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0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23587/e9888879f2322739.png)
虽然,我对这个读书会也充满期待,但内心还是觉得会不会只有我们两个分享嘉宾和发起者三个人呢?
毕竟,现在大家都很忙,会有动力在这样一个烈日暴晒的上午,花两三个时间来听一个普通人讲读书心得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23587/6ae5722d51122535.png)
到现场才发现,瑜伽馆的三位合伙人,两位教练,两位一起瑜伽的姐姐,还有跟我一起分享的Vicky都已经到了。不仅如此,桌上还早已摆好了鲜花和水果,看起来很像来参加一个闺蜜聚会,瞬间感觉没那么紧张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23587/aa1f839ac8ca77f6.png)
我开始分享李松蔚老师的《5%的改变》。
首先,我坦诚地跟大家说,这本书其实我并没有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完,但这没关系,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不影响我此刻做这个抛砖引玉的分享。
从而,引出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接纳”——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无条件的接纳,一如此刻,对自己没有完全读完这本书的接纳(这两天开小差,被《额尔古纳河右岸》吸引走了)
这几天,我只是简单准备一下对整本书的理解,简单介绍作者以及书的架构逻辑(也就是前天的短文),剩下的并没有形成文字,只是计划,从每一部分中选取一个典型案例,结合自身感悟分享。
本来有点担心,害怕自己一紧张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其实并没有,自行发挥得很不错,我对自己很满意。当然,对时间的把控不是很到位,说得有点太激动了,超时了不少。
我有一点理解了,为什么樊登老师说,讲书的时候根本不需要逐字稿,只需要准备一个思维导图,就可以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讲透一本书?
而且,看着在座的姐姐和小仙女们都极其认真地听我讲,积极地互动,我感觉自己有点喜欢这种通过讲述来理清自己的思路与认知的方式。
接着,是Vicky分享的是很经典的那本《被讨厌的勇气》。她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把内核提炼成几个问题,一边跟大家互动,一边分享自己的感悟。她还将在《当下的力量》《活出生命的意义》等书中读到的理念,跟这本书传达的内核进行横向的类比延伸。
Vicky自己是已经完全将书中的理念践行到了生活中,做到了知行合一。我没有见过她如我般探索的阶段,我认识她时,她已经是一个会闪闪发光,充满正能量,温柔而强大的女性了。
不得不说,这两本书选得很不错,也存在一些内在的联系,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大家都开始畅所欲言地讲述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自己的一些困惑与问题,关于自我,关于原生家庭,关于孩子的教育,关于成长与蜕变,我看到有好几个小仙女,还没等说出自己的感悟,就已经潮湿了眼眶。
刚刚21岁的小仙女,在提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支持与关爱,初中毕业就到城里来讨生活的时候,更是泣不成声,大家都温柔地安慰她鼓励她,给她支持与力量。
而一个姐姐,则提到了自己家庭和工作都没什么问题,唯一让自己困扰的就是,上高一的孩子,学习中遭遇挫折,各种叛逆,找不到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压力与焦虑下选择打手机游戏来暂时逃避。
说到这里,我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虽然高考很重要,但是,作为家长,我们或许可以不仅要着眼于考一个什么样的大学,而是孩子更长远的未来。
虽然,高中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岁月,虽然我几乎是陷入了抑郁,一直处于一种极度内耗的状态,最终的结果也是惨不忍睹,但是,时至今日,我也有了还算满意的工作与生活。
如果我高中的时候,就能知道日后可以有如今这样的生活,我的高中真的不用那么抑郁那么暗淡,那么让人不堪回首。
所以,我们作为父母要做的是,要给予孩子完全的接纳与允许,认可与支持,为他们遮挡来自方方面面的风雨,而非成为风雨的帮凶,一起逼迫孩子!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些指责那些批评,统统不会导向更好的结果,而是相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