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4】今日阅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P163~P251
群体心理值得反复研究说好平均三天阅读一本书,这本《乌合之众》再阅读了四天之后,还有将近1/5的阅读量。全文没有一句废话,虽然有几个点相似,但是从不同的角度解析出来的结果还是让人获益颇深。
下面我们沿着作者的思路继续我们的大众心理研究之旅。
1、是什么在引导群体意见
前面章节中提到群体的整体特性:想象力丰富、无理性、传统、低智商等等特质,放到群体意见中就变成了最直接的因素。
形象、词语和套话:往往最不明确的词语、影响反而最大。顾着传授真理的“疯子”
电视新闻中常见的,西方世界宣扬的民主、平等、自由等等含义模糊的词语往往也是民众游行示威很重要的口号。正是这些群体往往成为政治家开展政治斗争的替罪羊。
为了稳定政治动荡,政治家们还很热衷于发明流行用语。把“地租”变成“土地税”,“盐赋”变成了“盐税”等等,是不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能见到类似的意味?
幻觉、经验、理性:群众从未渴望真理,唯一的真理便是经验之谈。
群众会为了创造幻觉的那个人创造神殿,现今留存于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就是这幻觉的产物。毫无疑问,这些只是一个幻影,却使各民族创造出了辉煌壮丽的艺术或伟大发明。
幻觉引起了激情和愚顽,激励着人类走上了文明之路,而理性却做不到。尽管存在着理性,文明的动力仍然是各种感情——尊严、自我牺牲、宗教信仰、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爱。
看看自己的言行,我依然是芸芸众生中很普通的一员啊!
2、领袖怎么操控群体信念
在每个社会领域,任何阶级层次的人制造脱离孤独/理性状态,遍立刻处于某个领袖的影响之下。
领袖的魅力:意志坚定、独断专行
领袖的思想可能很一般,但是他一定是一个实干家。
领袖身上一定具有普通民众没有的品质和坚持,并且在在洗脑他人之前自己已经被洗的很彻底。就算是错的方向,他们也都能贯彻到底。
历史上:拿破仑、三国刘备起兵叛乱、洪秀全起义等等历史变故都是这样的身影。
断言、重复和传染是领袖常用的动员手段,也最能体现领袖的独断专行。做出断言往往不需要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而且要不断重复造成群体兴奋。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能够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商人做广告就经常用这个方法:XX牌巧克力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巧克力,并且千万次地播放。人们往往也会确信事实就是如此。
名望能够给人们难以抗拒的力量,一个人本身刚开始可能只有一点点名望。当他被冠以荣耀、财富、称号以后他的名望就会呈指数增长。但是当这些外在的荣誉消失了以后,也许他也就什么都不是了。
装腔作势 名望让人看起来有点不同俗语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墙倒众人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的这本书能够成为经典,与它的洞察力有很大的关系,从这些带一点哲学色彩的文字中一遍又一遍重温历史,看到现在,指点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