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初读《道德经》体会之第十三章

初读《道德经》体会之第十三章

作者: 荔枝咔咔 | 来源:发表于2024-01-06 18:07 被阅读0次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这一章看似虽然很长,其实有一部分是对于本文的解释,就好比第二三段,就将第一段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解说。

第一段,提出了“宠辱若惊”和“贵大患若身”的两个概念。

第二段的解释中,我对于宠辱之中的“宠”字的解说很感兴趣。之前好像并没有以这样的角度思考过,原来“宠”也是一件让人受惊的事情。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得宠是一件人人向往的好事。但是在这章里,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得宠竟然也会像受“辱”一下被惊吓?因为所谓有得即有失,在得宠的瞬间,我们也就承担了“失宠”的风险,因为这个“宠”的权利不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而是靠另一种向上的权利“恩赐”或者说“施舍”的。其实,在这个宠的另一个隐藏面,就是权利的不对等、尊严的不对等。当明白这些的时候,我想即使是没有“失宠”,也要不由得惊一下了。

大患若身,给我是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一切都是建立在一种“有”的基础上。让我想起了那句“没有拥有,也就谈不上什么失去”。老子在第三段的时候就是解释了这个方面,我们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对自己身体的担忧,因为因为心中有这个我们无比看中的身体,所以便会更加在意担忧这个“大患”。那么,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或者说心里没有不在乎这个身体,那么也就不存在什么“大患若身”了。

而最后一段是将前面的话进行了推理和升华。它将我们个人对身体的重视,比喻为一个人与天下的关系。当一个人能够重视天下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通过感同身受,那么就可以寄希望于天下给这个人。然而如果这个人对天下已经达到了爱的地步,他对天下的重视已经超过了自身,那么就可以将天下全权托付给这个人了。

我突然想到了前一些日子,我总能刷到的一些话题,讲的是我们女孩子如何更加爱自己。我们都知道女人的母爱是伟大的,她们对于孩子的爱往往超过了对自己的爱,那是一种天然的无私的爱,但是也许有很多可爱的女人们,忘记了好好爱自己。所以现在好像流行了一种:女孩子要像“养女儿”一样将自己好好养一次,把自己还给自己,当我们能够像对待我们重视的人一样或者超过我们重视的人一样去对待自己的时候,才不辜负自己,不会让自己时而感到委屈。(这个角度可能有点儿奇怪,老子是以小见大,而我此处却想以大见小,因为我也真的好希望所有人能够真正的好好爱自己,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的灵魂。)

相关文章

  • 2019-08-21

    解密《道德经》 这里是悦读国学,今天和大家逐句学习的,是老子《道德经》的第十三章。 ...

  • 初识《老子》第13章

    第十三章八十八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

  •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三章:玄德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三章全文如下: 道生之,德畜之;而物形之,气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

  • 读经典,润心灵(3)

    作者:三吉 《道德经》第三章 圣人之智 读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走马观花道德经(40) 十、道德经第十景区——柔和之区 本景区包括第四十章至第四十三章,以柔和为线索,强调空无柔弱...

  • 迷途知返

    《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译文/古文典籍大全)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

  • 《张洪海微中医》养生妙论摘抄

    把自己看重了 《道德经》第十三章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

  •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

    ——《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十三章全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

  • 执古御今:学习《道德经》心得(15)

    文/若冰 (《道德经)第十四章 )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里告诫人们身体和宠辱一样都是我们的大患,我们要以“贵身...

  • 论"宠辱皆忘"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解读: 得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读《道德经》体会之第十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mw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