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从呱呱落地便向世界宣告“我来了,我在这里”。“我”,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便是独特不同的“己”。耳边不禁响起“我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以怎样的态度生活,以怎样的方式思考,以怎样的目标学习、工作,以怎样的现在和未来对白人生,一切的一切都在于“己”,都是“己”的选择、把控和实践。
人人都向往自由、快乐与幸福。却不知,只有在成为了真正的自己时,才会尽情地享受自由、驾驭快乐、守望幸福。

01知己自明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每一个懂得自己的人,都清楚自己的长处与短板,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明白自己的心向和绝地。
用客观、全面的眼光审视自己,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既不高看自己,也不低估自己,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在自负与自卑之间悠游,畅享快意山水的乐趣。
没有人比自己更亲密,“自己”赋予了你无间的陪伴、无言的跟随和无求的给予。都说孤独是生命的礼物,处理好“我”与“己”的关系,才是生命自在独行的根本。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事实上,太多的人过于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习惯通过别人的评价和一些所谓的“标签”来认识自己,所以常常陷入苦恼。
不必刻意讨好别人,不必攀附别人的希望,了解自己的极限,从容地走出舒适区,不纠结、不执念,才能自由地生活、成长。
况且,欣赏自己,喜欢自己,才能更好的珍爱他人。

02克己忍耐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的高级便在于有思想,没有分寸地生活则同动物无异。与外,应守法守则,守底线;与内,应有尺有度,有行止。
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能为所欲为;收敛自己的脾气,张而不狂。有约束的自由是适当的放松,有节制的索取是智慧的得到,有限度的忍耐是善良的锋芒。
胡适先生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对那些所谓的“异端”,以“求同存异”的思想去接纳,以“宽容谦和”的态度去包容,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
对别人需要容忍,对自己也要学会容忍。错了,给自己机会修正;累了,懂得放开双手。有时候,有些事,要给自己一点时间,不要让心硬挺在风口浪尖。
与自制力和意志力同样重要的,还有柔软力。

03推己及人
《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活着,并不是孤立地存在,“遗世而独立”固然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和诉求。
但在现实生活中,人总要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发生联系,因此,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
有修养的人往往懂得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也就是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所谓仁者,懂得推己及人,懂得换位思考,懂得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不是以己度人,不是“替代”、“改变”,而是善意的为人着想,是不求回报的给予帮扶,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尊重他人的选择。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体谅他人,宽宥他人,成全他人,是高贵的修养。如此,给别人留有空间,给自己也留点余地。

修己安人,是修身以做出表率,建立权威,使他人安于本分,各得其所。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管理者,每个人都生活在团队中,每个人都与周遭建立了一种关系。
你点一盏桔灯,释放温暖。你燃一炷檀香,净美身魂。你谦和着微笑,铺满心绪;你沉炼着自己,幸福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