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顶着名校光环的人们

作者: 独行之 | 来源:发表于2019-03-19 22:03 被阅读1次

我父母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让我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将来找个“好老婆”,最后再生个“好孩子”,然后照顾孩子长大,等待退休,最后安享晚年。这是他们在我一生下来就给我规划好的“完美的一生”。

可能中国大多数父母的愿望和我父母的都是一样的。在这个自古以来饱受“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的国度,求学念书之路才是走上“正道”的“康庄大道”,才是最受人尊重羡慕的平坦之道吧。

我年少懵懂无知,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所以我只能在最需要引领的阶段遵循着父母的规划,天天学习,天天刷题,坚持不懈。我没有周末,也没有假期,因为我父母总是告诉我,我和别人不一样,我是有大目标,有大志气的人,可我从来都不知道他们口中所说的这些到底指的是什么。我只知道别的孩子不论玩耍还是活动,我都只能远远的看着,我内心是多么渴望去加入他们,哪怕一小会也好。可是我父母告诉我,那些孩子念书都太差劲了,你和他们在一起只会拖累你,降低你的排名,你一定要远离他们。

那时的我,也不愿意去计较这么多,反正父母让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也从来不反抗。我听了父母的话,做了一个乖孩子。因为我成绩太好,在班里几乎没有人敢接近我,他们都觉得我高不可及,也可能觉得我这样的孩子很难相处吧,拜此所赐,我从小到大几乎没有朋友。

后来我父母终于如愿以偿了,我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我成为了他们的骄傲,成为了亲戚眼里羡慕的对象,至此以后我的亲戚们教导孩子总是少不了这一句话:“你以后要多像你哥哥学习,你看看人家考的大学,以后都是挣大钱的,多有出息”。

从此我就发现我每次做一些决定总是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我不自觉的就会在意他们的看法,考虑他们的想法,这么多年,我感觉自己好累,好像生活都是在给他们过得一样。

其实我现在觉得自己就像一颗种子,背负着全家人热切希望的种子。我要变成他们口中的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才会一直快乐不已,而他们的成功就是用我一年能挣多少钱来定义的。

我周围的同学有很多人跟我有着同样的遭遇,他们是家族的”榜样”,也承载着一个家族殷切的期望,他们就像那群背着重重大壳的蜗牛,一步一步艰难的向上爬着。毕竟在中国能够考上这样厉害的大学少之又少,平摊到诺大的国家中去可能一个县城才能出那么一两个吧,所以也才更多的被注入了热切的希望吧,所以也才让这些已经“爬上岸”的人们不敢懈怠和轻言放弃。

父母的愿望是对的,社会的期望也是对的,可是为什么社会评价我们时却不那么正确呢?我们的价值难道只能用钱来衡量,用房子、用车子来衡量吗?我那么多的同学其实并不只是想在毕业的时候找一份挣钱多的工作,他们很多人都是有热切事业心的人,他们渴望在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发光发热,他们想做公益,想去非洲做志愿者……可是现实并不允许这样做,并且一点一点的蚕食了他们。

我和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毕业后呆在了一线城市,这是大家理所当然觉得我们一定会做的选择,毕竟这里有更多的机会。可是我们在这个城市已经打拼了这么多年,却离扎根于此愈来愈远,因为我们的收入永远也赶不上高高的房价。生活在这里,更多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父母亲戚,为了他们的口里的那个成功我们。不止一次的想过回到老家二线省会城市发展,可是我们却迟迟下不了这样的决心,我们害怕,回去以后被七大姑八大姨说着,那个谁谁谁当年考上复旦的现在都在那边混不下去了,你看看念书还有什么用。我们更怕父母听了之后,当年的那种神气和风采消失不再。

其实一直“优秀惯了”的人却往往承受不了最简单最微小的刺激,可能这也是他们并不能成大气候的原因所在吧。

追求好学校并没有错,错的是家庭只是把我们当做炫耀的资本,社会只是用挣钱多少来衡量我们的价值,所以我们很累,父母更累。

我们挣扎在自己的世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顶着名校光环的人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yo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