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舒适区」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听李善友老师的第一性原理。第一遍听的时候,里面的一些概念觉得烧脑,有点跟不上思路,但是反复听,就慢慢参透其中的意思,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今天的成长笔记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李善友老师讲到的“舒适区”。这个概念不是第一次听,但是这一次却豁然开朗。我做了13年教师,13年来讲授的是同一门课程,13年了,为什么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再也没有提升过?
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因为我在舒适区停留了太久。具体来说是这样的:当我对我所讲授的这门课程重要知识点了然于心后,我就开始每个学期,每个班级,按部就班,程序化地讲完整本教材,所有的知识点在年复一年的教学中已经熟练到不再需要我大脑的思考,整个课堂的讲授真的就像李善友老师说的“自动化”、“模式化”,同时,讲课使用的课件也只是每学期上课前做一个微调而已。
现在回头看,我不就是那个“chicken head”吗,没有大脑,只知道啧、啧、啧、啧地点头。所以,照这样下去,再讲授20年,也不会有任何进步,可怕的是,这样的老师又何止我一个呢,有多少老师在熟练了教材后就不再备课,有多少老师常年使用一套PPT,多少年了,甚至连上面的错别字都不曾修改过。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下面的事实:
二十年驾龄的老司机很可能没有5年驾龄的新司机水平高;
工作20年的老医生可能没有工作5年的新医生水平高。
一旦你的工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使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任何职业都是如此,如果我们在重复的工作经验中试图增加自己的知识,绝-无-可-能!现在的我就是一只在舒适区里炫技的小猴子,如果不走出去,那我的水平就永远停在今天,甚至还会倒退。
所以,李善友老师劝诫我们,一旦进入舒适区,一旦你的工作变成自动化,那就赶紧走出去,往前走,往前走,不断地往前走……
我想,我是真的懂了。
这一周,我有意识地尝试进行了一些改变,不再去进行多年如一日地自动化地授课。
我重新组织和设计了每一节课所讲的知识点,按照黄亚玲教授的建议,大胆进行了知识点的删减,认真思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
我克服掉“怕麻烦”的心理,完全丢掉之前用了多年的课件,按照现在的思路制作了全新的,和我现在授课思路一致的PPT;
我尽量摈弃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设计问题,启发他们思考,就像伟大的教师熊彼特所说“一个好老师的作用是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我关注的不再只是我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我的教学任务,更多的是我的课堂有没有让他们进行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思考;
我尝试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并在课堂上作为花边资料进行讲述,例如:与本节课相关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的小故事以及学科背景知识;
我终于行动起来,开始摸索两年前就打算学习的技能-思维导图……
我制作的第一个思维导图总之,我在不断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避免进行自动化地授课,这样着实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我知道,只有这样做,才能成长。
你的工作是否也已经熟练到进入了自动化的程度,如果有,那就走出舒适区,尝试进行改变吧。
关于「输入与输出平衡」
我很早就安装了一款记录时间的APP—atimelogger2,但是断断续续,一直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最近突然很想把它用起来,看看时间都去哪儿了,所以我买了《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看看柳比歇夫是如何奇迹般地做到56年如一日的时间统计。
这一周,我先阅读了随书赠送的《如何阅读《奇特的一生》》手册,里面记录了李笑来,秋叶,战隼等知名大V对于时间管理的认识以及他们自己是如何进行时间统计的。通过阅读得知,这几个人记录和统计分析时间的方法各不相同,看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其中,小强邹鑫谈到的一种时间统计分析方法—输入输出统计法触发了我的思考。
首先,什么是输入输出统计法
输入输出统计法是将自己每天进行的各种活动打上「输入」或者「输出」的标签,待一天结束之后统计自己的 输入和输出是否均衡。
第二,为什么要进行输入输出统计分析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总是觉得每天脑袋里塞入了满满的信息,但是一天结束之后让你回忆一下今天都有哪些收获,能想起来的却不多;我们一定也阅读过不少书籍,但是似乎读过之后很快就会忘记,不记得书中的具体内容;我们一定也听过不少课程,但是那些内容似乎在脑子里存留一段时间之后便消失得一干二净了。
小强告诉我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太注重输入而忽视了输出,我们只是一味地读书,听课,这些被我们接受的信息并没有内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所以,一定要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经验产生链接,将学到的道理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比如:我看了这个手册中各个大V对于时间统计的推崇和践行,了解了时间记录和统计分析的重要意义,这是输入,然后我就立即打开手机上的atimelogger2,开始进行实战操练。尽管开始并不顺利,经常在一个事件结束之后忘记进行切换,有时候又常常漏记,但我知道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重要的是,我将学到的内容付诸以实际行动,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输出。
“学习”,从来都不是只有“学”就够了,“学”和“习”是不能分开的,“学”是输入,“习”是输出,只有保持输入和输出的平衡,我们才能成为高效学习者,才能避免“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尴尬和无奈。
如果我们只注重输出,那么充其量我们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执行者;如果过于偏重输入,也就是看很多书,想很多事情,充其量会成为一个杰出的梦想家(空想家),只有输入和输出保持平衡的人,才能最终成长为优秀的舰长和指挥官。
第三,如何进行输入输出统计分析
我们将每一个活动事项打上「输入」或者「输出」的标签,输入主要指阅读资料、书籍,听课学习,休息或者锻炼等活动;输出指的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或者信息分享出去(写作或者群体交流),把想到的事情付诸行动等,之后我们对每天进行的各项活动用软件或者手写的方式去记录,最后统计输入与输出的百分比。
个人认为,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活动事件很难区分是输入还是输出,不过我们不必过于纠结,也没有必要把记录和统计做到精确无比,毕竟这种统计方法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影响我们的行动,让我们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输出,从而保证输入和输出的平衡。至于平衡的标准是什么,小强给出的建议是输入:输出=40%:60%。
结语:
一直以来,我给自己的标签就是「低质量的勤奋者」,看似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收效甚微。今天细细想来,没有走出舒适区以及「输入」与「输出」的严重失衡都是导致我不能高效学习的关键因素。
所以,走出舒适区,适当减少听、看的时间,增加说、写、行动的时间,知行合一,脚踏实地的走在自我实现的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