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人的一生里,每个人都要经历很多种角色,如何成功扮演自己的角色,完美的呈现角色实现,是道难题。今天,我们便来聊一聊角色这个话题。
从人际关系学的角度来看"角色"一词最早来源于戏剧,指的是剧本中的人物或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根据剧本所扮演的某一人物的行为。后来演变为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角色定义:指某一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一定社会地位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符合规范的行为模式。简而言之,角色是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有关的。
身处在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背负着很多种角色,而要让这些角色最终都完成角色实现,并且不产生角色冲突,首先要做的就是你要认清自己当下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自己的定位在哪里,最后才是尽全力的自我实现。
很多人最初扮演的都是家人的角色,比如父母的儿子或女儿,然后是学生角色,接着是员工角色,成家之后,扮演着爱人角色,最后你也会成为爸爸妈妈的角色……等等,这一系列的角色,代表着每一个人成长的阶段与所担任角色的变化,每一次角色的改变,都是我们向成熟迈进的一步。一开始可能会有些不太适应,导致角色扮演很失败,但长时间的钻研与探索之后,还是没有步入正轨,那是不是就得问问自己:"当下的你,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是你应该做的,什么是你不能做的?"。
角色错位是导致角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是认知不够,而是认知出现偏差,导致角色发生了位置转移。在这个角色范围内,出现了不可控的角色因素。
何谓角色认知?就是你在这个角色中自己对自我的一种看法,以及周围人对你的一种感受。认清自己,一向是最难的。我们最擅长扮演的角色就是旁观者清,而当你真正身处其中,却不知该怎么做,才能做到最好。所以定位在这里就显得很重要了。既要合乎情理,又要圆满实现。给自己最初的定位,一定要贴近实际,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特质,打造属于自己的角色定位,以便角色实现。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扮演最多的就是他人的角色,这也是最难辨别的一个角色。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因为别人的言语与行为,导致自己角色错位,进入到别人的角色,完全忘记自己对于他人而言,只是一个毫不相关的他人角色。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如何更好的展现自己,是主角本身所要考虑的,相对于他人这个配角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协助主角完成他的角色实现。过多干预别人的角色,就会发生角色错位。在别人的人生里指手画脚,而对于自己的人生漠不关心,想要实现自我的角色实现,一开始就错了。
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份子,每个人都要与社会中的他人进行人际交往。如何把控自己的角色,来更好的呈现给大众,是自己所要考虑的。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认知与定位,这样社会才能更好发展,人际交往才能更和谐。
——南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