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天翻开《中国班主任研究》,就从序言开始,每天细读一点点。
读到这篇序言看到第一段的中国班主任数量庞大而对于班主任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学术平台却了了。不禁让我想到大学时接触到的一个文学创作老师,儿童文学的创作在中国不外乎几个知名的作家,但他们的日常很少会接触到儿童,所以当代的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似乎也缺少了一些“地气”,为什么与孩子天天接触的老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却很少记录关于儿童的日常片段并整理文本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趣,当然就我个人而言,也并没有学着老师的说法,记录孩子的日常。
但这一说法放在班主任研究上确也有些说得通,为什么班主任时时抱怨自己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而对于班主任的实践、变革的想法研究却是了了无几。我觉得结合自身有以下几个原因:
1、班主任工作琐碎,远比看起来的要繁琐得多
2、班主任可能具有实践经验,但缺少理论指导
3、班主任缺少自我提升的意识和研究的态度
至于这些原因的具体,也等着之后再慢慢有感详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81291/1da6a87e4763d73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