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
求死比求生更高贵

求死比求生更高贵

作者: 风小孩hh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17:38 被阅读33次

有一个老和尚,他一生看守着一座小小的寺庙。

这位老和尚就是我们眼中那种对尘世间的一切事物都看的通透的人,贪嗔痴在他那里都不存在。

他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样的生活,闲暇时坐在门口,晒着太阳,撸撸猫,喂喂鸡,时常出门采摘植物和草药。

寺庙的周围是一片方圆不大的小湖,小湖则被一座座高山包围。出门上山时,他都会滑着一艘简易的小木船。

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的过去。有一天,他坐在寺庙门口,手里拨弄着佛珠,抬头看看天上的太阳,他意识到自己时日将到。

于是他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下了五个字---“閉”,回到寺庙内,在佛像前脱下已经打了补丁的外衣和鞋子,叠好后,齐整的摆放在地板上。在简易的小船上,搭建了一个三角形的木堆,木堆下面放了一根点燃的蜡烛,在船的中央底部拔开一个小小的船塞,湖水缓缓渗进小船里。

一切就绪后,他坐在木堆上盘起腿,两手搭在膝盖上,小船飘在小湖里,把刚刚写好的五个“閉”字,分别贴在鼻子嘴巴、眼睛、耳朵上。火苗燃烧着木头,慢慢向他的身体蔓延,最后他的身体连同小船的灰烬消失在这片小湖深处。

当他做着这一切的时候,如同往常撸猫逗鸡、上山采草药一样平常,内心毫无波澜。

这是一部名叫《春夏秋冬又一春》的电影,这位老和尚选择死亡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活着的时候不麻烦别人,不为难自己,死的时候也不给任何人和环境带来负担,主动为自己解决了所有后事。

这种主动选择死亡的方式,比起那句“好死不如赖活着”,所获得的尊严不知高了多少倍。

这是一部东方韵味浓重又极具哲理气息的电影,但这不是一篇影评,今天只讨论如何看待死亡。

我们现实生活中,人死了要轰动一大家子人,甚至朋友同事,我们痛哭流涕,要举行殡葬仪式,要提前选好坟墓,日后逢年过节还要烧纸拜望。

对于这种需要动用太多人力宣告死亡的方式以及永无止境的后续工作,我及其欣赏老和尚对待死亡的态度,连尸体都不需要劳烦活着的人,这是一种极致的自主。

看完这部电影,我忽然想起发生在儿时的一件事,10岁那年家里来了一位远房亲戚。

听大人说她患了怪病,据说可以致死的那种,长大后才知道她患的是心脏病。她的家人把她送到我家所在的县城医院接受治疗,不住院期间就暂住在我们家。

由于年龄尚小,那时对死亡没有什么深刻体会,只知道人死了,就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了,这是自然规律,并不觉得会让人很悲伤。

医生为她开了很多种药,叮嘱她一日三次的吃。

说实话,如果不是提前知道她生了严重的病,我根本看不出她跟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

当时她20岁出头,正值青春年少,论辈分,我要叫她小姨的。

她知道自己的病可以随时至她于死地。可是看她的表情,总是有种对一切都不在乎的情绪流露出来,我时常见她开怀大笑,玩耍的时候没心没肺的像个天真的顽童,安静的时候似乎忘却周遭的一切,眼神里的空洞深不见底,但你从来都看不到她为自己身上的病痛感到丝毫的忧愁。

后来我隐隐感觉她的生命有种残缺,当时我也说不出缺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一种生的活力。那时的她,无欲无求,似乎只等待着某一时刻的到来。

这种感觉在我后来救治的一只小鸟身上得到同样的体现,那只小鸟意识到自己生命即将终结,从而放弃了逃生、放弃了挣扎,安静的等待死亡那一刻的到来。

虽然人与动物不等同,但生命却是相同的。

有一回姐姐偷偷跟我说“小姨把医生开给她的药都扔了”

我瞪大了眼睛问“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我看见好几次,每次到了吃药的时间,她就拿出一顿的量,假装吃,趁人们不注意,她偷偷把药藏起来再扔掉,还有一次,我骑自行车带着她,忽的听到一个东西落地的声音,转头一看,正是小姨装着药的袋子,她就那么随意的仍在大街上。”姐姐小声的跟我说着。

后来姐姐把她扔药的事告诉了妈妈,没过几天她就离开了我们家。

从此后再也没有见到过她。

过了大概半年左右的样子,传来了她的死讯。

当我得知这一消息后,并没有惊讶,我知道她等待这一刻很久了。

死亡,是一个不愿被人提及的话题,面对死亡,大多数人会感到恐惧、害怕,活着的人会为死去的人感到悲伤、难过。

毕竟死亡意味着,生命中的一切,在此刻宣告终结,曾经熟悉的人,你再看不到他在这世上存在的身影,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只能停留在记忆中。

谁都不愿意死,就像西游记中,每个妖怪都梦想着吃上一顿唐僧肉,以此换来长生不老,但长生不老也只存在于神话故事。现实生活中人终有一死,谁都逃脱不掉。重要的是,死之前,你要如何活。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年幼时面对小姨的经历,为我后来对待死亡的态度打上了一层基色。人是可以选择主动死亡的,未必一定熬到最后一口气。

当你无法选择逆转生命时,这种主动,要比只为贪活那最后一口气而痛苦的挣扎更有尊严。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认知更加清晰,所谓主动,不是说你可以随意终止自己的生命。

而是你要先活好自己,这是最重要的前提,你要想办法让自己满意,充分活出你自己的生命感受,而不单单为了生存、为了他人而忽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体验。

我们也许做不到老和尚的毫无波澜,对待死亡就像他晒太阳一样自然、平和。

但一个能够活出自己的人,一定是可以坦然面对死亡的人,因为他活的值得,没有遗憾。

相关文章

  • 求死比求生更高贵

    有一个老和尚,他一生看守着一座小小的寺庙。 这位老和尚就是我们眼中那种对尘世间的一切事物都看的通透的人,贪嗔痴在他...

  • 求死,求生

    十三四岁始。常常躲于旧房子中,奶奶的牌位旁边是哥哥的牌位。空荡荡的,明明言,害怕过。却也会走进去,坐在其旁,嚎啕大...

  • 求生求死

    他的声音嘶哑,脸已瘦削到颧骨突出,沟壑明显。脸色永远是晦暗的,双眼无神,只有黑眼珠转动的时候有些活光,形容枯稿,身...

  • 瞬-生死

    生者求死, 死者求生。 六道轮回, 不过一瞬。

  • 拼命求生,悄然求死

    01 我是一名90后,已经快到了而立这年,俗称“奔三”,然而我的现状却糟糕之极,正如孟浩然所说“皇皇三十载,书剑两...

  • 求死易,求生难

    近年来,关于全职妈妈自杀的新闻缕见报端。 究其原因,无非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积怨多了,碰巧遇到了一 个爆发点,一触...

  • 三行情诗0126《我把你当做是天赐之宝,却没发觉你只是个中央空调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我建议你还是去打仗不要谈恋爱了,毕竟打仗要么生要么死,可谈恋爱却会让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

  • 孤独求生又孤独求死

    我总是在路上走着走着,脑子里就会蹦出各种各样的想法,我从不肯让他休息一下,我总是随身带着纸笔,可拿出纸笔记下的速度...

  • 捧书垂钓

    捧书握杆仿神仙, 求死求生尔自便。 老朽本无加害意, 喷香餐桌莫嗟天。

  • 这么带感的三国剧,当然是给满分啊

    “什么是德?临阵能制胜,不使将士枉死是德;治国能安民,不使百姓受冻馁之苦是德” “求死易,求生难,求生就会使人畏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求死比求生更高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fr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