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解(16)

作者: 明空如月_QD | 来源:发表于2019-07-26 18:43 被阅读10次

    《大学》心解(16)

    群里的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非常感恩大家,明天是端午节,首先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吉祥如意!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和体悟《大学》。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上一次我们分享了治国必先齐其家的上半部分,今天接着上次的内容分享下半部分。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对于这段话通常的解释为,一家能够做到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能够做到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而如果一个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其中的关系、联系、影响就是这样的紧密。一句话如果说不好也能够坏了大事,一个处在重要位置上的人,他的作用足以影响整个国家的安定。注意,这里说的一家、一人,指向的更多是一国之君以及辅佐君主的大臣。大学之道所倡导是大人之道、圣贤之道,也是内圣外王之道。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其最主要的践行者就是一国之君,一邦之主,君主们要想安邦定国,就要从自身做起践行内圣外王之道,内要明明德,外要亲民,所推行各种的政策、制度、规范要能够体现儒家的道德理念和精神,并且自己带头践行仁爱、礼让、忠恕等等。正所谓上行下效,老百姓是以君王的言行为风向标,不仅要看他说什么,更要看他是如何做的。君主以及王公大臣们在道德行为上对于民众百姓的这种表率作用,是整个国家社会治乱趋向的关键。所以下面接着举例子来说明。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古代的圣人尧帝和舜帝用仁爱来治理天下,老百姓就会效法尧帝和舜帝崇尚仁爱的德行。

    “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纣王用残酷的暴政统治天下,那么其统治下的老百姓也会受其影响同样崇尚暴力,社会就会非常的混乱,民不聊生。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如果君主言行不一,说的跟做的完全相反的话,那么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其号令。当君王下达的政策、法令和他自己实际的言行不一致的时候,所下达的命令就没有说服力,靠这样的表面文章是无法获得民心的,治理天下就没有力量。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有诸己就是自己要能够先做到。比如说君主倡导高尚的德行,那么君主自己就要先做到身体力行,君主能够先做到明明德、亲民、仁爱、礼让,这样臣民才能够做到,君主才能要求百姓做到。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希望百姓不要去做的事,那么作为君主本身也要能够先做到不去做这样的事。比如说君主希望百姓遵纪守法不要暴戾作乱,那么君王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度,律法的施行严格而公正,同时对百姓施行仁政之道,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社会文明昌盛,那么自然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如果说君主自己做不到却要求臣民们做到,那么他的政令就没有折服人心的力量,想要达到良好社会治理效果是不可能的。

    “故治国在齐其家”,所以说要先从自己做起修身、齐家,以此为根本,然后才能够治理好整个国家。

    下面我们再从观心修行的角度看看这些内容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

    “一家仁,一国兴仁”,仁,是整个儒家之道的核心。仁者爱人,这里的[仁]其实有突破二元对立的这样的一层内涵在里面。我们从这个字的结构上看,是一个人加一个二,但是这个[人]是突破了人我对立实现了自他一体的人。消除了二元对立之后,从无分别的本心之中所发出来的这种慈悲,即是仁。仁者爱人的这种仁爱,是一种无我之爱,中间没有自我也没有他人,而是自他一体。这其中没有任何的执着,无执、无求,并不是说你付出了爱,然后要执着于去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此为无执。无求,只是去奉献、去付出而不求回报。对于这样的人,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样的话,“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对于对自己好的人也善待他,对自己不好的人仍然善待它,对好人善待它,对恶人也善待它,这就是“德善”。德善就是本心之善。本心之善即是仁。而仁的修行就是一种无我利他的菩提心。所以说在观心修行中,如果说是在静坐观心,那么当你的心没有任何的执着而自然地处在一种柔和的、雌柔的、慈悲的、祥和的状态,然后一直安住在这样的状态之中,这就是[仁]。在生活中修行的时候,继续保持这种状态,让这种状态之中的光明和仁爱自然地融化到与他人的相处之中,自然地应用到各种生命情境之中,内心一直安住在这个没有任何自我,没有任何执着,没有任何期盼这样的一个本心的雌柔之中,这就是[仁]的修行。当你能够在自己的身口意中,将这个仁的修行贯穿于自己整个生命的时候,就是“一家仁,一国兴仁”。国,代表了我们生命的所有时空。

    “一家让,一国兴让”,让、不争,老子在《道德经》中特别提倡不争、谦让、礼让。这里面体现了一种凡事以他人为先以自己为后这样的一种谦让之德。让的修行可以消除我慢,因为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容易考虑自己的利益。这种让的修行,既可以消除我们贪心的习气,也可以消除骄慢的习气。让的修行,同样是以本心的那种自然无为的不争、自然无为的仁为基础的。如果说在你心里面,你让了别人,但同时你又心里很不舒服的话,这就不是真正的让。真正的让是一种自然的谦让和利他之心,是本心的映现,在仁、让之中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没有欲望,没有所求,没有一定要怎么样的心,是一种无为、无执、无求的归于本心的平常心、清净心。

    “一人贪戾,一国作乱”,贪就是贪婪,戾就是暴戾,带有嗔恨的戾气。在修行中意味着,在一念之间如果出现了贪嗔痴之念,如果念起而不觉,则身心即乱。因为这些妄念生起来了之后没有及时的觉察到它,修行者就会被这个念头所转而不断的生起更多的念头,然后这个念头就会化为具体的身口意的行为,这时身心就已经乱了,已经不再是本心,而是妄心作乱的状态。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这里的一家、一人,在观心修行中其实都是指一念,都是在一念之间,在当下的一念中去修行,时刻观照自己的念头。在当下一念之中去观照自己的心,是否安住在了本心之中,在待人接物时,是否本心起用,自然地展现出仁和让的本心性德,还是因为各种情境的牵引而引发了内心各种习气的升起,如贪、嗔、痴等。然后在习气生起的时候,是否能够当下生起当下警觉,如果能够警觉的话,那么这些习气妄念就可以自然的消散,就没有作乱的机会。但如果念起而不觉,失去了修行的正念,就变成了一种妄念作乱的状态。所以说“其机如此”,机,就是关键、枢纽、机关。我们经常说机关,机关在什么地方?核心的关键在一念之间,在一念之间是被念所转,还是能够转心转念,就是这个“机”。所以说一念仁、一念让即是本心的性德光明,而一念贪、一念嗔即是妄心的习气。修行就在这一念之间,不被念转,能够念起即觉,这就是最好的修行。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在关键时刻,特别是在一些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甚至影响生命方向和整个命运的这样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内心的一念以及一言一行,都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有的时候因为一句话说错了就导致了整个事情德失败,有的时候一念善心就可以就救度一个人,也可以救度自己。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尧舜,代表圣贤之心,代表践行大学之道、大人之道、自性本心之道的修行者。帅,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统率、统领、统治,另一个是表率,为天下做表率,带头遵行。如果说修行者能够安住于自性本心的状态,本心起用,自然具足仁德。这种仁德本自具足,不是刻意有为的。《道德经》中说,“上仁无为而无以为也”,真正的仁是德的自然体现,是道的自然体现。当修行者安住在本心之中,自然的让仁德成为内心的主宰、统帅,这时即可“而民从之”。民,即意识心。当仁德光明之心成为内心的主宰,妄心、意识心就会遵从仁德而没有作乱的机会。这就是修行的正念。

    “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桀、纣代表妄心,肆意妄为之心,它代表生命本能的欲望,这种欲望之心没有智慧,只是从自我的角度放纵自己的欲望,这就是妄心。“而民从之”,当一个人放纵自己欲望的时候,他的思想、念头、情感、情绪等,都会顺从这样的方向去帮助妄心做乱。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如果说你内心的主宰是仁德之心,那么即使处在一个有所染的环境中,虽然这个时候你的妄心、意识心容易被各种环境所影响,但是只要你内心真正的追求没有改变,内心的主宰一直是仁德之心,觉照的正念一直都在,那么“民”——意识心就不会被环境所染。

    同理,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一直在追逐各种欲望,那么即使在一个比较清静的环境中,他的意识、念头、情感等仍然会遵从他内心的欲望,根本感受不到真正的清静。一个人内心真正的追求和他的身口意其实是相应的,如果要故意作出相反的表现,就会很不协调,没有力量。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对于儒家的修行,即是先进行“明明德”的修行,发明本心之后再进行“亲民”的修行。明明德就是这里的“有诸己”,亲民就是这里的“而后求诸人”。儒家之道倡导以德服人,首先要有德,而这个德它不是刻意做出来的一个虚假的德行,而是从我们的生命中最根本最深的自性本心中显发出来的性德光明。这个性德光明会统领修行者的身口意,整个身心从内到外是合一的,知行合一,言行合一,这样的德才能够服人,才能够影响人,才能够感化人。然后所谓的“而后求诸人”,其实是不求而自得,有德之人自然会感化与他有缘的人。在观心修行中,本心能够做主就是“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妄心才不会乱,本心做主,妄心自然顺从本心并作为本心的一个道具去发挥它的作用。比如说我们的六根,这六种感官的功能其实都是意识的作用,而这个意识只有回归到本心做主的时候,六根才能够成为本心起用的道具。如果本心不能做主,或者说没有见到本心,不知道本心是什么,本心的光明还没有在修行者的生命中显发出来,这时妄心是非常难以管束的。因为还没有见到本性的时候,一切都是意识心的分别、妄想、执着,这就是妄心做主。妄心最容易随顺生命中的各种贪嗔痴的习气,这个时候仅仅用一些外在的戒律以及道德的要求去管束自己,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根本之道。在见到本心之前,持戒修行是非常必要的,但仅仅持戒是不够的,重点是尽快发明本心,尽快“明明德”。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修行者要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即是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行者自己做到了有所不为,然后才能够以自己的戒行、戒德影响与自己有缘的人。对于观心而言即是安守本心,诸妄自消。“无诸己”,就是“没有”。

    没有什么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攀缘,没有贪嗔痴这些妄心妄念。而这样的一个状态其实就是本心的状态。当你能够安守本心的时候,所有的妄心就会自然的消散。所以叫做安守本心,诸妄自消。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只做表面的文章是没有用的,比如说我们倡导别人要怎么样去做,但实际上自己却做不到,这就叫做“所藏乎身不恕”,就是说你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东西它不是忠恕之道,不是儒家所提倡的仁、让、恕。“能喻诸人”,却要求别人做到,“未之有也”,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需要从自己做起,使自己成为道的载体、仁的载体,安住在本心之中,使自己的言行自然地符合仁、让、忠、恕之道,符合大学之道的精神,这时你就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别人、感化别人,这是一种“感而化之”的过程。当我们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不仅在看对方说什么,还会整体性地去感受对方的生命状态,还要看他的行为、动机等是否与他所说的一致。如果其所说的和他的整个生命状态所体现出来的有很大差距的话,那么他所说的那些道理没有说服力,难以打动我们,无法让我们从内心里信服。如果说一个人能够言行合一,其当下的生命状态正好体现了他所说的,这个时候就会产生非常强大的说服力,这样才有感化的力量,才有感动的力量,这时我们自然地就会心悦诚服,放下自己各种知见,而被这种从本心中显发出来的仁爱之光所感化,这个光明同样也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故治国在齐其家”,国之治在于家之齐,家之齐在于我们能够发自内心至诚地践行大学之道,践行儒家之道,践行仁、让、忠、恕之道,知行合一,以实际行动去感化与自己有缘的生命。在观心修行中,则需要在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安住本心,念念觉照,觉照自己的念头,“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已生之恶令消灭,未生之恶令不生”,就像阳明先生说的那样,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格物致知的功夫,在念念觉照之中离妄归真、返本归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行功夫,同样也在这种念念观心之中,念念觉照之中,念念离妄归真之中,念念转迷为悟之中。当我们一直坚持这样精进修行的时候,则家国身心自修、自齐、自治、自平。非常感恩大家,今天晚上关于《大学》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心解(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hh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