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读《随园诗话》(565)

闲读《随园诗话》(565)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2-01-25 23:30 被阅读0次

【原书补遗卷四·五三】

吾乡诗多浙派,专趋宋人生癖一路。惟小同以明七子风格救之。《温州感旧》云:“十载曾游地,三秋怅别时。郗生仍入幕,谢客旧题诗。潮落沙痕在,舟轻塔影移。霜华今夜白,偏惹鬓边丝。”

小同,清代人。不详。(资料缺)

温州,今温州市,简称“温”或“瓯”,浙江省地级市。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处州析置温州,这是温州得名的开始。据《浙江通志》引《图经》:“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意思是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路置府,温州路改为温州府,辖永嘉、乐清2县及瑞安、平阳2州。其后以至清末,四五百年间,名称隶属相沿无变。1981年,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郗生,指恒温的幕宾郗超(字喜宾)。郗生入幕,语出《晋书·郗超传》:“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桓温因为安排郗超偷听机密谈话而觉得很难为情。谢安虽心中不满,嘴上却开启了玩笑:“哈哈…… 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谢安借郗超的字号一语双关,说得大家一阵哄笑。后因称参与机密的幕僚为“入幕宾”。

谢客旧题诗。温州乐清县有谢公山。明•永乐戊戌(1418年)《乐清县志》载,刘宋时永嘉郡太守谢灵运曾来游此山,故名谢公山。今名“九牛山”。

(待)

相关文章

  • 闲读《随园诗话》(565)

    【原书补遗卷四·五三】吾乡诗多浙派,专趋宋人生癖一路。惟小同以明七子风格救之。《温州感旧》云:“十载曾游地,三秋怅...

  • 硬读《随园诗话》(565)

    补遗卷九(三) 【原书补遗卷九·八】溧阳王云谷,与余同寓苏州铜局,代主人杨仁山款待甚殷,诵其《咏秋月》云:“八月西...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3)

    【原书补遗卷五·八】张若瀛诗,好游戏,咏《眼镜》云:“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闻者皆笑。《赠兄竹杖》云:...

  • 闲读《随园诗话》(6)

    【原书卷二·—八】尹文端公论诗最细,有“差半个字”之说。如唐人:“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新秋”二字,现成语也...

  • 闲读《随园诗话》(7)

    【原书卷二·四一】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俭之与啬也,厚之与昏也,明之与刻也,自重之与自大也,自谦...

  • 闲读《随园诗话》(15)

    【原书卷三·三〇】杭州周汾,字蓉衣,咏《春柳》云:“西湖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不脱不粘,得古人未有。惜客死...

  • 闲读《随园诗话》(12)

    【原书卷二·六四】崔念陵进士《鄱阳道中》云:“斑鸠呼雨两三处,毛竹编篱四五家。流水声中行半日,薰风不动晚禾花。”《...

  • 闲读《随园诗话》(13)

    【原书卷二·七八】上虞陈少亭爱童二树五言,为《摘句图》,仿阮亭之摘施愚山也。余尤喜其“早烟山际重,春雾水边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随园诗话》(56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wp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