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去了一个叫神垕的小镇旅游,神垕镇的面积只有49.1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也很偏僻,在河南省禹州市西南的20公里处,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从事农耕和制陶,神垕镇因为是钧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而闻名,钧瓷直接诞生于皇室之家,血统纯正,所产器物仅供宫廷内部使用,禁绝臣子和民间私藏,钧瓷的色彩和型制来源于北宋最高水平的审美力,甚至是皇上亲手设计制作,钧窑自设立之日起,便并以极严苛的标准进行挑选使用,不合格者全部砸碎深埋,这也使得传世钧瓷的数量极为稀少,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宋官钧瓷不过24件。神垕镇制瓷历史源远流长,因窑火千年不熄,又被誉为“活着的古镇”,古镇面积达3平方公里,古镇现在仍存有古寺庙、古民居、古祠堂40余处,主要分布于老街的两旁,老街的建筑也是神垕镇保留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建筑古朴,黑砖黑瓦,错落有致,俗称“七里长街”,神垕镇流传一民谣“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由此可见神垕当时的繁华。
现在的老街虽然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但是街道依然是气势不减,古建筑保持完好,青石板铺成的街道,雕梁画栋的柱子,飞檐耸立的屋檐,让人眼花缭乱。这里最出名的建筑之一是李家大院,李家大院的前身是一个经营钧瓷的富商,从我们走进老街不久的城楼算起,到这里,我们大概走了有半个小时,这种四合院子当时全是李家的院落,一个连着一个,每个庭院都是精心建成,雕刻精美,飞檐陡立,院子里的房屋很高,比现代院落的房屋要高出许多,大约总共有300间房屋,李家刚开始多年并没有孩子,后来因生孩子时候,梦见一个彪形大汉手拿银叉,气势汹汹,所以还在院子的最里边盖了一处明三暗五的阁楼,用来镇压煞气,李家连在一起的院子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象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
李家为了让孩子以后生活无忧,给儿子起了一个名字叫“李三不愁”,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喝,但是这个孩子生下来一直啼哭不止,后来偶尔听到绸缎撕裂的声音,才止住了哭声,为了让孩子开心,李家每天都要撕坏很多的绸缎让孩子不哭,偏偏长大后的儿子不务正业,天天遛鸟玩乐,李家为了让孩子以后能醒悟,能吃喝不愁,把很多的金银财宝都砌在了一堵墙里面,这个秘密当时并没有告诉给李三不愁,因为李三不愁如果要把百年之后的爹爹抬出家门,必须先把这堵墙拆了,才能抬出棺材,这样就能看到很多的金银财宝,也能做到三不愁,谁知道李三不愁为了省事,还没等老父亲咽气就绕过这面墙,提前把父亲抬了出来,放在了前院,父亲看到这个情况,就把这个秘密带走了,父亲死后,李三不愁很快把家里的房产、金银、窑洞都输光了,只能靠街坊邻居的救济生活,后来在做饭的时候又把紫檀木的桌子当劈柴烧火做饭,当时整个老街上香味几日不散,大家看到他确实是个败家子,就不愿意再接济他,后来李三不愁饿死在了老街上。按照现代的标准李三不愁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应该能够做到吃喝不愁的,只是因为爹娘的过分娇宠和溺爱,使李三不愁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失去了继承家庭财富的本领,而且染上了最不能碰的两毒之一的“赌”毒,以至于使家里几百间的房屋都输给了别人,连父亲起家发财的窑洞也输得一干二净。也许事情的真相是父亲病重还没有来得及告诉李三不愁那堵厚墙里面装满了金银珠宝,也许是李三不愁的父亲伤透了心,把宝藏的秘密带进了棺材,所有这些都不能单单的把不幸的原因归结于李三不愁,李三不愁的父亲没有想过在孩子小的时候也许就已经埋下了不幸的种子。环顾四周,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李家的院落,经历过多少个风风雨雨的冲洗,院落依然完好如初,如果李三不愁的父亲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把千年不熄窑火的技术耳濡目染给孩子,也许若干年后会是另一番的景象了吧?院子里面有很多的艺术学院的学生在写生,一幅墙的莲花、一个门窗上的梅花木雕、一个屋檐下的雕像,小小的女生要画上一天的功夫了吧,相机也只能拍下一角的景象,隔着这么多的时光空间,谁也说不清楚当时的李家是怎样的富甲一方,怎么的风光无限,只是现在只留下了这群古建筑,用恣意的美丽在展现李家当时的心愿。现在的老街已经有些现代气息了,一些经营民宿的店铺也装饰的古色古香的,
老街的这些建筑是神垕古镇信仰的集中地,所有的钧瓷匠都想烧制出一件传世作品,“十窑九不成”,“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这些传说记载了多少烧窑人的付出、失落、冀望和收获,时光渐走渐远,变幻莫测的釉色、微妙的色彩变化以及意外出现的蚯蚓走泥纹、冰片纹、菟丝纹,都为钧瓷打开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出路。在大家的眼中,钧瓷是古典美学的极致,几乎达到完美的程度。美丽是相通的,现代的老街已经是美丽非凡,所有现代烧制的钧瓷也都熠熠生辉,抬头望去,湛蓝的天上仿佛弥漫着古代的窑火烟色,空气中仿佛飘着李家檀木的香气,这也许就是古镇、古建筑群的魅力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