑进了3分50秒,最后那20米,居然还能冲刺了,能有这样的起色,真是太不容易了,看到老师秒表上的成绩,大口喘着粗气,但是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还有喜悦和兴奋。
不过还是有不太幸运的,同班的一个吨位重的胖子,也是拼进了全力,但是还是没跑进达标线,跑完后,他一直趴在栏杆上呕吐,黄疸都吐出来了,后来被人搀扶着离了场。不过还是有些同情他,拖着这么重的吨位,能跑下来就很不错了。
大学一二年级时还有体育课,不过那时候3分50的达标线虽然也很挑战,但是已经不像高中时那般困难,毕竟已经被超越过。大三以后,基本就没体育课了,从此以后,一直到参加工作,彻底脱离了这3分50秒的梦靥困扰。
到了中年,跑步真的成为了纯粹为自己健康考虑的锻炼方式,偶尔绕公园跑过几次,不过锻炼方式有很多种,各种因素考虑,跑步不算是经常采取的锻炼方式,尤其是中年钙质流失后,膝盖的润滑度下降了不少,爬个山有时候膝盖都会疼。所以近几年倒更喜欢游泳来减减肥。
不过回想过去的时光,在这些运动项目中,还是对一千米印象深刻,对3分50秒纠结的那种感觉,还能清晰的回忆起,不过也很庆幸,自己最终没有放弃,终于通过努力突破了这个自我的限制,没有留下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