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读书
宝钗的终身被何人所误

宝钗的终身被何人所误

作者: 鹿青的五彩福泰绣庄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08:11 被阅读56次

    87版《红楼梦》播出的时候,我正上初三。在那个没有什么娱乐设施,电视是主要甚至是唯一娱乐以及学习方式的年代,自然是集集不落的看过全剧,并很快就学会了上面全部的歌曲。记得那时在学校,还有同学让我教他们唱《晴雯歌》。此后的数十年间,只要播放就必重看。

    也正是有了电视剧的梳理,我才得以基本上弄通了红楼梦里的人物关系。电视剧毕竟是改编的,对于好奇的我来说是不能满足的,于是在某一天,买了一本厚厚的书,我想知道原著里是怎么说的。这个习惯一直保持着,不管是哪一方面的,也不管有多难,开始可能因为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我会喜欢上某个著作,最终我更喜欢去读原著。与红楼梦几乎是同一时期吸引我的还有另一部巨著---《傲慢与偏见》,也是因为当时央视放了84版的电视剧,我看后被深深震撼,第二天就去位于振华路上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王科一译注本。恰巧那天是周六,于是我一般上没睡觉,一口气读完了。当然是粗粗的读了一遍,那一年我16岁。在此后的30年里,我基本上是每隔两三年,就会拿出那本书来读一遍,最后被我读散架了。和它一同散架的还有我当年买的那本《红楼梦》。

    我对于红学一直很感兴趣。小时候,有一个阶段经常去青岛市图书馆找一些红学方面的书来看,当时也是很受启发。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进步,我们对于生活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最近一个阶段,看了一些关于红楼人物的文章,总感觉略显肤浅,于是又勾起了重读《红楼梦》想法。

    也许是思维过于活跃,不管读啥,如果不能把感受及时下下来,我会很难受。所以非要准备好写作的工具才能读下去。真的要感谢现在有如此发达,方面的交流工具,让我们更方便的边读边思边写。这可能是一种强迫倾向,但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向作者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

    终身误,误终身,误你终身的到底是谁呢是谁

    写下上面一句时,我脑海中闪现的是徐玉兰在越剧《红楼梦》中的一句台词:“他到底是谁”。其实《红楼梦》对我的影响不仅仅是电视剧、原著,还有越剧,其中的每一个都是我生活中不能少的一份子。小时候很喜欢黛玉,感觉黛玉并没有做错什么,确实也是别人对她不太友好。因为宝钗的那首判词,便以为宝钗是黛玉的情敌,是她抢了黛玉所爱,也不太喜欢宝钗。估计和我一般想法的人还大有人在。如今,做媳妇做了十几年,再看红楼梦,实在为宝钗唏嘘不止。

    读懂宝钗,就不得不先去读那首【终身误】的判词。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纵观全书,我们知道这首判词告诉我们以下三个信息:

    1、贾宝玉不爱宝钗,爱黛玉

    2、宝玉和宝钗结婚了

    3、婚后,宝玉与宝钗在形式上举案齐眉,但是宝玉在心中对黛玉仍念念不忘,心中并没有宝钗。不管宝钗做什么,都不能改变宝玉这种状况。

    说到底,宝钗嫁给了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表面上和和气气,但内心的苦只有自己知道。这种局面只是一个结果,从这个结果来看,宝钗的终身真的是被误了。那我们不禁要问,这个结果是怎么来的呢?很多人以为是王夫人有意于宝钗,贾母有意于黛玉,是王熙凤为了迎合王夫人而推荐宝钗,最终定了宝玉娶宝钗。也有人会认为宝钗也有这种想法,她在大观园里收买人心的目的就是为日后成为宝二奶奶打基础。当然这些都还只是推测而已,并没有来自作者或者剧中人物的印证,但是反正不管怎样,最终是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还有薛姨妈都同意了,最终定下宝钗与宝玉的结婚这件事可是事实。那宝钗自己的意见呢?宝钗同意么?宝钗爱宝玉么?真正误了宝钗终身的人是谁呢?

    误了宝钗终身的这个人首当其冲的是:薛---姨----妈!!!

        王夫人是宝钗的姨妈,王熙凤是宝钗的表姐,按理说应该是宝钗的娘家人这边的。但是因为要嫁的人是宝玉,所以无论贾母、王夫人还是凤姐就都成了婆家人,因此她们考虑的是这桩婚姻对宝玉有利的就行了,至于对宝钗是不是有利那就不归她们管了。而作为娘家人的王子腾不在京里,后来又死了,贾家是夫家,其他再没人了。所以这个时候真正属于娘家人的就只有薛家一家了,而且薛潘还不在家,那只有薛姨妈一个人主事了。  这个时候的宝钗不见得比黛玉的处境好到哪里去,真真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有个母亲,比黛玉略好些。但事实真的如此么?                                                                                                    一、贾府议亲

    小时候读《红楼梦》,我们会认为掉包计的受害者是黛玉。而实际上,更大的受害者是宝钗。关于宝玉娶亲,对贾府而言可是头等大事。之所以是头等,全是因为贾母重视。给宝玉提亲的不在少数,最早给宝玉提亲的是清虚观的张老道,结果贾母以宝玉年龄小为由拒绝了。这里说句题外话,我就纳了闷了,道士不好好修行,为啥还去管给人家提亲保媒这些俗事呢?是闲的,还是拍马屁呢。

    再有人给宝玉提亲就到了八十四回,贾政的门客,名字叫做王尔调的,说的是南邵道的张大老爷家的小姐,还是邢夫人拐弯抹角的亲戚。贾母和王夫人等还找邢夫人打听张家的底细。最后的结果是:因为需要宝玉入赘所以这亲做不成了。

    听见说只这一个女孩儿,十分娇养,也识得几个字,见不得大阵仗儿,常在房中不出来的。张大老爷又说,只有这一个女孩儿,不肯嫁出去,怕人家公婆严,姑娘受不得委屈,必要女婿过门赘在他家,给他料理些家事。”贾母听到这里,不等说完便道:“这断使不得。我们宝玉别人伏侍他还不够呢,倒给人家当家去。”

    接下来,大家都去凤姐处探看巧姐的病,凤姐听了贾母和王夫人的谈话,猜个八九,倒是凤姐提醒贾母宝钗才是合适人选。

    贾母忽然想起张家的事来,向王夫人道:“你该就去告诉你老爷,省得人家去说了回来又驳回。”又问邢夫人道:“你们和张家如今为什么不走了?”邢夫人因又说:“论起那张家行事,也难和咱们作亲,太啬克,没的玷辱了宝玉。”凤姐听了这话,已知八九,便问道:“太太不是说宝兄弟的亲事?”邢夫人道:“可不是么。”贾母接着因把刚才的话告诉凤姐。凤姐笑道:“不是我当着老祖宗太太们跟前说句大胆的话,现放著天配的姻缘,何用别处去找。”贾母笑问道:“在那里?姑妈在这里,你为什么不提?”凤姐道:“老祖宗和太太们在前头,那里有我们小孩子家说话的地方儿。况且姨妈过来瞧老祖宗,怎么提这些个,这也得太太们过去求亲才是。”贾母笑了,邢王二夫人也都笑了。贾母因道:“可是我背晦了。”

    从这个描述可知,对于宝玉娶亲,贾母之前并没有合适人选,也无意于宝钗,也没有考虑过黛玉。在给宝玉娶亲这方面贾母以及王夫人还是非常挑剔的,各方面要求都很高。贾母也是在优中选优,只是并没有合适的人选。多亏凤姐提醒,贾母才将关注点聚焦在宝钗身上。而这时候的宝玉什么情况呢?宝玉失落了那个命根子,整个人变得疯疯傻傻的。贾母叫赖升媳妇出去叫人给宝玉算算命,说是要娶了金命的人帮扶他,必要冲冲喜才好,不然只怕保不住.

    所以,这次宝玉娶亲的目的和以前的议婚大不相同。以前是合两姓之好,宝玉正常时,贾母还要挑三拣四的,精挑细选。而这时候实在非常时期,时间不容许贾母精挑细选,挑肥拣瘦,其实能够找到一个和贾家门当户对,贾母又看的上眼的,还可以来冲喜的媳妇是不容易的。既然是冲喜,就有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结了婚,病人好了,万事大吉,另一种可能就是结了婚后,病人的病情加剧,一命呜呼了,这新娘可是要守一辈子活寡。能与贾家门当户对的一般不是贵族也是豪门,这样人家的小姐是不可能给人冲喜的。所以选择宝钗也是看重宝钗所谓的知书达理。但是贾府因为是夫家,他当然都是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必站在宝钗的角度考虑这件事可行不可行,所以误了宝钗终身的肯定不是贾府诸人。娶宝钗并不是因为什么金玉良缘,对于宝钗而言,这门婚事带给她的是一生的晦气。

    二、薛府提亲

    这里贾母问道:“正是。你们去看薛姨妈说起这事没有?”王夫人道:“本来就要去看的,因凤丫头为巧姐儿病著,耽搁了两天,今日才去的。这事我们都告诉了,姨妈倒也十分愿意,只说蟠儿这时侯不在家,目今他父亲没了,只得和他商量商量再办。”贾母道:“这也是情理的话。既这么样,大家先别提起,等姨太太那边商量定了再说。”

    在贾母等人商量定了之后,就要去薛家提亲了,自然由王夫人去提,而薛姨妈也愿意,只是这时候薛潘因摊了人命关思,被压在大牢,此后因为之前的口供不好,还需要再录一堂,翻了供才得生,至于行不行还不一定。于是薛姨妈去求王夫人,让王夫人去求贾政。贾政只肯说情,不肯提及银钱,薛姨妈又去求凤姐与贾琏说了,才把知县买通。薛姨妈为了儿子也是蛮拼的,贾家对薛姨妈的帮助还是蛮大的,没有贾家的帮助,薛潘的小命就不保了。

    薛姨妈说等和薛潘商量以后再办。也就是说,薛姨妈虽然愿意,并没有直接答应王夫人,而是要和薛潘商量后再决定。到这一步,薛姨妈做的没有任何毛病,合情合理合法。所以贾母也表示理解,还嘱咐众人不再提起,等他们商量好后再说。

    三、定亲

    王夫人虽向薛姨妈提了亲,薛姨妈并没有应准,贾家也再未提起。后来又发生了一连串的大事,使得结婚这件事提上了议事日程,而且很急。

    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贾母那边叫“请老爷”

    贾政即忙进去,看见王夫人带着病也在那里。便向贾母请了安。贾母叫他坐下,便说:“你不日就要赴任,我有多少话与你说,不知你听不听?”说著,掉下泪来。贾政忙站起来说道:“老太太有话只管吩咐,儿子怎敢不遵命呢。”贾母咽哽著说道:“我今年八十一岁的人了,你又要做外任去,偏有你大哥在家,你又不能告亲老。你这一去了,我所疼的只有宝玉,偏偏的又病得糊涂,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我昨日叫赖升媳妇出去叫人给宝玉算算命,这先生算得好灵,说要娶了金命的人帮扶他,必要冲冲喜才好,不然只怕保不住。我知道你不信那些话,所以教你来商量。你的媳妇也在这里。你们两个也商量商量,还是要宝玉好呢,还是随他去呢?”贾政陪笑说道:“老太太当初疼儿子这么疼的,难道做儿子的就不疼自己的儿子不成么。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老太太既要给他成家,这也是该当的,岂有逆着老太太不疼他的理。如今宝玉病著,儿子也是不放心。因老太太不叫他见我,所以儿子也不敢言语。我到底瞧瞧宝玉是个什么病。”王夫人见贾政说著也有些眼圈儿红,知道心里是疼的,便叫袭人扶了宝玉来。宝玉见了他父亲,袭人叫他请安,他便请了个安。贾政见他脸面很瘦,目光无神,大有疯傻之状,便叫人扶了进去,便想到:“自己也是望六的人了,如今又放外任,不知道几年回来。倘或这孩子果然不好,一则年老无嗣,虽说有孙子,到底隔了一层,二则老太太最疼的是宝玉,若有差错,可不是我的罪名更重了。”瞧瞧王夫人,一包眼泪,又想到他身上,复站起来说:“老太太这么大年纪,想法儿疼孙子,做儿子的还敢违拗?老太太主意该怎么便怎么就是了。但只姨太太那边不知说明白了没有?”王夫人便道:“姨太太是早应了的。只为蟠儿的事没有结案,所以这些时总没提起。”贾政又道:“这就是第一层的难处。他哥哥在监里,妹子怎么出嫁。况且贵妃的事虽不禁婚嫁,宝玉应照已出嫁的姐姐有九个月的功服,此时也难娶亲。再者我的起身日期已经奏明,不敢耽搁,这几天怎么办呢?”贾母想了一想:“说的果然不错。若是等这几件事过去,他父亲又走了。倘或这病一天重似一天,怎么好?只可越些礼办了才好。”想定主意,便说道:“你若给他办呢,我自然有个道理,包管都碍不著。姨太太那边我和你媳妇亲自过去求他。蟠儿那里我央蝌儿去告诉他,说是要救宝玉的命,诸事将就,自然应的。若说服里娶亲,当真使不得。况且宝玉病著,也不可教他成亲,不过是冲冲喜,我们两家愿意,孩子们又有金玉的道理,婚是不用合的了。即挑了好日子,按著咱们家分儿过了礼。赶著挑个娶亲日子,一概鼓乐不用,倒按宫里的样子,用十二对提灯,一乘八人轿子抬了来,照南边规矩拜了堂,一样坐床撒帐,可不是算娶了亲了么。宝丫头心地明白,是不用虑的。内中又有袭人,也还是个妥妥当当的孩子。再有个明白人常劝他更好。他又和宝丫头合的来。再者姨太太曾说,宝丫头的金锁也有个和尚说过,只等有玉的便是婚姻,焉知宝丫头过来,不因金锁倒招出他那块玉来,也定不得。从此一天好似一天,岂不是大家的造化。这会子只要立刻收拾屋子,铺排起来。这屋子是要你派的。一概亲友不请,也不排筵席7,待宝玉好了,过了功服,然后再摆席请人。这么著都赶的上。你也看见了他们小两口的事,也好放心的去。”贾政听了,原不愿意,只是贾母做主,不敢违命,勉强陪笑说道:“老太太想的极是,也很妥当。只是要吩咐家下众人,不许吵嚷得里外皆知,这要耽不是的。姨太太那边,只怕不肯,若是果真应了,也只好按著老太太的主意办去。”贾母道:“姨太太那里有我呢。你去吧。”贾政答应出来,心中好不自在。因赴任事多,部里领凭,亲友们荐人,种种应酬不绝,竟把宝玉的事,听凭贾母交与王夫人凤姐儿了。惟将荣禧堂后身王夫人内屋旁边一大跨所二十余间房屋指与宝玉,余者一概不管。贾母定了主意叫人告诉他去,贾政只说很好,此是后话。

    这一大段的信息量太大了。首先,宝玉失了“宝玉”后,病得很重,整个人变得疯疯傻傻的,眼看就要保不住了,贾母叫赖升媳妇出去叫人给宝玉算算命,说是要娶了金命的人帮扶他,必要冲冲喜才好,不然只怕保不住。所以娶亲势在必行,而且越快越好。

    其次,元春刚刚去世,宝玉作为弟弟有9个月的功服,不适合娶亲。

    第三,贾政刚刚放了江西粮道,不日就就要赴任,而且赴任的日期临近,在家呆不了几天。所以在贾母提出为宝玉娶亲后,贾政不知道怎么办,而贾母早就胸有成竹,几步就搞定。在薛姨妈还没有应准的情况下,贾母已经给出了整体解决方案,此时的贾母救孙心切,什么都可以干得出来。只要贾政点头,一切都不是事了。虽然娶亲这件事时间紧,任务重,还困难重重,当事人还不知道,但贾母爱孙心切,只要对她孙子有利的事,他什么都可以做,真的是有的是办法。对于贾母来说,她最怕的事儿就是宝玉的病一天重似一天,而且根据她的预测,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否则她也不会冒着越礼的风险去办这件事。

    所以,这次宝玉娶亲的目的和以前的议婚大不相同。以前是合两姓之好,宝玉正常时,贾母还要挑三拣四的,精挑细选。而这时候是在非常时期,时间不容许贾母精挑细选,挑肥拣瘦,其实能够找到一个和贾家门当户对,贾母又看的上眼的,还可以来冲喜的媳妇是不容易的。既然是冲喜,就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结了婚,病人好了,万事大吉,另一种可能就是结了婚后,病人的病情加剧,一命呜呼了,这新娘可是要守一辈子活寡。能与贾家门当户对的一般不是贵族也是豪门,这样人家的小姐是不可能给人冲喜的。所以选择宝钗一方面是看重宝钗所谓的知书达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薛家既是大户又家道中落,门第上配得上贾家,实力上又不行,冲喜这是就做的。所以宝钗就成了宝二奶奶的最佳人选。贾府是夫家,他当然都是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必站在宝钗的角度考虑这件事可行不可行,所以误了宝钗终身的肯定不是贾府诸人。娶宝钗并不是因为什么金玉良缘,对于宝钗而言,这门婚事带给她的是一生的晦气。

    四、宝钗出闺

    万事俱备,只要薛姨妈应允了,就一切OK了。那么薛姨妈会答应吗?按照常理,薛姨妈肯定是不会答应的,这一点贾母、王夫人、凤姐心知肚明。但是要借你家姑娘用用,怎么让你答应呢,必然要动一番脑筋,费一番口舌才行。这一点给王夫人一百二十个脑袋她也想不出来,所以凤姐才面授机宜,教她如此这般对薛姨妈讲保证没问题了。凤姐和王夫人是怎么对薛姨妈讲的呢?

    97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当晚薛姨妈果然过来,见过了贾母,到王夫人屋里来,不免说起王子腾来,大家落了一回泪。薛姨妈便问道:“刚才我到老太太那里,宝哥儿出来请安还好好儿的,不过略瘦些,怎么你们说得很利害?”凤姐便道:“其实也不怎么样,只是老太太悬心。目今老爷又要起身外任去,不知几年才来。老太太的意思,头一件叫老爷看着宝兄弟成了家也放心,二则也给宝兄弟冲冲喜,借大妹妹的金琐压压邪气,只怕就好了。”薛姨妈心里也愿意,只虑着宝钗委屈,便道:“也使得,只是大家还要从长计较计较才好。”王夫人便按着凤姐的话和薛姨妈说,只说:“姨太太这会子家里没人,不如把装奁一概蠲免。明日就打发蝌儿去告诉蟠儿,一面这里过门,一面给他变法儿撕掳官事。”并不提宝玉的心事,又说:“姨太太,既作了亲,娶过来早早好一天,大家早放一天心。”正说着,只见贾母差鸳鸯过来候信。薛姨妈虽恐宝钗委屈,然也没法儿,又见这般光景,只得满口应承。鸳鸯回去回了贾母。贾母也甚喜欢,又叫鸳鸯过来求薛姨妈和宝钗说明原故,不叫他受委屈。薛姨妈也答应了。便议定凤姐夫妇作媒人。大家散了。王夫人姊妹不免又叙了半夜话儿。

     从上述描述中可知,凤姐和王夫人并没有告诉薛姨妈宝玉的真实情况,而是做了隐瞒。至于冲喜,薛姨妈也知道宝钗委屈,所以并没有答应,而是想从长计议。但是接下来王夫人的一番话,薛姨妈便彻底投降了,顾不上宝钗了,不同意也得同意了,王夫人说“姨太太这会子家里没人,不如把装奁一概蠲免。明日就打发蝌儿去告诉蟠儿,一面这里过门,一面给他变法儿撕掳官事”。最重要的一句就是这“一面变着法撕掳官事。”前面已经说了薛潘的官司主要依靠贾府帮忙,所以现在要娶宝钗帮忙给宝玉冲喜,如果你不情愿,那我也就不那么卖力气帮薛潘撕掳官司了。这一招果然很阴险,薛姨妈再怎么虑着宝钗委屈,为了薛潘活命也就顾不上宝钗了。两害相权取其轻,毕竟委屈与人命相比,还是人命重要。可以说是薛姨妈牺牲了宝钗的幸福换取了薛潘活命,也难怪宝钗要垂泪了。

    薛蝌去了四日,便回来回复薛姨妈道:“哥哥的事上司已经准了误杀,一过堂就要题本了,叫咱们预备赎罪的银子。妹妹的事,说‘妈妈做主很好的,赶着办又省了好些银子,叫妈妈不用等我,该怎么着就怎么办罢。’“薛姨妈听了,一则薛蟠可以回家,二则完了宝钗的事,心里安放了好些。便是看着宝钗心里好像不愿意似的,“虽是这样,他是女儿家,素来也孝顺守礼的人,知我应了,他也没得说的。”

    至此,薛蟠不死对于薛姨妈而言就是天大的事了,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至于宝钗的幸福不幸福也不是她考虑的事了。

    从宝钗出闺这件事情上可以侧面反映薛姨妈的能力,真的不是一般的差。她在黛玉面前曾说过,也就是你这个姐姐还能安慰我的心,结果到了关键时刻,最先出卖宝钗的恰恰是薛姨妈。薛潘是不中用的,又这么轻而易举的把宝钗嫁出去,这是自毁长城的节奏。

    看看发生在薛家的种种故事,你就会发现薛家是在薛父去世后开始衰落的,表面上看是薛潘胡作非为造成的,实质上薛姨妈治家无能才是根本原因,一方面不能教育好儿子,另一方面又不能保护好女儿。

    王家的女儿们的,对四大家族的繁荣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生儿育女,另一面相夫教子,所以古人十分重视娶妻要娶贤。贤妻可以发家,娶妻不贤的那些败家娘们们对家族的打击就不用多说了。贾家的媳妇王家的女,更多内容且听下回详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宝钗的终身被何人所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cp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