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辈人当中的大多数,真正住上可仰望的高楼大厦,大都是后半生的事情了。那时候人们眼里的高楼大厦,可是豪华与富贵的象征,只有在欧美国家的电影里,才可以瞧上一眼。至于能够看得见的所谓高楼,有个五层、六层高的,就算凤毛麟角了。至于还能有八层、九层的,那笃定是一座城市地标的存在。那个时候的人,为啥就没想着多建点高楼呀?答案其实也非常简单,既没钱又没技术,建高楼从何而起,想都不要去想了。

回顾我住进楼房的时间,应该是1976年,所谓楼房也就三层、四层高,普通红砖铸就,外面没有粉饰,人们称之为“筒子楼”。筒子楼还没住得热乎,又搬回了平房,泥巴墙、油毛毡搭建的那种,四处总透风、飘雨,经常都需要修修补补。就这样一会儿简易平房、筒子楼砖房,转过来倒过去的,时间也进入到了新千年,人也到了四十来岁。这一下搬进的楼房高了点,足有九层那么高,还安装得有电梯,住进去的感觉有如到了云端,有点轻飘飘的感觉。那个时候的抚今追昔呀,有着说不完的感概,感慨好时代、好日子,一股脑儿都被我们赶上了。可住进所谓高楼的时间也就十年,也亲见城市不断扩展,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人们眼里的高楼概念,也不断被刷新、打破。以前说的八层、九层,也勉强算得上小高层;十多层、二十、三十层,也算不上很高;因为还有更高的,也并不显山露水的竖立在那里。住在当初认为的摩天大楼感觉如何?是不是犹如登临了天堂?我看大多数人的心里呀,并没感觉有那么美好,这天上的感觉还有点,可地气却一点不沾了。是好还是不好,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但那些个贵人、富人,都返璞归真,都想法住进了不高的宅院里,还给宅院取了好听的名字叫做“别墅“,就像以前电影里看到的那样。

我这十多年,又重新住回了平房,在这边称之为“house”,在那边叫做别墅。但这house和那别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这house简单、质朴,外观、内在都透着平俗,也是大多数普通人都能买得起,也住得进去的。而那别墅有点过于奢华、精致,非要显出与平常人不一样,比同类人更高明一点。这住的房子呀,甭管是高是低,是奢华还是质朴,不就是拿来住的吗?住进去能遮风避雨保温,那不就是宜人的房子吗?如果对房子存有更多胡思乱想的,没准住在里面,就容易寝食不安、辗转难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