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素心若雪-146号消零专题
读这本社会心理学经典著作,让人生更出彩

读这本社会心理学经典著作,让人生更出彩

作者: 夏日暖橙 | 来源:发表于2023-05-26 22:45 被阅读0次

号外,号外!中国社会心理学界出大事啦!

《社会心理学》这本教科书,社会心理学启蒙书,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第10版中文版于2023年3月出版了。

当我拿到这本书脑海里竟想起了一个小报童在街头挥动着手里的报纸,喊着这句广告语。

当然报纸的时代早已过去,如今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大小、真假新闻,但本文开头的这条新闻千真万确。

拿到这本书时,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16章,500多页,80万字的大部头,无论外观还是书里所涉及的内容都是重量级的,令人惊叹如获珍宝一般。

本书的作者埃略特·阿伦森,是当代社会蕞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美国心理学会历史上唯一一位包揽杰出写作奖、教学奖和研究奖这三个主要奖项的获得者。

这本《社会心理学》第10版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研究,以及更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社会影响、自尊、人际吸引、亲密关系、侵犯性、偏见等话题。书中蕞后三章主要是社会心理学在人们的健康、环境及法律方面的应用和实践。

为什么要读这本社会心理学?

无论我们年龄多大,身处何方,总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扰。无论是在养育孩子、提升自我、处理人际关系上,还是缓解生活压力、提高幸福指数上,我们在这本书中大多都可以找到答案。

说个目前比较普遍的育儿问题吧。现在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孩子玩手机的情况更加普及了,那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毫无疑问,奖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手段。但如果一味的激励,势必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看法,比如他们会认为读书是为了赚钱或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因为觉得读书本身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如果有一天,奖励变少了,那孩子读书的动力就会相应减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本书在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这一节提到,对于读书兴趣不高的孩子,适度奖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手段。先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增强孩子内在读书兴趣。当孩子养成了读书习惯后,为了保护其读书兴趣,就要相应减少激励。

如果我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那就先提高孩子内在的读书兴趣,可以适当奖励以此激励孩子的这一行为习惯。

书中还特别强调保护内在动机,以免它们受到社会奖励制度的破坏。

这两天有一件热点事件引发了网友大量关注。一名小女孩下课期间在走廊玩耍时,手无意碰到了正好走过来的一个老师的肚子。本来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老师竟然生气地用脚踹了小女孩,紧接着抓起女孩的衣领将其拖进教室。

这一幕正好被监控拍下了,视频发到网上后,某平台观看量达一千多万,评论多达上万条,下面网友评论有站在客观的角度评价的,有恶意揣测的,也有不少人身攻击的。

老师的行为确实让人气愤和不理解,但评论区里会出现了一些留言,表示对老师剥夺教师资格,永不录用的,追究刑事责任的,甚至诅咒等。

本书里说这种“喷子”现象就是去个体化的一个现代例子。

这种现象还隐藏着另一个问题,大多数人都普遍认为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起因于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人格),而忽略了其所处于什么样的社会情景。当我们习惯了这样的思考模式后,就会出现基本归因错误。

其实这种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但看完这本书后,以前没有觉察到的问题显露出来了,会不由得想将书里的观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以辩证、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

最后,书里介绍了一个可以使我们感到幸福的小秘诀,特别打动我,很想与你分享。

①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

②心流:沉浸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中

③追求体验而不是物质

④帮助他人

除了遗传和社会环境因素不被我们掌控外,以上四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我们能控制的,且可以带给我们幸福感的。

以上所说的理论和观点,只是这本书的九牛一毛。书里大量优质内容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理解、运用。

读这本书只是一个起点,将社会心理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了解现实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我们的社会环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这本社会心理学经典著作,让人生更出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ll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