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简友广场想法
永乐公主和亲值得吗?

永乐公主和亲值得吗?

作者: 了亦沉 | 来源:发表于2020-04-09 09:24 被阅读0次

            “吾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这种思想是古代少数家庭是有的,希望自己的女儿,孙女,甚至外孙女,入宫为妃,这样整个家族就可以荣华富贵以享终生。

            外番王朝也是一个小朝廷,为什么同样是选为最高统治者的身旁,入宫为妃就比和亲幸福呢?

            答案显而易见,入宫为妃,毕竟是在自己的国家,而古代的外番就相当于现在的“外国”。

            外国和外番俩者唯一不同的就是古代的外番需要向朝廷进贡,而现在的外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而且古代交通不发达,通信不发达,“出国”就相当于永生不见的感觉,试问谁忍心将自己的亲人送到一个老死不相见的地方?

            甚至说有的家庭将自己的至亲之人送入宫廷,也是极其不乐意的,毕竟一入宫门深似海。

            可是自己心里百般不乐意,但是君王召令已经下达,不得不接旨。玄宗朝东平王也许就是这样。

            东平王家的外孙女,不仅出身高贵,待字闺中,而且知书达礼,精通诗词歌赋,曾有人描绘她,“柔懿为徳,幽闭在性,兰仪载美,公宫之教夙成”。

            毕竟是要出去和亲的,玄宗要是送一个不堪大用的人,岂不是自己闹心,对方也不快乐嘛!

            既不能显示大国情怀,也不能达到和亲的目的。再说在这边的叫公主,到那边去是被称作国母的,要是没有慧质兰心,该如何挑起一国国母的责任。

            于是那个碧玉初成的杨氏女便成了最佳人选。圣命不可抗。圣旨一到,杨氏女先是变成了永乐公主,又变成了契丹首领李失活的夫人。

            于是在万民的瞩目下,杨氏女与公主规格嫁与契丹首领。大红盖头一盖,公主便要离开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故土。

            这是一个新年,一个全新的开始,人们长安城里载歌载舞,欢呼雀跃,恭送公主,感谢公主给他们带来的美好的生活,为他们赢得希望,为他们带来和平。

            一路上,黄莺儿的啼叫声渐渐变小,花儿也越开越少。原来是快要到那苦寒之地了——契丹。

            这本是一个新年,契丹人却没觉得契丹这边有春的迹象,还没有开始万物复苏,更不可能说春风和丽,生机勃勃了。

            直到,有一位美女从天而降,从遥远的大唐过来和亲,下嫁给它们的王李失活。那个姑娘亭亭玉立,恰似一位仙子真真的从天而降。

            可能达不到还“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的效果。但是公主的谈吐却是契丹人崇拜的。

            就是这样一个神仙般的人物的出现,契丹人迎来了第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他们由衷的感谢这个异域女子。

            杨氏女的确给契丹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唐朝先进的诗词歌赋,带来了采桑织布技术 带来了佛经,茶经。

            虽然杨氏女不是真正的大唐公主,但是她的陪嫁一定很是丰厚。不要说是一些书籍了,就是光首饰衣服就一定够好多人穿上好久了。

            这好像是那首诗的诠释,但我很感谢这首诗,因为这首诗让一个生动形象,腹有诗书的大唐公主形象映入我的眼帘。

              同洛阳李少府送永乐公主入蕃

                                                    唐.孙逖

                  遍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当然,古代和亲的女子有很多,不只是永乐公主,还有文成公主等。她们都为我国和外番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后世敬佩学习的典范。

            但它们自己本身却是后世惋叹的对象,她们本有一个花季年华,本该将自己的花季年华过的无忧无虑,可是当家国责任落到了一个落女子的身上时。

            她没有犹豫,没有选择抗旨不和亲。毕竟反正进入蛮夷之地也是死,倒不如抗旨。还可以将自己的尸骨留在他们日思夜想的家园。

            她们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踏上了征途,开始属于她们的战场,她们为当时的社会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是这样做,牺牲了自己的大好年华,真的值得吗?答案当然是值得的,她们有自己的家国情怀,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相较离开家国的悲伤,和亲人同胞们战死沙场的悲伤,一定是后者更让人忧伤吧!

            后世人同情她,感叹她,敬佩她,可能是将自己摆在当时永乐公主的处境,可能会做不到永乐公主那般大意义;也可能是感叹当时的国家沦落到让一个女子的幸福为之付出。

            可能当时君王有自己的想法,毕竟公主嫁到外番也是一国国母呀,符合当时的门当户对,还可以促进两岸和平,何乐而不为?毕竟当时男女未结婚之前是素不谋面的,只是地方远了点而已。

            不为君王洗白,钦佩公主大义,用心书写大唐才情,您是契丹的真仙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乐公主和亲值得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rq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