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几何?红杉林写作营
【学习分享】澄清问题(2)——通过提问澄清问题

【学习分享】澄清问题(2)——通过提问澄清问题

作者: 简乐l | 来源:发表于2021-09-11 11:17 被阅读0次

【学习分享】澄清问题(2)——通过提问澄清问题

【课程】圈外商学院

如果一个问题是由他人提出的,那么我们就需要澄清理解偏差,常用的方法是,向对方提问。通过向对方提问的方式,将自己所拥有的背景信息,提升到与对方一致的水平上。

1、比如你可以针对问题中的关键词的含义进行提问,特别是一些形容词和主观词:你所指的这个词,具体是什么含义?它背后有什么事实?你所说的这个内容,包含哪些呢?

2、然后是针对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要素提问。

1)针对目的:你做这件事的出发点是什么?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2)针对相关方:这件事情需要考虑哪些相关人员?和什么样的人有关系呢?

3)针对背景:有什么背景故事呢?这件事情的背景是什么呢?

4)针对时间:你需要在什么时候做这件事?这件事情的截止时间是什么时候?

5)针对可用资源:你有哪些资源呢?有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资源给我呢?

6)针对效果:你对这件事情的结果有什么期望?这件事情的结果是什么?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如果你的朋友和你说,他要来你的城市旅游放松2天,想请你带他玩。首先你可以针对他的请求中的“关键词”提问,你所说的“放松”是指吃大餐吗?还是去尽可能多的景点?或者说,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静静地待着?

然后,你可以针对这个请求的相关要素提问,确定完全理解他的想法,这些要素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几个要素:首先是目的,关于放松,已经澄清过了。然后是相关方,对方是一个人还是有别人一起?接着是背景,比如是有年假就过来了,还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等等然后是时间,什么时候到达,什么时候离开,行程如何?然后是可用资源,比如对酒店的价格有什么要求?最后是效果,有什么一定想要去的地方、想要吃的东西等等?

再来看一个工作中的例子,如果是你老板让你做一份行业调研报告,你可以通过对他提问澄清问题。

首先是针对关键词进行提问,确定你们对“行业调研报告”的内容理解是一致的:你所说的行业调研报告,篇幅和需要包括的分析维度有哪些呢?

然后是针对这份报告的要素提问,确定按照老板的要求完成任务:做这份报告的目的是什么呢?做这份报告是要给谁看呢?我有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资料呢?可以向谁求助呢?你希望这份报告最后的呈现效果是什么样的呢?什么时候需要提交初稿和终稿呢?

通过上面的方法进行提问,就可以将你的信息拉到和老板同一个层次上,这样解决问题,才是有用功。

我们刚才说,在澄清问题的时候,可以就目的和效果进行提问,大家可能会比较困惑,目的和效果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既要提问目的、又要提问效果呢?他们难道不是一样的么?这里和大家说明一下,目的是做一件事情的出发点,效果是一件事情发生之后的结果,比如,我在聊天中讲了一个笑话,目的为了调节现场气氛;效果是大家都笑了,现场气氛热烈很多。

很多时候,我们在跟老板沟通的时候,担心自己问太多问题,老板会不耐烦,觉得你在推事儿。那这时候,其实是有技巧的。什么技巧呢?就是把这些你本来让老板回答的问题自己先思考一遍,然后跟老板确认。一句话概括就是:让老板做选择题或者是非题,而不要让他做填空题。

比如,我们之前提到老板让你做用户调研的例子,你可以这样问他:“我是这样理解的,这份用户调研主要是要了解用户的痛点,目的是之后改进我们新产品的推广模式,您看是这样的么?”如果你理解得不对,那老板自然会就你理解错误的地方进行补充说明的。

当然,除了跟老板澄清问题,跟任何人澄清问题的时候,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那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向对方澄清或者复述问题,确认自己完全理解了对方的要求。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当问题是由别人提出的时候,需要通过向对方提问,澄清彼此之间的理解偏差,确保你和对方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是一致的,才能再去解决。

但有的时候,即使你已经完全理解了对方的要求,仍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他跟你说的问题,未必是他真正的内心所想。

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女朋友生病,但你本来约了朋友吃饭,她跟你说:没关系,你去吧,我可以的。猜猜看,这是她的真实想法吗?

所以,我们常常在碰到问题的时候,还需要进一步去挖掘对方的需求,澄清隐藏偏差。那么,我们下一小节就来说说,如何挖掘对方没有说出来的需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分享】澄清问题(2)——通过提问澄清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ei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