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到这题目,我的脑子飞快转动,我从什么时候接触小说的呢?三年级!在那个还不知道什么是小说的年纪,就疯狂地喜欢阅读,但凡有文字的书本、纸片绝不放过。记得我喜欢向同学的哥哥姐姐借巜中学生天地》看。
有一次磨了母亲很久,她终于答应给我买一本书。然后在书店,我就挑最厚的买,不管什么书。最后我挑中了一本我认为最厚的书,书名是《荒野游龙》,当时完全不知道内容。结账的时候老板说:这书是上下册的。我便央求着、耍赖着,要母亲买上下两册。
母亲没办法就买了两册。那是我第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一本小说,讲的是名捕闯江湖的故事。刚开始看,很多字不认识,一边看一边查字典。那种执着的热爱,现在想来都会自我感动。
到了初中,阅读的欲望越来越强烈。那个时候,似乎特别流行金庸古龙的小说。我也便很fashion地疯狂地读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买不起便向书店租,一天一本五毛钱。为了省钱只能一本书争取一天看完。下课看,上课也看,但是一点不影响成绩。有时候实在没钱租书,只能干忍着。
坐我后排的同学知道我好看书,便每天租一本书借给我看,但是有条件,我得给他抄作业。为了免费看书,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后来,一向做不出作业的他,因为抄我的作业太完美了,引起老师的怀疑,导致我们双双被批评,"免费看书"机会被扼杀了。
到了高中,我开始读琼瑶的言情小说。那个时候琼瑶小说风靡之盛,连封闭式高中的女生都会想方设法地求书看。刚好我前桌的女生是通学的,我们便让她帮我们去外面的书店租书。她经常一次性带4本琼瑶小说进来,我们前后两桌4个女生,一人一本轮着看。
晚上下了晚自习,我们几个便飞奔到寝室,洗漱完毕,早早躺到床上,看书看书。后来寝室熄了灯,我们便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冬天还好,被子一蒙暖和。但是夏天就惨了,一件床单太薄,无法阻挡手电筒的光。我们便在床单上罩一床毛毯,光倒是不外漏了,但是热呀。你想呀,大夏天没有空调,8个人就一个吊扇。我们呢,还一件床单加一床毛毯,加上一个热源手电筒,看一会儿,就满身大汗。便得探出头来透透气,吸收一点电风扇吹来的凉风。这样才能不窒息。
读高中的时候,家里每两周给50块的生活费。返校的时候,家里也会给我们准备头两天的菜和一些包装的零食,所以省吃俭用,租书的钱倒是可以挤出来的。
记得有一次前桌女生在读《苍天有泪》时,过于进入角色,看到伤悲处竟泪流满面。当时上数学课,数学老师急问那个女生年么了,幸好女生机灵,作势说来例假肚子疼。这才逃过一劫。
大学时期,则喜欢读悬疑小说,卫斯理的读得最多。每每有空,便猫在图书馆,读小说读得昏天暗地。大学时,在逸夫图书馆待的时间最长。天特别冷的时候,就把书借出来,带回寝室躺在被窝里看。
再后来,越读越杂,什么小说都要看。
学生时代一直有个理想,想当一名作家。那种用一只笔创造无数个世界的感觉特别爽。可惜现实很打脸,输入和输出根本不能成比例。到现在,“作家”这个职业,离我是越来越遥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