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谥立神,允当为美
具体到个人,谥号以允当贴切、谥德相称为美。所谓谥德相称,即谥号与其人德行一致。拔高溢美,反而不美。胡宏认为,名不副实的谥号,是“忠臣孝子不忍为”的“不正之谥”。他说:
“夫臣子也,君父有不善所,当陈善闭邪,引之当道,若生不能正,既亡而又党之,是不以天道奉君父而不以人道事君父也,谓之忠孝,可乎?今夫以笔写神者必欲其肖,不肖吾父则非吾父,不肖吾君则非吾君,奈何以谥立神而不肖之乎?是故不正之谥,忠臣孝子不忍为也。”(《大学衍义补》)
胡宏作了一个巧喻:为君父画像,是以笔写神,画得不像君父,就不是君父。为君父议谥,是以谥立神,就应该符合君父的德行实际,这才是真正的忠孝。
有意拔高,人为溢美,反而不美。例如,谥法:内外賓服曰正。若德性不能使内外賓服,纵谥文正,难逃天下后世议论也,又何益哉。
三代以后,虽有明君,再无圣王。多数君王的谥号,集合了圣神文武等上上谥,可以说全都名不副实,又何益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后,何尝有人真把那个君王当成圣贤。这一点唐德宗不无自知之明。他曾听从翰林学士、考功郎中陆贽的建议下大赦和罪己诏,史称“赦下,四方人心大悦,士卒皆感泣。”诏中有一条,命臣下不得更言“圣神文武”之号。诏曰:
“朕晨兴夕惕,唯念前非。乃者公卿百寮,累抗章防,拟以徽号加于朕躬,固辞不获,俯遂舆论。昨因循省,良用矍然。体隂阳不测之谓神,与天地合徳之谓圣。顾惟浅昧,非所宜当。文者所以化成,武者所以定乱。今化之不被,乱是用兴,岂可更徇羣情,苟应虚美,重予不徳,祗益懐慙。自今已后中外所以书奏,不得更称圣神文武之号。”2019-1-9余东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