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爱弥尔》2-卢梭

读《爱弥尔》2-卢梭

作者: 岁聿其莫 | 来源:发表于2023-05-31 18:54 被阅读0次

12-15岁,在这个成长的年纪,任何有营养的食物都能让他胃口大开;他不需要床,累的时候席地而睡;他发现,到处都有他需要的东西;他的全部欲望就是他的双手所能触及的东西,这样的状况也只有这样的人生的这个阶段才能如此。


三四月份孕吐的厉害,重新看书已经到了五月中旬,即将迎来自己的第二个孩子之际,看一看育儿书《爱弥尔》,这是法国卢梭的大作之一。

在这本书里卢梭假装自己领养了一个叫爱弥尔的孩子,探讨了从幼年到结婚的养育,读完的感觉受益良多,他是遵从自然规律去养娃的。这样的养育方式看似简单,但真正践行起来很难。

幼年时期2到12岁的摘抄不小心删掉了,那就从12岁写感想吧。12岁的青春萌芽期,介于多欲望的青春期与儿童期之间,多么真切感受的时期啊。

这样短暂的时光在人生中只有这一次,这唯一的时光也是最美的时光,而一旦想到利用好这段时光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你就越发觉得它短暂了。这段时光是工作、教育和学习的时光,这是由大自然的指示决定的,而非我随意的选择。

起初,孩子们只是身体比较好动,而渐渐地,这种身体的好动会把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出来,而成人要做的就是引导这种好奇心,把它变成这个年龄段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从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去探索。


常听过来人说初中最重要,很多学生会在这一时期一跃成为黑马也有一些孩子本来学习挺好,但却一落千丈。也许就是这一时期的引导有关。

越是得不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越强。你只需要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他所获得的一切知识不是由你口头传授的,而是由他自己探索得来的。要让他自己去探索发现,而不是你一点一滴地去教。


自己探索悟到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记忆深刻的东西。

在学习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生的理性,而不是你的权威,一旦你的权威压过了他的理性,他将失去自己的见解。

由此看来,你要在适当的时候带他去看一些东西。在独自观察的过程中,如果你发现他萌生了好奇心,这时候你可以先向他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自己带着问题继续观察,自己去寻找答案。

和他一起看完日出之后,你可以引导他去注意日出的地方的山脉以及附近的景物,并且让他说说都看到了什么,然后让他回忆头一天日落时看到的景象。

然后,你继续问他:“你看,昨天太阳在那个地方落下去,今天却从这个地方升起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你的话点到为止,无须多言,即便他再向你提问,你也无须回答,甚至可以把话题岔开。你要把问题留给他自己去思考和探究,别担心,他肯定会去追究的,这就是人的好奇心。


以提问题的方式去教学,这在半大不大的孩子的教育中更能激发他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为了让孩子对真理完全信服,就要让他通过自身的感受来获得这个真理,而获得真理的过程不能太快,应该给他充足的时间去体验和领悟,把来龙去脉弄清楚。

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犯错,他就永远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更学不会用正确的方法去学习。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最重要的不是他学习了哪些知识,而是他学会了如何去获取知识。


想起来王阳明也说过学一百还是两百字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学习的乐趣和兴趣。这儿说的学习的方法比学习的内容重要的多。感觉还是王阳明更高明,学多少知识注重的是短期效果,重视方法是中期效果,而保持学习的乐趣才是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持续一生的话那么时间会放大指数级增长。

你无比虔诚地仰赖着现有的社会秩序,可你却不知道它迟早会有被推翻的一天,而且对于将会影响你的孩子的命运的革命,你根本就没有预测和阻止它发生的能力。


是啊,这个社会的变革一直存在着,有时候成年人的经验不是对孩子有利的,反而是一种束缚。就如同我们这一代生于和平发展的大时代,从小有一些贫穷也没有饿到过,三十多年里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自然就会认为以后也会这样发展下去。

但是纵观历史,这样的和平富强的时代并不多见,这样环境下长大的我对孩子的教育一定是基于自己经验去教导,教她要大方要共享,但谁说受过饥饿生活的奶奶姥姥们那种过分节俭生活的教育是错的呢。

如果再过30年变成了战乱,在物质匮乏,朝不保夕的情况下这样教育出来的她能自保吗?

没有人能够预料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凡是人类制造出来的东西,必将毁于人类之手。只有出自自然之手的东西才能永存,而自然从来就不生产什么国王、贵族和富翁。


社会的身份阶层都是人创作出来的,总有一天会摧毁重来,这是自然规律。

那个大官,只从当年所受的教育中学会了如何去享受奢华的生活,可万一将来沦落街头了他该怎样活下去呢?


是的,要能享受最好的也要有承受最差的能力。

相关文章

  • 爱弥尔(卢梭)

    卢梭,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启蒙运动的典型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思想的集大成者,在法国乃至世界都负...

  • 读 卢梭《爱弥儿》

    卢梭在书中论述儿童教育的问题,将儿童教育分为四个阶段:(1)0-2岁,婴儿期。家庭保护期,教育应以身体养护为...

  • 学习精进,与生活对话---《对话生活》中期总结

    [if !supportLists]1.[endif]这段时间大家在读那本书?什么感受? 卢梭的《爱弥尔》,《用生...

  • 卢梭《爱弥尔》经典语录

    1 好的社会制度能使人改变自己的天性。 2 他们看上去乐善好施,本质上其实都是为了他们自己。 3 美好...

  • 理论与现实

    你们看过卢梭的《爱弥尔》吗? 卢梭说人的教育的来源有三种。 即“自然天性”“事物”和“人为”, 只有三种教育良好的...

  • 卢梭《爱弥儿》

    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几点,第一点,是他强调,不要过分的溺爱和保护儿童文中有句原话是说“在痛苦来临之前先将孩...

  • 2018.08.22乐事

    1、坐公交,读卢梭《爱弥儿》,卢梭论挫折教育,论幸福童年,论欲望与幸福的关系,表述太精彩了,不愧是哲学家! 2、全...

  • 读卢梭的《爱弥儿》摘记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

  • 卢梭

    卢梭(1712-1778年),法国启蒙思想家,著有《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

  • 读<<爱弥尔>>有感

    卢梭的《爱弥儿》写于1757年,是一部关于教育学说的名著。此书主要叙述了虚构的贵族子弟爱弥儿从出生到成年各个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爱弥尔》2-卢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bg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