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已过
大扫除就在眼前
在被年火烤红了的腊月底
如果你跟我说没有感受到年味
那一定是因为没有参与到
举国上下大扫除迎春节的行动中
作为深知生活即教育的野兽妈妈
明白年味变淡是从变得随便开始
所以在大扫除这件事上
我们决定带上孩子“穷讲究 瞎折腾”
折腾的情景大概是这样的:一家人郑重约好大扫除日子,大干一整天:大人扫屋顶爬窗台爬梯子除旧联贴新联擦凳脚,孩子里里外外奔跑递抹布洗玩具,兴冲冲迎接这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
那,要如何折腾,才能让孩子感受辞旧迎新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仪式感”,看到幸福和美好,学习感恩和尊重,懂得时间和成长?
来来来,这里或许有答案~
从专属于孩子的“领地”开始
从带孩子断舍离开始
整理玩具、文具、儿童房是孩子的事
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带孩子参与大扫除这种繁琐活?孩子又能做些什么?
野兽君觉得,带娃大扫除一样得从断舍离开始。
一年下来,家里塞得满满当当,房间特别拥挤,尤其是让人抓狂的玩具们,大扫除就像一次年终考核,让我们有机会带娃认真审视过去一年混乱的日常。
看来,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人生整理魔法,是时候传授给孩子了。
需要注意的是,扔扔扔时,不要帮孩子做决定,孩子跟我们不一样,女人常说今年没穿过一次的衣服,明年肯定不会再穿,但这道理放孩子身上行不通。
孩子是贪新厌旧三分钟热度的生物,搁置许久的物件,也很有可能再次得宠,假如得知玩具被私自处理,肯定会很委屈,所以,我们得尊重他们的幼小心灵,让他们自行决定物件去留,更可以跟他讨论不要的物件该如何处置更恰当。
断舍离后,才是我们整理的开始。
1-3岁孩子重在参与,整理就是最好的游戏。至于4岁以上的孩子,千万别小看他们的分类能力。
有一次我对孩子说,这工作桌是你的,你要学会自己收拾好(其实也没指望他做得很好),没想到某天拉开抽屉,我的天,好整齐,无法相信这一切,出自我家那个还不到6岁的男孩。
| 看到这书桌差点以为自己养了个天使宝宝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收拾的好处,是每当他突发奇想做手工和写画时,都能精准找到所需物件(不用事事烦扰妈妈才是正事)。
不管目前孩子是否养成自己收拾的习惯,但至少能在大扫除这一天,郑重强调孩子的专属自主权,引导他参与自己的物品收拾。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孩子也会慢慢懂得在规则感下享受自由。
在清洗和收拾玩具或房间的过程中,不要打扰他让他沉浸其中,孩子可以不专注,但我们要有耐心,毕竟孩子是在学习一种新技能,千万别因放得不整齐或越整越乱这些“小错误”而责备她们,打击他们的信心与成就感。
从轻活中加重参与感
从家务中理解一个家需要共同维护
洗晒擦抹 真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
小时候,最爱在大扫除时,把一堆毛公仔放进大盆子里泡着,用小脚丫踩洗,又香又清凉,伴着踩水的声音,一家人笑得眼睛弯弯的情景宛如昨日。
这种清洗活,大概是大扫除中最大工程量的。这时候,最需要发挥团结精神,对付洗不完的窗帘衣物,擦不完的墙壁角落。
更重要的是,不管生的是女儿还是儿子,都应该身体力行告诉他们,家务家务,就是一家人分担的事务,真真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
所以,大扫除,是让孩子一起参与家务轻活,是培养孩子“能照顾自己,也懂得照顾别人”的最好入门(keng)时机。
别不相信,2岁或更小的宝宝,就可以开始让他们参与家务了。
| 这认真的小身板,分分钟拖得比我还干净
看看这不到两岁的秀外慧中的小可爱
晾晒收衣服麻利得很,妥妥没问题
而这个萌到犯规的清洁小能手,让娘亲感慨边学边玩的大扫除真是一种乐趣。
还有这位被赶着干活的儿子,让妈妈在这部年度清洁大片中悟出一个道理:养一个会给妈妈分担家务的宝宝比养一个奥数第一名的宝宝更让我高兴!
都说会做家务的男人最有魅力,但其实会做家务的孩子也是刚需,多给他们一条生活的经验,也许就能从一件件小事情中,累积成健康乐观、热爱生活的态度,这不正是为人父母,最希望孩子拥有的内核吗?
在厨房重活中辨别危险
在魔法乐园内品味乐趣
切瓜洗菜洗碗交给孩子才叫野兽妈
很多人说,厨房是一个家庭的心脏,酸甜苦辣都在这里,而且它可以疗愈人心。
当妈后,还想在后面加一句,厨房还是一个孩子最爱进的充满乐趣的育儿天地。
| 来,进厨房,带你玩真正的过家家游戏
尤其在事事亲力亲为干过六七年家务活后,我还想要呐喊一句:不用禁止孩子进厨房,不用阻止他们拿清洁工具当玩具。要知道,生活中可怕的不是存在危险,而是不知道危险。
借着给厨房彻底清洗的机会,我们可以翻箱倒柜,把各种厨房用品拿出来,给孩子做个简单介绍,让他们对正确使用方法有个大概印象。
与此同时,大扫除必不可少要简单地做顿饭,妈妈在这一part也能藏点小心机,带孩子一起体会劳动后,伴随着味道的满足感。
在我家,孩子最喜欢帮忙切的菜是萝卜,给他一把小刀,他能捣腾出西瓜形、三角形的萝卜,这些搞怪萝卜,炒熟后被他吃进肚子时,可别提有多开心了。
所以,厨房不光是生产食物的场所,也是一个在乐趣中激发创造力的育儿基地。
中国有句古语:“治大国若烹小鲜”。我们并不是非要孩子成长为一个大才,只是希望他们能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幸福和快乐, 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美国亚特兰大日报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调查,发现在家里“gathering stories and memories”(收集故事和回忆)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甚至学业事业上的成就。尤其是家庭传统,它给所有家庭成员留下的回忆和带来的幸福感是源源不断的,不会因生活的变化而改变。
所以最后想说的是,在大扫除的同时,想要给家里添加年味,最好的办法是鼓励孩子DIY。
春节元素手工做起来,风俗画作画起来,红红对联写起来……
| 比如,用甲骨文写“花开富贵”
| 比如,做年食。开锅炸蛋散前,参与揉面粉环节的孩子超乎想象地出色完成工作
不管做得多不好看、画得写得多丑,那也是自家最独特的年味,这样的仪式感,对我们来说不必大费周章,但对孩子而言,却是最大的自信来源。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感谢彩芬美妈等的供图
如果你在这场
“大扫除育儿”中
有了特别的故事或感悟
请记得与我们分享
在生活越发便利的时代中
我们也可以拥有浓浓的年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