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云
白冰
你想变小你就变小,
你想变大你就变大,
变小,小得像块手帕,
像朵洁白的小花;
变大,大得无边无际,
能盖住整个天下。
没有人在蓝天上,
为你把框框画。
你想变什么就变什么,
小鹿、大象、小鸟、青蛙……
即使变成猪八戒,
也没人笑话,
即使变成小狗熊,
也不担心挨骂,
没有人要你老老实实,
变成“聪明”的傻瓜。
你愿意做什么,
就去做什么,
你想成为雨就成为雨,
去亲吻小草小花;
你想成为雪就成为雪,
像白蝴蝶飞落千家万家,
然后,成为透明的水汽,
飞呀,飞回天上老家,
没有人用好多“安排”“计划”,
把你变成机器娃娃……
啊,让我也变成一朵
自由幸福的云吧!
这是中国经典童诗绘本《蝴蝶·豌豆花》中的一首童诗。今天兄弟俩午睡时给他们读过之后,我就喜欢上了它。
我本爱云,爱它的变幻随心,自由来去。这首诗用童稚的话语和云说话,把云的自由幸福和这个时代一些孩子们思想和行为被禁锢的现状做了对照,高下立见。
云,想变小就变小,想变大就变大,小得像手帕小花,大得无边无际,盖得住整个天下,不像一些小孩子们总是被限制在框框里,不能随心所欲呀。
当孩子被一株小草吸引,对土壤的质感着迷的时候,总会听到这样的话,“脏!别摸了!你看你手弄得多脏!”接着就是噼里啪啦的拍打,只剩下不知所措的娃娃和成功“解救”一件衣服的奶奶姥姥阿姨妈妈。
云,想变成什么就变成什么,不管多么天马行空,多么不可思议,它总是不顾他人的眼光,遵从自己的想法,不像一些小孩子们总被要求老老实实地“听话”!
我个人极其不喜这个词,“听话”?父母和孩子应该有的是良性的沟通、真诚的理解和平等的对话,而不应该只是要求孩子们听话。我们作为家长在说出让孩子“听话”之前,应该先认真听听孩子心里想说的话。
云愿意化作雨和小草小花玩耍,就化作了雨;云愿意变做雪花飞到千家万家,就变成了雪花;云想要飞到最惬意处,就变身水汽飞回了天上,真正的来去自如无拘无束……
如今的小孩子们呢?太多的课外辅导太多的兴趣班让他们没有时间玩耍,好像真的活成了“机器娃娃”……
一个一周岁多刚刚会走的小奶娃被奶奶抱着走在林荫道上,他们看到秋千就停了下了。
奶奶抱着娃娃走近秋千和摇摇马观察,娃娃小小的身子探了又探,奶奶终于把娃娃放下。
娃娃的小脚丫刚刚着陆地面,他蹲下来抓起一把泥土握在手心里,奶奶立刻蹲下一把抱起了娃娃,啪啪啪拍掉娃娃手心里的泥土又拍拍他的全身上下,奶奶终于满意地把娃娃抱在怀里,对他说,“不能抓土,别乱摸,多脏!”
最初的好奇探索就是这样被打断,小小的娃娃失去了那些感受世界的机会。
两周岁的娃娃,在人群中奔跑不小心和大一点的哥哥冲撞到一起,双双跌倒。
小哥哥马上说了对不起,小娃娃痛哭着倒地不起。
小娃娃的妈妈帮助孩子站起,无视娃娃摔红的手掌,一个劲儿地说着,“她就这样,磕着碰着一点都哭个没完没了。”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娃娃还在哭,她的妈妈从头到尾没有想起来蹲下来抱起那个小小的娃娃轻轻拍抚,柔声安慰两句贴心的话。娃娃哭得好让人心疼呐……
五岁的小娃娃在秋千上荡得高高,旁边陪着他的是他的爷爷奶奶和妹妹。
不一会儿,她的妈妈骑着电动车在旁边停下了。他和妈妈互相打招呼,那样淡的感情让人以为这个妈妈只是哪一个小娃娃认识的阿姨呢。
妈妈问:“你数学、语文、英语作业都写完了吗?”
奶奶从旁边解释:“都是他妈给他留的,不写完了不让出来,作业多着呢。”
我本以为小娃娃有六七岁了,可实际上他只比我家哥哥大不到一个月。那么小的娃娃就那么多“作业”,真的是,唯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为了他,作出的细心安排和计划。
后来孩子骑着他的滑板车飞也似的走了,爷爷蹒跚地跑着追过去,他妈妈骑着电动车飞快地来到爷爷身边,又飞快地下了车,把电动车飞快地给了爷爷,这样爷爷才能追得上嘛……
一个九、十岁的小娃娃,她开心地从滑梯旁边的攀岩处上端滑着下来了。
一个老神在在的中老年男性一脸嘲讽地看着这一幕大声说,“谁会从这滑下来呀,这根本不是滑的地方。只有小傻子才会从这滑下来呢。”
天呐!不知道这是哪位,不知道他是谁的家长,也不管他说这话是出于什么目的,总之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太无礼太粗鲁了。
“小傻子”的这话音刚落,九、十岁的小娃娃尴尬地跑远了,后面一个五岁的小娃娃已经紧跟小姐姐的脚步滑到了一半,他当即决定就从那里跳了下去。另一个五岁的小娃娃跟在后面看着攀岩处说,“这才不是滑的地方呢!”
作为家长,不管我们是出于什么目的,善意的沟通提醒,孩子们一定是能够接受的,只有长期被否定和有意无意的贬低才会让孩子“叛逆”。
爱孩子,也给他们自由的幸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