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孩子在等待录取结果时,做了B计划:先去某重点学校开始复读,一旦无法被心仪学校录取,再战一年。
复读班里,有一位高考成绩670多分的同学,他的目标——北大,考不上誓不罢休。没人逼他,他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有着“甲木”的追求。
而分数不相上下的复读生不止他一人。
朋友的妻子在聚会时分享着这些故事,给在场的妈妈们施压不少,其中一位妈妈更是焦急万分:“看看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优秀了,我家的该咋办?”
原来,这位有着“甲木”追求的妈妈家大宝是个姑娘,今年该上高三。作为妈妈,她很看重孩子的成绩,从初中开始便一直逼着孩子努力考取重点高中。
只是,女儿并不喜欢学习,老公便根据孩子的成绩选取了一所相应的普通高中。
即使她找亲朋好友说服老公,他都坚决不托人让女儿去重点。
高中之后,女儿虽然性格开朗,但成绩平平。她很不满,为此和老公一直摩擦不断。
老公说:“差不多就行了,孩子不擅长文化课学习,在能力范围之内认真读书,并找到自己的爱好,将来有一技之长就挺好的。”
这位妈妈无奈的叙述着,并一再强调:“我已经明确告诉他,大宝我做不了主,二宝的学习我要说了算。”
正说着,四岁左右的儿子追赶着其他小朋友跑到她身边,她一把抓住儿子:“在公共场合别乱跑,好好走路,听到了吗?”
儿子看着其他小朋友,本能的点点头。
可是她一松手,小男孩儿就飞一般跑开了。
不一会儿,又“飞”回我们的视线之内。妈妈便谎称桌子上有东西让孩子看,儿子过来后,她又一把抓住:“不是说了不能乱跑吗?好好走路,不然别跟其他小朋友玩儿了。”
儿子看看她,认真点点头:“嗯,我不跑了,好好走路。”
只是,她一松手,儿子又飞跑起来,因为不跑起来便无法融入其他孩子。
这个四岁的小男孩儿走路都使劲甩动胳膊,潇洒的像一阵风,我猜他有“壬水”。
壬水的孩子喜欢无拘无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们做个“像风一样”自由的人。
壬水的孩子对大道理都是充耳不闻,强行约束只会造就任性的反抗。
“堵不如疏”,家长要学会给壬水孩子更大的自由范围。
他们做对时多给予关注、肯定、夸赞,树立正确观念;做错时引导孩子自己明白边界范围即可。
“壬水”的孩子,天性豁达,面对失败也会乐观。
壬水的人生信条就是“无所谓,还可以再来”。一旦家长过度约束孩子这种天性,过多灌输了悲观和压力,反而容易形成抑郁的性格。
而什么都要追求更高更好则是“甲木”的特性。
甲木的人生信条就是“头顶没有天花板,成为最好的自己是一生的追求”。只要对他们向上的力量给予认可,磕磕绊绊也不会停歇脚步。
比照“甲木”的特征要求“壬水”,只会适得其反。
“追求成长”和“向往自由”都是一种天性,一种力量。
优秀源于力量,更在于正确使用力量。教育不是强力干涉和操控孩子的成长,而是解读孩子的“天赋”力量所在,加以引导,锻炼他们驾驭这种力量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