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是个容易引起嘴仗的话题,不过还是挺有意思的。
应该说,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是不能被划分等级的,“人生而平等”嘛!要给林黛玉和薛宝钗分等级,只能是在某些具体的方面,比如说容貌啊、才学啊、女红啊、性格啊等等。
那么下面就稍展开看一看,林黛玉和薛宝钗有没有等级的差别。
01容貌
林薛二人,一个是“世外仙姝”,一个是“山中高士”,都美丽脱俗。到底美到什么程度,大概可用金庸《倚天屠龙记》里的一句话来说:“难描难画”。总之,都是美到极致的,是贾府上上下下公认的。
林黛玉的美,按王熙凤初见她的话,是此前从未见过如此标致的人物,言下之意,确实是比贾府的几个姐妹都比下去了,以至于凤姐还要以不像外孙女而是嫡亲的孙女来挽回迎春探春等人的面子。凤姐夸黛玉,有讨好老太太之意,但也足可证明黛玉之美的确“惊为天人”。
而薛宝钗的美,书中写了一句话:“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也就是说,荣国府里的人很多说宝钗比黛玉还要美。
那么,是不是就能判定薛宝钗要比林黛玉美上一个等级呢?
我觉得不是的。她们具有的是不同特色的美,可以说各擅胜场。而之所以大家会有宝钗更美一些的印象,是因为上引的话里“品格端方”一词。
这并不是说黛玉品格不端,而是说宝钗时时处处表现得温和有礼、上下和谐,做人更圆融,“人间气”更浓;
而黛玉则更多“仙气”,与人们的距离比较远,不容易亲近,一不留神可能还会被怼。比如周瑞媳妇、李嬷嬷等人,本身嘴快,遇到更不饶人的,自然会觉得宝钗更亲近,连带着容貌也更美些了。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不也是这个道理嘛!
换句话说,同样极美,黛玉偏冷,而宝钗偏暖,显然是后者更得人心些。
02才学
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大观园“诗翁”,甚至名声可能已经传到府外去了。
黛玉拥有“咏絮才”,对自己诗才是颇为自负的,在元妃省亲、诗社斗艺、教香菱学诗等地方,以及《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代表作,都体现出她诗艺的高明和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
与黛玉把读诗、写诗当要事不同,宝钗向来认为女孩儿的本业是针线女红,而不是读书写字,更不用说写诗了。那只不过是闲时之消遣罢了。
她的这种观点是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要求的。不过,这并不是她因为写诗比不上别人特别是黛玉的一种托词。
事实上,宝钗的诗跟黛玉一样写得很好,元妃省亲时看了众姐妹的应景诗,就说她俩的诗是自家几个姐妹比不上的。
只不过,她们的风格不同,黛玉就像是李白那样的,自由飘逸,天才的味道更浓;而宝钗就像是杜甫那样的,更加含蓄稳重。而这不同,并不影响她们就像并峙的山峰,仍是普通人不可企及的。
当然,除了写诗,黛玉和宝钗一样都是饱读诗书、博古通今的。应该说,论“博览群书”这一点,似乎可能宝钗更广泛一点;而就对所读书的领悟和应用来说,就分不出高低来了。
所以,论才学,两位都是很高明的。
03女红
薛宝钗平常除了串门、读书,主要的事情大概就是做针线了,对这件事也表现得颇有兴趣。
比如有一次去看宝玉,他正睡午觉,正在床畔绣鸳鸯的袭人让宝钗帮照看一会,出去了;宝钗看着那鸳鸯可爱,就帮着袭人绣起了鸳鸯。
这也表明,宝钗的绣工也是不错的,不然可不好意思续绣的,万一绣坏了可怎么办?
另据袭人的话,黛玉平常是不太做针线的,略做一做,老太太就担心她受累,对身体不好。生病的时候比较多,日常活动除了串门聊天,大概读书的时间更多些。
但不要以为黛玉的女红功夫就不行。还记得她给宝玉做的香袋吧?那次她以为自己给他做的香袋被小厮给拿走了,一生气,就把手里在做的香袋拿剪刀给绞破了。
而那个才做了一半的香袋,宝玉早看过,是极精美的。
就是说,黛玉只是不把宝钗所说的“本业”当本业,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而只要想做,那就必是精品。
到底是人家聪明,没话说啊!
所以说,在女红这件女孩儿的“本业”上,黛玉也和宝钗一样,都是高手。
04性格
其实性格只有不同类型,而不能分高下的;只是生活中,确实常常存在因为对性格的认不认同而影响到对人的形象的判别的情况。
贾府里的人们也是有这种倾向的。
他们觉得宝钗像春风般温暖,而黛玉则如秋风秋雨般清冷,就让人觉得应该是宝钗做人更高明些。
实际上,这只是因为黛玉为人清高脱俗,而宝钗比黛玉更世故(这里并不是贬义词)一些而已,可以说,一个更自我,一个更现实。
由于宝钗出身于“皇商”家庭,基因里面就比出身于读书人家(祖辈为侯)的黛玉更会搞人际关系,这一点,耳濡目染的影响很大;
后来父亲死了,兄长薛蟠无行,慈母无力,她就早早地意识到了自己对撑持薛家负有的责任,可以说是“早熟”了。
由此,在待人接物上,宝钗就比黛玉更圆通。特别是住在一起后,就更容易形成对比,宝钗比黛玉更习惯为别人考虑。
不过,她们也都是不完美的。
像林黛玉,她很敏感,会比较苛求别人对她的态度是否重视。比如周瑞媳妇送宫花,十二支宫花分别送了三春、凤姐和她,由于她是最后送到的一个,她就认为这是人家挑剩了的;实际上,宫花都是一样的,周瑞媳妇没有特别重视她,却也并非以此欺负她。
经常这样考虑问题,疑东疑西,会使她活得很累的。
像薛宝钗,一般情况下都能做到和平稳妥,但偶尔也有不周全的时候。
比如那次在湖心亭无意间偷听到小红和坠儿的对话,又借寻黛玉之名洗疑的做法,尽管是一时急智,因为当时本来就是去找黛玉,我们身当其时也可能没有好的办法,但她为了维护自身形象而下意识地拿了黛玉来做挡箭牌,固非故意伤人,却在客观上给黛玉的形象带来了不良影响(小红等人本就认为黛玉刻薄)。
而像宝钗这样始终维护良好形象,岂不是也活得挺累?
所以说,在性格方面,黛玉和宝钗各有鲜明特色,也各有缺陷,都活得挺累的。
而谁高谁低,是分不出来的。
综上四个方面,我觉得,薛宝钗和林黛玉是不存在谁比谁等级更高的问题的。她们都是永恒的美丽形象,不一定都喜欢,但都值得欣赏。
对以上说法,朋友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