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糖
收到这个命题已经一周了,但是迟迟不知道怎么写,怎么写都要落俗套。今天就先泛泛地谈谈自己对节约的看法吧。
对中华民族而言,节约一直是一种传统美德。只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节约这个观念好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但在2020疫情的大背景下,节约这个词语又重新被人们重视。
镜头一:体验计划经济
今年春节我们从学校回家,因为高三假期短暂,10天后就要回校,就没准备太多过年的东西,免得搬来搬去。
哪知道大年三十情况突变,我们出门想多买点口罩和菜存储,结果药店根本没有口罩,去门口超市一看啥菜也没有了,只有方便面。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计划着吃东西,我们俩不约而同地想把馒头省给儿子。
这不是开玩笑,当时的情形不明朗,我们又没有口罩,不知道要在家待几天,本想着超市里什么都有,过年的东西也只储备了几天的口粮。
小区外面那条车水马龙的公路,此刻鸦雀无声。很是担心,现在各个省都在封路,物品无法流动,会造成短暂的物品紧缺。
怎样节约是那几天我经常在脑海里滚动的话题。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有了深切的体验。
五天后,我们扛不住回了学校的家。
镜头二:当挑夫的感悟
大概在正月十六左右,形势有了缓解,买到了口罩,也需要去单位和居委会值班。
那时儿子要上网课,家里的打印机没了A4纸。值班回去时买了两包,城区街道车辆是禁行的,只好用背包背着走了八里地回学校。
越走越沉,恨不得扔掉。
走到一半,拐去学校路口的地方,忽然看到有个中年男子支了个卖水果的摊位。不禁心里有些好奇,这时候谁还会出来卖水果,根本没人买呀,就算敢买,买了那么重还得自个背回家。
我估计他在这寒风里坐上一天,也不会有多大收益。走过他身边时,他抬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里头藏着点点希望,估计我是这半天里走过的人中,多看了一眼的那个。
一番思想斗争后,我买了他两斤橘子,因为橘子能消杀去皮儿,也因为想让他半天的努力,有一个小小的收获。
就在那一刻觉得疫情对经济会产生不小的冲击。有多少企业步履维艰,有多少人收入正在缩水,需要精打细算地过日子,节约的确成了一种很现实的需求。
其实国家也在倡导节约,反对浪费。
如光盘行动,就成了餐桌上的一种新的风气和礼仪。有了这个倡议,请客的人们不再担心,节约是否有小气和穷酸的嫌疑。大家重新品味了“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也使铺张浪费之风得到遏制,节省下了不少粮食。
现在去一些饭店点菜的时候,店家会提供半份菜品,服务员总会提醒我们按需点餐,把剩下的食物打包带走。
节约教育还会对年轻人产生非常重要的意义。曾几何时,攀比成了孩子们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比吃比穿,比名牌衣物。由此滋生的校园贷,各种网络贷款平台酿成了许多悲剧。如果人人都提倡节约,破除奢靡的风气,不去过分追求物欲的满足,简单的生活也会给大家带来幸福。
另一方面,像总理说的那一样,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许多人月收入较低。疫情阴影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复苏缓慢波折,我们仍需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
换句话说,节约也是对自己和他人劳动的尊敬和爱护,让这个社会不会产生严重的割裂。更何况地球上的资源本就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节约也是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一条生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