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青?|曾国藩也曾经是

作者: 孙绪平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21:55 被阅读29次

曾国藩(又查得时年40岁)上书直言批评咸丰皇帝,上了《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

直指咸丰皇帝三个缺点:一是批评皇帝“琐碎”;二是“徒尚文饰”,不求实际;三是刚愎自用,饰非拒谏,出尔反尔,自食其言。

史载:“疏上,帝览奏大怒,摔诸地,立召军机大臣,欲罪之。”

咸丰皇帝把奏折摔在地上,立刻想把曾国藩抓起来加罪,幸亏左右大学士苦苦求情,才使曾国藩免于获罪。

张宏杰老师的这套《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是张老师二十多年来研究曾国藩的巨著。

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身边的曾国藩,年轻的愤青成长记。

愤青?|曾国藩也曾经是

曾国藩第七次参加考试才中了秀才,又一年中举人,四年后28岁中进士,30岁入京,经历了怎么样的人生,最后成为了圣人的?

曾国藩五十五岁时在家书中回顾他的一生的三次“为众人所唾骂”及三次军事大失败

每一次都是人生的大坑,然而他在每一个坑时,都视为人生的奇耻大辱

秀才考试被考官公开批责;“画图甚陋”遭同事讥笑;批评皇帝与被“京师权贵唾骂”;在长沙“打脱牙和血吞”;曾国藩江西受困。

曾国藩多次说挫折是他长进的动力。

“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愤青?|曾国藩也曾经是

书中交代,三十岁是曾国藩的人生分水岭。

三十岁之前是庸人,尽管二十八岁(1838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虽然跃过了龙门。

曾国藩眼眶里只装得下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从气质到观念上与其他庸鄙的乡下读书人并无本质不同。

人毕竟是被环境决定的。

“兄少时天分不甚低,厥后日兴庸鄙者处,全无所闻,窍被茅塞久矣!”(1843年家书)

突出表现有三:一是心性浮躁,坐不住。乐于交往,喜欢热闹,诙谐幽默,东吃西喝。二是为人傲慢,修养不佳。“高己卑人”,“凡事见得自己是而他人不是”。三是与人交往虚伪不实,容易言不由衷。

愤青?|曾国藩也曾经是

曾国藩三十岁后“脱胎换骨”。

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

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

也就是,如果一个人真诚的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提高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

愚钝之人,通过自我磨砺,也可以看得透,立得定,说得出,办的来。浮嚣之人,也可以变的清风朗月般从容澄净。偏执之人,亦可以做到心胸开阔,不矜不伐。

曾国藩进京后遇到了很多顶级的人才,多为气质不俗,清风逸气。结识这些良友之后,他检讨自己,不觉自惭形秽,立志自新:“慨然思尽涤前日之污,以为更生之人,以为父母之肖子,以为诸弟之先导。”

这一年,曾国藩立下“学做圣人”之志。

愤青?|曾国藩也曾经是

儒家经典说,所谓“圣人”,就是达到了完美境界的人。圣人通过自己的勤学苦修体悟了天理,掌握了天下万物运行的规律。

对内可以问心无愧、不逾规矩,对外可以经邦治国,造福于民。这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

曾国藩进入了自我完善的必经途径。

首先:是立坚韧不拔之志。

立志譬如打地基?“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如居室然,宏达则所宅者广,托庇者众。诚信则置趾甚固,结构甚牢。”

立志高远,曾国藩一生成功的第一个要诀。

其次:就是实行力。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之日起,曾国藩开始了对自己全方位的改造。

他的办法是“日课”。每天从起床到睡觉,吃喝拉撒睡,都进行自我监督。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时时刻刻监督检查自己的一举一动。

他每天都要用工楷认真书写日记,细细检索自己这一天的一切言行,发展不符合圣人要求的,甄别出来,记载下来,深刻反省。

愤青?|曾国藩也曾经是

从十月二日起,曾国藩给自己规定了以下基本学习日程: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这是必须完成的课程下限,除此外,他还每日读《易》,练习作文,整个学习效率大为提高。

一下子改掉既往的习惯也不可能,就增加每日反思,做下记录,时时警醒自己。找到自己以前人际关系处理的错误处,就登门道歉。

去可不去的活动取消,并决心缩小社交圈子。以节约社交时间用于学习和自修。

康熙皇帝说,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

通过写“日课”,曾国藩练就了过人的“研几”功夫,并终生受用。“研几”就是严肃郑重的对待细节。

曾国藩检出了自己身上近乎所有的缺点毛病,在所有的细节上贯彻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因此他的进德修业,才迅速有力。

曾国藩还探求养生之法:“吾近有二事效法祖父,一曰起早,二曰勤洗脚,似于身体大有裨益。

养生之法,约有五事: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

这些养生之法与今日的我们耐可贵之节。

愤青?|曾国藩也曾经是
再次:借助外力监督自己。

曾国藩借助“师友夹持”,他把自己的“日课”内容公之于亲人朋友,请朋友阅读点评,以此交流修身的心得体会。同时还抄写副本,定期送回家中,让自己的兄弟、孩子阅看。

这也是我们能最大限度的看到曾国藩的家书的原因之一。

这像我们现在的朋友圈,有了及时的反馈

更像是我们007er,上下楼的点评。

又:戒烟成功。

“日课”练习第二十一天后,曾国藩发誓戒烟:“客去后,念每日昏锢,由于多吃烟,因立毁折烟袋,誓永不再吃烟,如再食烟,明神殛之!”

说到做到,并戒烟成功,使曾国藩领悟到,破除旧习,必须有悍然之力。

同时,极大的增强了他“学做圣人”的信心。

愤青?|曾国藩也曾经是
再又:曾国藩一生推崇的品质“有恒”

“有恒为做圣之基”。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六十二岁的自责之意,与他三十一岁立志做圣人时的心情,仍然一模一样。这就叫做“几十年如一日”。

从立志至曾国藩不能握笔时,“日课”未曾间断。

放码过来啦

一码不扫,何以扫天下!!!

相关文章

  • 愤青?|曾国藩也曾经是

    曾国藩(又查得时年40岁)上书直言批评咸丰皇帝,上了《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 直指咸丰皇帝三个缺点:一是批评皇...

  • 寿光水灾,戏子戏?英雄冢?

    寿光被淹了,好几天了吧。 我不是个愤青,或许我曾经是,但我早已经不是了,因为早就知道这个时代愤青也只能是愤青,所能...

  • 该不该带孩子看国产剧

    偶曾经是愤青,现在也还有大部分愤青基因。 如果八年抗战现在爆发,我还是会托付好家人,上战场保家卫国。 这些爱国的热...

  • 说说“态度要坚定,身段要柔软”

    看《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早年曾国藩在京城为官是个典型“愤青”,俗称刺头,曾国藩吃尽苦头,不知道官场道道,也就是如何...

  • 《曾国藩传》阅读札记

    本次主题阅读的第4本书是张宏杰著作的《曾国藩传》。 01 《曾国藩传》完整讲述了曾国藩从愤青到成功的官员,经历五次...

  • 学会放下答案去思考

    曾经是一个位“伪愤青“。说是“愤青“是因为总觉得这个社会是黑暗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应该是社会的常态,对于...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曾国藩一生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曾国藩年轻时是一个典型的愤青。单线思维、唯我独革、愤世嫉俗、...

  • 静 傲 惰

    早上听郦波教授讲曾国藩《家训》,两篇讲三个字,感觉特别好! 第一个字是成就之字:“静”。 曾国藩也曾经是浮夸少年,...

  • 李鸿恩:聪明是一种天赋,装傻却是一种智慧

    懂得装傻,是收敛锋芒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是个典型的刺头愤青。 咸丰皇帝下诏求批评,别的官员说的都是“皇上多注意身体”...

  • 《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

    一、正面。从“愤青”到“老奸巨猾” 1、曾国藩的人生五新秀才考试,公开批责“画图甚陋”,同事讥笑批评皇帝,权贵唾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愤青?|曾国藩也曾经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gg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