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本如梦如幻,假作真时真亦假
《红楼梦》的第一回,一开始就写道“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
作者为什么要将真事隐去呢?
因为作者如果把所有的真事都爆料写出来,所引起的效应估计可以甩《人民的名义》十几条街,所以你懂的,作者必须要把部分真事隐去,不然后果会很严重。作者要是把所有的真事都写出来,估计《红楼梦》这本书的下场会是被潜规则:被“碎尸万段”或者被焚。这样的话,活在现代的我们也就再也没有福分读到这部四大名著之首了。
另外,作者为什么说“曾历过一番梦幻”呢?
在我看来,是因为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悲欣交集后,了悟到人生原来不过是黄粱一梦。梦醒了,才发现一切皆空,这正是这本书的主旨。
作者在经历了前半段如同美梦一般的荣华富贵后,后半段经历的却是如同噩梦一般的人贫身贱。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让他顿悟到做人要厚道,要“人艰不拆”,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很多事情看破但不必说破。
所以,他选择了用假语(借助一些有寓意的假人名、亦真亦假的事情),既能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又保护了当事人的隐私,做到了一箭双雕。
作者更高明的地方是,他在写《红楼梦》的时候,还融入了很多佛法的内容。佛法是不二法门,在佛法里假和真是同一义的,假和真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作者说“假作真时真亦假”,他把《红楼梦》写出了佛经的味道,实现了“一箭三雕”。
2、颠覆性的“重女轻男”思想
在作者生活的时代,男为贵、女为贱,所以99.99%的人都是“重男轻女”,包括女人自己也是这样。然而,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推崇“重女轻男”的思想。
他认为自己接触到的那些女子,在举止见识方面都比自己强太多。所以在作者看来,这些女子更值得世人去重视、为女子平反成了他的使命。他虽然自认不才,但是由于这帮女神实在太有魅力、能润人笔墨,自己不写下她们的精彩故事的话,实在是愧对天地良心。
所以,作者动笔开写了,没想到一写就是十年。可想而知,这帮女神给了他多少灵感的来源。
但也正如作者自己所说:“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世俗并不能了解他的做法,都认为他犯了“贪嗔痴”中的“痴”、是个愚痴之人。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作者并不是愚痴之人,而是大智若愚之人。他宣扬的“重女轻男”的思想,颠覆了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体现了“众生平等”的精神。
3、前世未了缘,今生再来还
“青埂峰下埋情根,木石缘深情更深”。
作者在《红楼梦》中特别喜欢用“谐音”来表达寓意,像“青梗”就是“情根”的谐音,寓意情之本初。
宝玉的前世是一颗大有来历的石头。当初女娲炼石时,炼出了36501块,用了365000块,唯独没用的这块就被弃在了青埂峰下。而这块石头经过煆炼之后已通灵性,来去自如。落得逍遥自在的他到处游玩,后来被警幻仙子留在宫中。
经常到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的他,看到了一棵娇娜可爱的绛珠草(黛玉的前世),于是忍不住经常用甘露灌溉这颗红色的仙草。这颗绛珠草无以为报,在得知石头要到人间潇洒走一回时,脱了草木之胎的她也决定到人间走一遭,用尽一生的眼泪来还他。
我们在《红楼梦》中看到黛玉是一言不合就流泪,流泪这个“果”的背后,是前世种下的“因”。所以,黛玉的哭并不是无理取闹,而是她要兑现自己前世的承诺:“用尽一生的眼泪来还宝玉前世的雨露之恩”。这正是“前世的未了缘,今生再来还”。
4、贾化开始他的屌丝逆袭之路: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贾化,别号雨村,原是寄人篱下的一枚穷屌丝,但他人穷志不穷,借“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他认为,自己就是暂时收藏起来的玉和钗这些宝贵的东西,等到合适的时机,自己这只潜力股一定会卖出个好价钱,一定会一飞冲天。
甄士隐听到他吟了“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句诗后,大赞贾雨村抱负不凡。抱上了甄士隐的大腿,囊中羞涩的贾雨村才有钱赴京赶考。后来,贾雨村考取了功名、成为了一名知府。
作者取“贾化”和“雨村”这两个名字,就是借助它们的谐音“假话”和“愚蠢”来表达寓意。很讽刺的是,贾化当上知府后,由于不懂得说假话、反而在官场成为了一个愚蠢之人,任职不到一年,就被上司找理由参了他一本,导致他被革职。
虽然已经被革职,但贾化是打不死的小强,他正试图通过其它方法重回官场。后来,他真的等到了,在宝玉父亲贾敬的帮助下,贾化重返官场。开始懂得在官场要说假话、做假事、存假心的贾化,后来官越做越大,实现了屌丝的逆袭,只是这个逆袭颇具讽刺的意味。
5、《好了歌》的本质:打开心结,“好即是了,了即是好”
甄士隐听到跛足道人念了以下的《好了歌》后,觉悟了、于是跟着他走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为什么这首《好了歌》对甄士隐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
因为这首词的核心就只有“好”和“了”这两个字,而甄士隐也只把这两个字听在心里。在跛足道人的点拨下,甄士隐明白了“好即是了,了即是好”,这打开了他的心结。
甄士隐原本每日观花种竹、酌酒吟诗为乐,膝下又有生得粉妆玉琢的女儿,这让他过着如同神仙般的好生活。但自从女儿不见了之后,他的噩运开始了,家里被烧、投靠老丈人钱财被骗、还要遭受各种白眼。甄士隐整个人的感觉都变得不好了、于是郁结成病。
《好了歌》让他了悟到:“‘好’,终归会化为‘了’;而‘了’,也终归会化为‘好’。”于是,他打开了心结,放下了“我执”,不再活在失去女儿的阴影下、不再活在老丈人的白眼下。
正如《朱子语类》卷八写道:“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有宿慧的甄士隐深谙“一了一切了,一好一切好”的道理,所以他的人生从此变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