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人的世界中,时间是永久不会褪色的哲学话题。一首《时间都去哪了》让多少人陷入了沉思。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哲学沉思实在是太早,他们的生命如此烂漫多彩,他们甚至都不曾关注过深奥的概念——时间,到底是什么?当然孩子们的大脑并不是一片空白,在日常生活中的年月日,四季之轮回,生日祝贺,早上七点起床,晚上九点睡觉……孩子们或知或不知的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时间的存在,当然这都是一些碎片化的,静态的,缺乏灵活性的时间观念。在后续的不断学习中,三年级时,当他们开始和老师一起思考“年”“月”“日”这几个符号怎样慢慢演变成刻画时间的“尺子”的,这时候的时间观念才最终为孩子们所理解,而至于关于时间的哲学深思,那就交给岁月吧!我这个当老师的也还在不断地探索中。
一年级的小朋友,最初的时间观念还远不能达到运算时间的水平,他们仅仅是一种对时间的直觉感知。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可以聚焦时间观念的机会,体会时间的流逝现象,并尝试用匀质等距分割的方法刻画和描述时间,让儿童第一次感受到时间是可以用某种方式进行描述和表达的,并未之后的学习埋下一颗活泼泼的种子。帮助我们认识时间的工具就是人类的伟大发明——钟表。我们是通过学习钟表来认识时间,而不是为了认识钟表而认识钟表,在之后的课程介绍中,你会深刻的感受到这一点。我们会带着孩子一起去亲自动手穿越整个过程,是的,亲自动手——制作钟表,动手拨动时针和分针,体会时针和分针的运动,真的很期待这段时间会怎样在儿童的指尖流过,这会是值得纪念的岁月之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