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是抄袭、胜似抄袭
化用按说也是修辞的一种,同时也往往可以视为一种用典的方式。在旧体诗的写作中,化用和抄袭往往只是一步之遥,甚至仅仅取决于读者如何看待。
化用通过引用、模仿或借鉴前人作品中的语句或意象,来表达新的思想或情感,可以从“师”、“造”、“新”三个层面来界定和把握化用的本质意义和使用的妙处:
“师”层面:化用是对前人智慧的继承和借鉴。通过化用,我们可以借用前人经典的语句或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这就像一位善于学习的学生,通过借鉴老师的经验和智慧,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化用也是对原作品的致敬和尊重,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造”层面:化用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语言效果和意境。通过化用,我们可以将不同领域、不同风格、不同语境的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效果。这种创新性和独特性能够使作品更具有个性和魅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化用还能够增加作品的内涵和深度,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新”层面:化用的本质意义在于创新。通过化用,我们可以将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的思想、情感、语境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创新性不仅体现在语言形式上,更体现在思想观念上。通过化用,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束缚和限制,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思考角度,推动语言和思想的进步。
这里的化用不是抄袭,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化”,一是“用”。简而言之就是既借用前人的句子又经过自己的艺术改造。
即使是那种整句整句的引用,也可以因为所安置的位置而获得不同的效果。
如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和“小园香径独徘徊。”三句又出现在晏殊自己的另一首七律《示张寺丞王校勘》: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又现于《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拙作《浅冬有怀》中:
半指残阳落欲迟,熏风透雪渐疏离。
临屏默立花千骨,隔岸空横柳一枝。
如此江山如此夜,奈何歌赋奈何诗。
轻吟莫许三生愿,只爱今生炼句时。
“如此江山如此夜,”与《立春前夜与秋扇和轩约赋 熊东遨》的首句雷同:
如此江山如此夜,先春结个神仙社。
平居忆旧月当头,绝顶吹竽声在野。
觚不觚哉且醉之,道非道也谁知者。
一冬无雪到庭梅,自取霜毫枝上写。
清代黄景仁的《绮怀十六首·其十五》中“似此星辰非昨夜,”也许是更早的渊源。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拙作《七绝·偶怀二十九》:
红袖青衫各自由,花开花落亦无求。
满山枫叶依然绿,半字愁如心上秋。
其中“半字愁如心上秋。”也可以算是一种致敬:
吴⽂英《唐多令》:
何处合成愁?离⼈⼼上秋。纵芭蕉不⾬也飕飕。都道晚凉天⽓好;有明⽉、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