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读书散文
从“害怕”走向“自由”——记从《安琪拉的灰烬》中走出的“教

从“害怕”走向“自由”——记从《安琪拉的灰烬》中走出的“教

作者: tianya慕容 | 来源:发表于2018-01-23 18:13 被阅读120次
    从“害怕”走向“自由”——记从《安琪拉的灰烬》中走出的“教书匠”

                        从“害怕”走向“自由”

                                      ——记从《安琪拉的灰烬》中走出的“教书匠”

          早就想给这套书写书评了,一直静不下心来,直到今天,有人催我交“作业”,这才硬着头皮坐下来写写感想。

              近几年来,国内教育界很多人都在传阅《教书匠》这本书,但是看完后都反应一般,究其原因,我想应该是忽略了“教书匠”的前传部分,很重要很传奇的“铺垫”部分。

        《教书匠》是《安琪拉的灰烬》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也是作者人生中最后一部作品。要想更好的理解《教书匠》,得从第一部读起,从他的童年生活开始,了解他的成长经历,才清楚他对困境不屈不挠的态度以及独特的个性思维和作风是如何形成的,才能体会到作者从一无所知到立足于讲坛30年所历经的沧桑是何等的苦涩,而这种苦涩过后的回味又是何等的甘甜。

        《安琪拉的灰烬》是美国爱尔兰裔一位退休老教师弗兰克.麦考特写的自传体小说,共有三部。据说第一部刚出版的时候,在没有任何宣传之下,仅靠读者口口相传,就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版第一名,创下在榜长达117周的记录,并一举夺得普利策文学奖、全美书评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以及美国年度好书奖等各大重要奖项。《纽约时报》对这套书的评价非常之高,说是“堪称多年来兼具全球影响和人文风格的成长小说杰作!”作者麦考特也因此在2006年被授予“约翰.杜威教育奖”。该奖在美国教育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它的灵魂基于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更是出色的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教育理念。杜威极其反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指出只要使孩子眼睛常常望着书本,常常听着教师的话,由外界把知识输入他们心里去,不是求得完善知识的秘诀,他认为这种方法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教育即成长”,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能获得这个奖项的老师,一定也是遵循了这个理念,并且在实践中实事求地去履行。

          没错!麦考特正是这样的一位老师,虽然没有过多的自我吹捧和所谓的经验传授,但是从其轻描淡写的叙事点滴中可以肯定他得此殊荣绝对不是偶然。

          麦考特不像很多文学家一样从小就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他的童年过得极端窘迫、灰暗,几乎是社会最底层的贫民,靠救济来过日子。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那是常有的事。他的父亲嗜酒如命,母亲手无一技之长。因为贫穷,弟妹早夭……如此坎坷的人生道路还能走出一个桃李满天下,并且荣获美国教育界最高荣誉称号的“全美最佳教师”,这简直是个奇迹。现在,让我们跟随安琪拉的脚步去重温这个奇迹产生的过程吧。

                                (一)

        《安琪拉的灰烬》第一部,代表梦想。

            虽然生活极度贫困艰难,但追求梦想的脚步却执着坚定。

            安琪拉意为天使,在麦考特心目中有三个代表。首先,代表母亲。据说母亲刚出生的时候就是个可爱的小天使,她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可惜可爱的天使长大后却嫁给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北爱尔兰男人。这个男人自命清高。寒冬里,宁肯着着绅士衬衣在家忍受饥饿寒冷,也不愿舍弃颜面跟孩子去拾那用来暖冰冷炉灶的煤渣;他爱孩子,可以给孩子们讲动人的故事,吟唱动听的歌谣,却也可以不顾孩子的温饱一夜挥霍掉刚领到的所有收入,让家庭常年陷入揭锅见底之窘境。所以,为了孩子,这位母亲只能忍辱负重,甘愿牺牲个人尊严,舔着脸皮乞丐般的求助救济站,想方设法让孩子正常地活下来,甚至到后来麦考特的父亲离家出走后,更加委屈就全,不惜出卖身体给表哥,就为了能让孩子们有一处遮头的瓦片。让人难过的是,也因为这个,麦考特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原谅母亲——小说的表述非常客观,当时麦考特已经十三岁,他痛恨侵占母亲身体的表舅,也痛恨母亲的懦弱,更痛恨这个因为贫穷而让人窒息的家境,因此,他决定拼命挣钱,挣够通往美国的船票后,尽快离开这屈辱之地。

          其次,安琪拉代表麦考特自己和可爱的弟妹。

          纯洁可爱的小天使们,哪里知道生活的压力,哪里理解母亲的难处。在潮湿的屋子里,披着妈妈破旧的坎肩,嚼着干涩的面包,喝着妈妈反复泡制到没味的清茶,他们脸上挂着的是跟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美好的笑容。即便是顶着寒风半夜捡煤渣;即便是雨水浸泡了整个屋子;即便是穿着爸爸用车胎改装成的鞋子;即便是推着已坏了一个轮子的婴儿车去拖回救济站争取来的大床垫,而床垫下还坐着尚不会走路的小阿非……都丝毫不影响他们纯真乐观的心情。就像作者说的一样:“我们在物质上极端贫穷,但我们总是很快乐,有很多渴望,很多梦想,我们感觉很富有。”

        《安琪拉的灰烬》让人读来笑中带泪,尝尽苦涩。当我被这几个小天使感动时,不由得感叹:生活总会有磨难,如何让磨难变得渺小,关键看你的人生态度,是微笑地面对呢,还是懊丧地屈服,甚至自暴自弃?我相信读过此书的人会选择前者。

          最后,安琪拉代表真正的天使。童年麦考特心目中最值得信赖又是最神秘的好朋友,就是住在家里通往小阁楼的第七级台阶上的小天使。源于父亲的一句玩笑话,麦考特真的认为小天使确实存在,是她带走了两个孪生弟弟和人见人爱的妹妹,让可怜的妈妈伤心欲绝,但同样也是她,在母亲恢复精气之后又送来了两个弟弟,迈克尔和阿菲。麦考特决定把她当作好朋友也是源于这两个弟弟的到来,自此以后,只要心情不好,或者心有疑虑而大人又不屑一顾时,麦考特就会坐上第七级台阶向天使倾诉。他还求助天使保佑他余下的弟弟,让他们健健康康,等将来自己有出息了,一定让弟弟们过上好日子。所以,第二部一开篇,作者就阐明:“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弟弟小马拉奇、迈克尔、阿菲。我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我钦佩你们,永远爱你们。”

            每一位母亲都曾是安琪拉,每一个孩子都是安琪拉,每一个灵魂更是安琪拉,安琪拉的世界里,一切原本那么美好,但生活的残酷却把这一切美好化为灰烬。麦考特的童年被灰烬掩埋,但同时也在灰烬中把梦想点燃。

            麦考特四岁时就跟随父母从美国迁回爱尔兰,住在很多穷人聚集的利默里克小镇(爱尔兰西南部),这里气候常年潮湿,空气浑浊,环境压抑,很多人患上了肺结核、哮喘、风湿等疾病,还因此丧了命,所以麦考特自小就有明确的目标,一定要回到美国,远离这片“肮脏”之地(在利默里克,他觉得他是美国人,但后来真去到美国后,他又觉得自己是个地道的爱尔兰利默里克人,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结啊?我说不清)。

            未成年时的麦考特不算是“乖”孩子,他撒谎,偷东西,打架,还爬上教堂屋顶对着整个爱尔兰做那龌龊且亵渎神灵的事,但,他是真实的。他毫不隐讳地袒露自己犯下的天下男孩都会犯的“错误”,真诚地剖析自己犯错时的心情和初衷。他知道自己坏,于是去忏悔,但是忏悔过后又经不住诱惑继续犯错。

            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他简直是个无可救药的坏男孩,但正因为他的“坏”才使得这个人物形象鲜明、耐人寻味。他“坏”得真实,“坏”得情有可原,“坏”得叫人心酸,这种“坏”比起成人的阿谀我诈、勾心斗角可爱多了。他还有些散漫、自卑、胆小,甚至孤僻,这些个性多少都是受父亲影响的。在很多人眼里,麦考特遗传了父亲北爱尔兰血统的外貌特征。由于历史原因,北爱尔兰人在当地是不受待见的,所以人们一数落起麦考特的父亲总是带着一副不屑的神情,一提起麦考特还总爱抱着份遗憾的态度感叹他长得实在是太像他父亲了,还说他长大后也许会跟他父亲一样酗酒等等。为此,麦考特更加抗拒身边的环境,变得更加孤僻和古怪。奇怪的是,他从不痛恨父亲,始终稚气地认为真正的父亲是早上给他唱歌讲故事的那个人,而不是晚上喝得酩酊大醉的酒鬼。从心理学上分析,这是一种在压抑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常有的特殊矛盾的情感,这种爱恨交加的矛盾情感伴随了他的成长,也倾注到他往后的求学经历、婚姻,还有事业里,可以说影响了他的一生。

            他小学毕业后,就开始为追求梦想的船票打工。他没上过中学,更谈不上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基础教育。要说接触文学,那也只是在他生病住院期间听人读了几首诗,看了几本小说的零碎记忆而已。而在学校,貌似当年爱尔兰的老师除了要求学生听话守规矩外,没见着教授什么有用的知识。还非常暴力、专制,坚决不允学生有超乎寻常的想象,坚决否定学生独到的见解,压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打击学生的无知,尽管在这方面的描述作者并没有下重笔,但从涉及到的只言片语中还是可以窥探出这段小学经历给作者造成的深远影响——他自哀自怜、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嫉恨权威的个性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形成的。所幸的是,这么多强烈的挫败感竟也造就了他顽强不息的韧性和拗劲。

            麦考特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回美国之梦,是推动他做任何事情的动力。可梦想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这条路注定坎坷波折,尤其是在这样一贫如洗的家庭里。可见,麦考特为此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二)

            第二部《就是这儿》,代表梦想实现!

            19岁的秋天,麦考特终于攒够通往美国的路费。

            梦想是实现了,然而接下来的却是无限的彷徨和磨砺。在这里,他做过酒店清洁工、码头工人、打字员,还当过兵,最后强烈的自尊心让梦想步入更高层次——跟美国那些让人羡慕的年轻人一样,谈恋爱,上大学,当文化人,最后,还成为一名教师,于是有了第三部——《教书匠》。(由于时间关系,第二部下回再详谈)

                                  (三)

            《教书匠》,真的就是“教书匠”的教书生涯写照。它是第二部的延续与补充(《就是这儿》232页始,作者大学毕业,开始从事教育工作)。麦考特以自嘲的口吻,诙谐的笔触,毫不夸张地刻画了一个美国“臭老九”的形象。与光辉无关,与崇高无关,与伟大更无关。这不是一部经验总结书,更不是教育学的教科书。它仅仅只是一部“小说”,一部灰色中带点亮点的人物自传。

            在四五十年代的美国,教师的地位并不高,很多人宁可当码头工人、卡车司机、仓库保管员,甚至是咖啡馆里的收款员都不愿意当老师,因为老师的收入实在太低了,低得麦考特连新皮鞋都买不起,捉襟见肘的生活让人难以想象,房租交不起,连吃也成问题。书中有这么一个细节,看了叫人心酸,说麦考特刚进教室,正碰上学生互相扔东西打架,扔到没东西扔时,有人甩出了块三明治。他愣了一下,心想:“在教育学院里从来没学过怎么处理掉在地上的三明治……”接着又想:“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在挨饿啊,况且这三明治这么香……”,于是,他弯腰捡起,吃了……这一吃,慰藉了可怜的肚子,可恰巧被经过的校长见到,他差点因此被开除,理由是:教师不能在上课的时间当着学生的面吃午餐。不过,这一吃,竟意外地镇住了所有调皮学生。

            作为老师,他们的工作量还很大,不计管束学生在校的生活琐事,他们每个人要负责五个班的教学工作,每天要上至少五节课,课后还要批改作业,备课,还要为如何管教那些“人性疯狂”的孩子们伤透脑筋。用麦考特的同事杰克的话来说就是:“老师干的是屁活!老师就是一个集自助餐厅保安、垃圾监督员、警察、心理学家、保姆于一身的廉价劳动体。”哈哈!这恐怕说到天下为师者的心坎上了!不过相比较之下,我觉得当今咱们国内的教师算幸运的了,尤其是大城市的教师们,工作量虽不小,但还不至于每天赶足五节课,批改五个班的作业,所得收入还不够填饱肚子。你可以说,今非昔比,但据我刚从美国回来探亲的好友说,她现在在美国某所中学也是每天5节课以上,收入不算太高,但教得开心,而中国城市的大部分老师课时不多,收入也算可以,但干得开心的却极少,这是为什么呢?(以后有机会再去探讨。)

            麦考特骨子里其实心高气傲,由始至终并不喜欢中学教师这个岗位,但由于没有更好的出路,只能坚持下来。他一边骂着这个工作,一边却为它倾注心血。他有自卑感,却很要强,他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的人的尊重,于是拼命读书深造,试图改变文化底子浅薄的状况。

            他富有浪漫情怀和对世俗不屑的叛逆心理,在他从教的生涯里,这些独特的个性俨然已融入到教学中。他用自己独到的见地去解读当今的教育,用新奇的手法引导学生挖掘文学深处的魅力,从立异的角度去开拓学生的创作思维。他不拘泥于教科书的死板教条,轻视教育界功利性的教学模式。他的思维非常跳跃,驾驭的课堂具有强烈的灵活性、挑战性、趣味性,当然还有争议性,不过真的是成功吸引了众多学子。比如在试图讲解语法时,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跟“坏心眼”(有的孩子对“正”课提不起兴趣,总是想方设法让老师讲故事拖延时间)。麦考特给他们说起做码头工人的经历,然后借机渗透知识点;学生写作文怨声载道,却热衷于伪造假条,于是麦考特干脆放纵他们,给他们上了世界上第一堂研究假条的课,结果在这一堂课里,诞生了几十篇全美最才华横溢的散文;还有,以研究名著的态度分析报纸上的美食评论;在公园借助野餐进行词汇训练;把创作性写作课变成配乐朗诵菜谱比赛等等。这些原本枯燥乏味的传统写作课和语法课,被麦考特上得趣味无穷。看似天马行空,实则暗藏玄机。学生们得益于他大胆创新的教学方式和丰富新颖的教学手法,逐渐从惧怕写作,到应对自如;从厌烦上课,到主动参与,这是多大的转变,连麦考特都未曾预见。在他临退休前的最后一堂课,他仍不敢相信自己是如此受欢迎,仍叩问自己:我究竟在这个教室做什么?后来,他就在黑板的两边各写下一个“F”,然后从左到右划下一个箭头——从“害怕”(FEAR)到“自由”(FREEDOM)。他认为,不会有人完全获得自由,但作为老师,他要做的就是将学生的“害怕”赶入角落。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只有不敢想的心,没有做不成的事!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学,好多古板的模式依然等待我们去打破,好多看似完整却缺乏生气的课需要我们注入新鲜血液,好多高分低能的教育产物需要我们去避免,也许我们会在尝试的过程中跌得头破血流、狼狈不堪,但关键看你敢不敢去想,敢不敢去挑战。感谢麦考特!虽然去世了,但他“无心”却充满智慧的理念依然在提点着我们。

            麦考特作为教书匠的成功也许是无心插柳,但是柳能否成荫,能否桃李盈门,关键还是看这栽树之人是否也“无意”地为这颗树淋水施肥。所以说,麦考特的“无心”其实最后转化成了“独具匠心”。这份用心最终被慧眼所识,成为全美公认的“最佳老师”!

            《安其拉的灰烬》是麦考特的成长纪实片,也是一部“《忏悔录》”。在他回顾人生的各个阶段时,总会抱怨:真是个笨蛋!那么胆小!那么愚蠢!那么优柔寡断!犯下那么多错误!但是,随后他会再次审视自己,在重温童年和青年时期时扪心自问,发现自己处在无休止的罪孽中,但那是磨炼,是洗脑,是身心的调整,是他得以脱胎换骨,活出自己,不在人前装模作样的一面镜子。

            现在,他认为该到赞美自己的时候了,他认为自己还有一个优点:顽强。虽然它并不像大志、才干、智慧或魅力那么迷人,但正是它帮助他渡过人生的日日夜夜。

            让自己从“害怕”走向“自由”!

            让学生从“害怕”走向“自由”!

            让心灵得到解放,让思维得以驰骋!

            一起共勉吧!

                      (严禁抄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害怕”走向“自由”——记从《安琪拉的灰烬》中走出的“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te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