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有两个妈,一个是亲妈,一个是出国后遇到的有缘人。
跟亲妈真正相处的时间只有小学六年,中学念的寄宿学校,后来出国,再后来回国,没有住在一起,更加不熟,只知道在相距不远的另一座城市里住着一个跟我有血缘关系的女人。
我跟这个女人的相处仅限于网上,逢年过节,或者她的生日,我记得的话会给她发一个红包和一句简短的祝福话,然后......没有然后了。
真正见面时,彼此打一声招呼,过后是漫长的沉默,谁也不主动去打破,仿佛这种沉默才是最自然的相处方式。
高二我开始计划人生的第一场离家出走,为此我不得不去讨好讨厌的数理化。
高三那年,以一场硝烟弥漫的人生大考来结束三年的牢笼之苦,同学们纷纷用毕业旅行来庆祝恢复自由之身。
我很早就跟几名死党约好,高考完后就去秘鲁看尸体博物馆,合适的话,顺便在那里念书,所以在老爸问起时,就跟他说了,我以为他们会不同意的,至少会反对我一个人漂洋过海一去十万八千里,却没料到老爸一口就答应了。
在机场告别所有亲人的时候,我心中突然升起一个念头,也许我不会再回来了。
在秘鲁玩了两个星期,一位同学因为高原反应严重,先一步回国了,我跟其他三位同学又呆了几天,去学校报到。
小姑姑在利马开饭馆,我跟同学在她的帮助下,搞定一切入学手续,又去找了份兼职。
我就是在兼职的那家华人超市认识Diogersa(迪欧格尔萨)妈妈的,她是那家超市的常客,也是老板的好友。
她是印欧混血,祖上具体是哪个人种,她也说不清楚,她跟大多数南美人一样热情,经常给我们送一些自己制作的小点心和小饰品。
因为住不惯学校的宿舍,一年后我和同学搬进了迪欧妈妈家,她家里大,空房多,好几个留学生寄宿在她家。
她白天在银行工作,晚上下班回来给我们做一顿丰盛的当地晚餐,我仅会的那两道西餐菜式也是跟她打下手时学的。
南美人开放,人们的情史堪比一部野史,迪欧妈妈的生父和生母情史丰富,给她留下了很多兄弟姐妹,而且这些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都能相处融洽,这是我们中国人很难做到的。
这也造成了她家每天都人来人往,有时她忙,赶不回来给我们做晚餐,她的那些亲戚会主动接手这个任务,当地人觉得给重视的人做饭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她早年有过一段婚姻,后来离婚了,她无儿无女,把所有寄宿在她家的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南美人似乎对亚洲人又黑又直的头发情有独钟,偏偏她的肤色并不适合黑发,刚好那段时间我的头发长得很长,就成了她把玩和羡慕的对象。某天我把头发染成了啡色,她下班进门后哇哇大叫,拉着我的手痛心疾首地问我为什么要把头发染了,吓得我以为自己染发后变成了怪物。
为了安慰她,我主动承包了每天帮她吹发直发的任务,经常是她坐在桌旁用电脑工作,我站在她背后帮她吹头发,然后梳顺,用直发夹拉直,她的发丝像小孩子的一样纤细柔软,我不敢随便打理。
某天帮她直发时,一同学打趣地说,“你们这个画面真的很像亲母女。”
迪欧妈妈立刻把我拉到身旁搂住笑道,“我们本来就是母女啊!”并用手肘戳了我一下,眨巴着眼问,“你说呢?”
我愣了一下,只因这种行为很亲昵,虽然已经习惯了当地人的相处方式,但我还是本能地有点不适应,好在这种感觉一下就过去了,待反应过来,立刻回搂住她对同学挑衅地一笑,“她是我第二个妈。”
迪欧妈妈明显很喜欢这个回答,盛满笑意的眼中好像有星星在闪。
她家后院种有很多香料树,如做披萨和腌肉用的Oregano(牛至草),她做披萨时会叫我去摘几片叶子,我常常风卷残云般把整棵小树摘个半光,屡教不改后,她终于对我放弃治疗,自己亲自上阵。
她记住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日,招呼亲朋戚友来准备生日礼物,布置生日会场,亲自制作精美的生日蛋糕,在此之前我从来不知道原来年轻人的生日也可以这样隆重,以为那只是有钱人家的节目。
在她家吵吵闹闹度过一段快乐时光,两年后,我去了东部一个小城,跟一个女孩合租了一幢别墅,我们两个都不太会做菜,我在迪欧妈妈家学的厨艺就派上了用场。
直到有一天,老爸在微信里问我什么时候回国,他说他老了,再过几年也要退休了。我以为他们永远都不会问这个问题的,我不在他们身边的这段日子,就跟他们从前不在我身边的那段日子一样,都已经习惯了没有彼此的生活,我贸然的回归,只怕会给彼此的人生添乱。
我一个人在外时,基本上不会想家,以前爷爷奶奶在的地方就是家,爷爷奶奶不在后,学校宿舍成了家,再后来有同学朋友的地方是家,而离开迪欧妈妈家后,我一直都没有家。
离家的这些年,我想明白了很多事,血缘关系只能确定两个人是不是亲人,而两个人能不能相处融洽得看缘份。
他们大概是去发动了小姑姑,小姑姑找我聊了很久,她劝我,先回家看看,不适应的话再回秘鲁就是了。
此时在工作的那家公司刚好待满一年,可以申请年假,假期半年,我鬼使神差就递了申请表,假期批下来后,公司的前辈都表示很羡慕,“可以回家了啊!真羡慕。”
我那一刻的反应居然是,“不就是回家吗?有什么好羡慕的?”因为我从来都不想家,不知道家对别人的重要性。
我退了房,抱着一堆行李回到利马小姑姑家,在她家住了几天,就去了迪欧妈妈家,这次是来跟她告别的。
我跟她说,我要回亲妈那儿了。
她问,还会回来吗?
我说不知道,我确实不知道,我回不回来完全取决于那一家三口对我的态度。
此后,做菜给她打下手时,她又多了一个话题,“你要好好学一下做菜,以后给你妈妈做。”
我说好好好,但却没有行动。
七月刚好是我生日,迪欧妈妈照例给我开了一个派对,说是生日派对,其实更像告别宴会。
她把所有女性亲友都请来了,给我喝了一口朗姆酒,他们当地的风俗,出远门是必须喝这个的。
那天帮迪欧妈妈吹拉完头发后,跟她去附近的海滩走了走,她望着蓝天幽幽问我,“回到亲妈那里,你还会想起我吗?”
我给了她一个拥抱,说,“会,肯定会。”
我在她手机里下载了微信,教她玩,她拿了一张我和她的合照当头像,我始终没跟她提起自己的家事。
她带了好几个亲友来送我去机场,入闸那刻她泪流满脸,我也不好受,亲身经历过很多场离别,没有为任何人流过泪,也没有人为我流过泪,她是第一个。
我有什么理由不去记住她,不去想念她?
而我当时除了给她一个离别的拥抱,和帮她擦一下眼泪,我什么也做不到,连常人会说的那句“什么时候来中国玩,记得上我家”的邀请都说不出来。
转身的时候,我的眼睛也红了。
有时候一个决绝的转身就是一辈子,一声轻轻的再见可能就是再也难相见了。
从白云机场出来的那一刻,我们一家四口难得同框了,他们夫妇例行问了我几个问题后就没再开口。
亲妈烧了一桌子菜,这么多年了,她的厨艺如我跟她之间的关系一样,没有任何进步,老爸小心翼翼地找话题,企图打破筷子碰饭碗的清冷局面,然而事实证明这个东北大汉并不是当外交官的料。
偶尔会收到迪欧妈妈发来的家人语音问候和生活照,后来慢慢就没了联系,估计她用不惯微信。
秘鲁出现疫情的时候,我给迪欧妈妈发了一条信息,她好几天后才回复我,说他们那里很安全。
在乡下避难的那段日子,跟亲妈的关系拉近了一点,而随着亲姐的回来,我们母女的关系再次回到解冻前,我也从家里搬了出去。
转眼就到了母亲节,看着满屏的康乃馨,说不出的讽刺。
有两个妈的孩子依然活得像个野孩子。
其实我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新肺期间,刚好我的假期也结束了,想走也走不了,干脆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给公司发了一封辞职信。
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可能做错了。
当不当得成亲人也是讲求缘份的,我已经不强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