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读书教育
家训让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一一读陆游家训有感

家训让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一一读陆游家训有感

作者: 伟De简 | 来源:发表于2018-09-14 09:29 被阅读55次
家训让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一一读陆游家训有感 家训让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一一读陆游家训有感 家训让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一一读陆游家训有感 家训让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一一读陆游家训有感 家训让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一一读陆游家训有感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文明古国,一向以重视“家教”著称于世。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家庭教育是基础,是人一生的第一课堂。只有根植在广阔深厚、坚实的基础上,才能建造起万间广厦和万丈高楼,这是人们的常识,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中国古代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散文、诗歌、格言等等,通常称为“家训”,这是先民留给我们的一大笔珍贵遗产。研究、筛选、汲收、利用这些家训,对于提高每个人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陆游写给子孙26条《陆游家训》中的一条。虽时代变迁,人的思想观念,认知都在发生变化,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的价值取向,但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许多中国人核心价值观是永恒不变的,像人类的DNA代代相传,蕴含在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基因里。

原文: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之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译文:才思敏捷的年轻人,最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规定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就这样十多年后,志向和情趣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不会只有一个。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药和石针,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后悔。

早在700多年前的陆游在他制定的家训中提到对子孙的教育,注重青少年子弟的品德教育,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规定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养成好的品行。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陆游的这条家训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告诫青年人指导精神高度契合。青年如初春,如朝阳,不仅是青年人自己人生中最珍贵的时期,更是一个家庭的全部的希望和寄托,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运用家训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密切联系,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目的的家训,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在最初交友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做为父母一定要给子女把好交友和读书关,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正如陆游所说才思敏捷的年轻人最容易学坏,才思敏捷学好快学坏更快,他们接受事物的速度快于常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朋友对自己的潜移默化作用很大,因此交友必须谨慎,分清损友、益友;要见贤思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对所爱者要知其不足,对所憎者要见其长处。

在如何走好第一步,陆游不但要求了长辈一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青年,还规定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交友。问道容易得道难,得道容易守道难,陆游给青年养成教育十年之期,“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每个青年养成、践行、坚持和守护“正道”的习性。时代在变,社会在进步,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年轻人应有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年的正确价值观该如何养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化用《礼记》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经典思想,对广大青年提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四点要求,不仅指明了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前进方向,更指明了实现途径和有效方法。

家训让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一一读陆游家训有感 家训让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一一读陆游家训有感 家训让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一一读陆游家训有感

知识就是力量,也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所以青年要养成正确价值观,必须要勤学。求知为学,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习近平总书记曾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来说明“勤学”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性。青年时期是人生的最好时刻,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要形成自己的见解,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更要多关心国家、关心人民,把这些知识外化于行。

人无德不立,修德是做人之要、立身之本。所以青年要养成正确价值观,必须要修德。青年的成长,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升,更需要道德雨露的滋养、良好品行的塑造。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才能用在正确的途径上,无德之人,才华越出众,危害就会越大,而这也是很多单位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因。德有很多种,有事关国家、天下的“大德”,有事关群体、社会的“公德”,也有事关个人品行的“私德”。青年之修德,既要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养成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大德”;又要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唯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青年人的人生之路才不会走歪、走偏。

是非明则方向清,方向清则路子正。所以青年要养成正确价值观,必须要明辨。信息时代给当代青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宽广视野,也让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诱惑和挑战。当前,各种正确与错误的信息和思潮相互激荡,形形色色的诱惑和陷阱相互交织,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的多方面考量,青年必须要认清,一时的疑惑、彷徨和失落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掌握正确价值观这把人生“总钥匙”,以敏锐的双眼、理性的思维、从容的心态、足够的定力,明辨是非,认清方向,选准正道,坚定不移地沿着“向上、向善”的人生轨道成长。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青年的一切崇高追求、高尚情怀、美好梦想,既要在行动中体现,也要靠行动来实现。所以青年要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要笃实。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青年要成事,既要沉心静气,更要扑下身子。不能好高骛远,不能沉迷幻想,要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用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来浇灌梦想,把挫折考验和艰难困苦作为梦想开花结果的养料,凭借踏实而不懈的奋斗,最终迎来梦想的开花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养成高尚品格。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坚持艰苦奋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司马光告诉人们“《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因为家风是世风之基”。中华经典家训是中华伦理、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承方式,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成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相反则害己害人害社会。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华文明,灿烂悠久,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孕育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文化和传统美德。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规”即“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家训作为家人的行为规范或习惯,家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应积极用传统文化精髓占领人们的思想意识,自觉抵制西化、庸俗文化的侵蚀,在弘扬传统文化中传承好家风。家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让我们外践于行,内化于心。把传统文化融入家风传承,用家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既丰富了家训的内涵底蕴,又拓展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途径,让传统文化与好家风共同激励人、塑造人、培养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作者个人简介(姓名:裴进伟、性别:男、单位名称:汉中市农业干部学校)

家训让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一一读陆游家训有感

相关文章

  • 家训让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一一读陆游家训有感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文明古国,一向以重视“家教”著称于世。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

  •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主席这深刻生动...

  • 海昇助力广东省南方电网新员工异地直播入职培训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对于职业生涯来说,一个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打...

  • 祖训

    不知什么原因,这几年家训盛行,朱子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荣氏家训,……那么这些家训都有什么共性,可以让我...

  • 家风 ---简书

    陆游家训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写下26条家训传给后人,告诫后代:“仕宦不可常,不仕则农,无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

  •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近日,读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颇有感悟。固特抄曾国藩家训名言,以处处提携自己。 *人世艰苦之境...

  • 【新书推荐】心灵的盛宴——《人生三问》

    人生是什么?人生为什么?人生怎么办?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对同学们说过:“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长...

  • 家训

    查了下,中国家训的鼻祖是《颜氏家训》。 突然感兴趣家训,要从一餐饭说起,周六去送即将远行的同学,中午在同学家蹭饭(...

  • 人生的扣子从第一颗就要扣好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不然就会输在了起跑线上。 同事永远都不可能成为朋友,不是仇人就要偷笑。 领导不是老师,...

  • 【老台胞故事集】(六)前清秀才的家训

    年过八旬的林明美老人向笔者谈起自己的人生,竟然是从她祖父留下的家训开始讲起的。老人不但取出那幅珍藏的家训让我观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训让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一一读陆游家训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un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