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准备请客了。
因为前些天有位友友给打招呼说,你来这儿也有十好几天了吧,天天埋头挖矿,闷头发大财呀!也不请我们嗨嗨。其他的几位也跟着起哄凑热闹。
我有些气愤。
这些哥儿太不够意思了吧?千辛万苦寻到这儿,才开挖没几天,仅搞了几个小金币,这点银子还让他们盯上了?你们在这儿盘踞了几百天,个个装备优良,开着挖掘机干,我是扛着铁锨找。你们个个款派十足,我的腰包瘪瘪,哪一个不比我富呢?
后来又一寻思,对呀,来这儿好些天了,也累得不行,几个友友聚聚,神侃一番,笑一笑,放松放松,也很不错。尽管家还简陋,还未脱贫,不像那个Athena哥儿们成天吃吃吃,逛逛逛,美酒聊共挥.但咱也可弄杯清茶,聚聚聚,品品品,香气共扑鼻吧。指不定我把这次聚会记载下来,结序成集,也变成《兰亭集序》了呢?对,斯是陋室,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这样想着,激动起来,鼓舞起来。于是分别给他们发出了邀请。
这几位朋友分别是:芳草才芽 ,刘叔简,梦见令狐冲,付文丰,静静朵朵开。
Athena这哥们今儿友情客串一下,下次我寻思着到他那儿打土豪分田地去。
先解释一下,所有的朋友称呼都是哥儿们。不分男女,因为,我在单位就是这么叫的。
下面,我们就开始聚会神侃了。
芳草才芽先到。我让座,沏茶。品了几口,这哥儿们一脸深沉地望着我。
问:你生命里有没有一个刘姥姥?
我吓了一跳。不对呀,今天应该聊些轻松的话题,比如品茶呀,奇闻趣事呀等等之类。一时我有些迷惘,就疑惑望向他。
他解释说,他在二十几岁时不喜欢刘姥姥,三十多岁了,经历了一些悲欢等,又喜欢上了刘姥姥,又联系亲身经历谈了些原因。
我笑了笑说:这样啊!正巧了,我前几天也码过一篇刘姥姥的短文,对这个老太太观察了一番,也是颇有心得。
不过,我是从另一个角度,笑和乐的角度切入的。你今天所讲的,读你文章时我就知道。你是从她苦与窘这个角度去观察她的。
我们俩的看法都有些单薄了,但如果揉合在一起,这个刘姥的形象就饱满了。这也是你二十几岁时不喜她,三十岁又喜她,且更喜她的原因了。如此分析,我的脑洞也有些大开了。
问:为什么?
答:你刚才问我生命中有没有一个刘姥姥,我现在可以回答你:有,还二个!
问:怎么还多一个?
答: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那一章回,是先从刘姥姥的“窘迫”开写的。处处是经典描写。我们择其最令人动容的窘迫切入镜头:刘姥姥站在彩袖辉煌的凤姐面前想讨些活命的银子,”未语先飞红了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
这是神来之笔,白描手法,把刘姥姥那种窘态刻画得一眼就令人心寒。我们代入一下,如果你有求于人,那人端着款,半天不说话,慢慢品茶,你是不是也如她那样窘呢?我们都能体会到当时刘姥的那种复杂心情。
因为这一章回是比较靠前,所以一般人都看到了这点,且牢牢印在脑海里。
而她真正的开心快乐和大笑,却是在第三十九回,这一回,刘姥姥进了荣国府,不再哈腰立在凤姐身面前,而是与这群贵族们一起搞起了欢乐颂。跨度达33个章回。因为《红楼梦》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所以,往往读过前几回后就读不到第三十九回。
我初次读这本书就是只打瞌睡。仅坚持了十来回就放弃了。
问:那你为什么现在对他比较了解了呢?
答:我俩的经历都一样。也是先厌后喜。我把红楼前八十回粗略通读了一遍,多少有些体会了。
问:哦?
答:你也许会问为什么通读下去。这得感谢手机。
再读红楼时,我就借助手机,遇到不懂的诗词字句,就借助它,很快就弄通了。
这就好办了。扫清了这些障碍,我竟越读越有味。说是通读,实际上是精读。比如关于刘姥姥这关健的两回。我有时就是读三遍四遍。
尽管如此,还是没有能分析全面。我读你的文章和你今天来聊,你给我带来了新的启示。
(····· ·····有人敲门,出去一看,原来是岛叔。哥们儿,先暂停下,我去问问他有什么事,稍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