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关于一对异乡漂泊的年轻人。十年前,见清和小晓偶然地相识在归乡过年的火车上。两人怀揣着共同的梦想,一起在北京打拼,并开始了一段相聚相离的情感之路。十年后,见清和小晓在飞机上再次偶然重逢。
还没看电影之前就看到知乎上的各种批判,三观不正,破坏人家家庭,所以就想去看看到底拍了什么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应。看完之后发现其实还好,对于一些知乎上的高赞回答,我不敢苟同,我觉得反应有点过激了。
观点一:别披着文艺的外衣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了,出轨就是一票否决,和家暴一样一样的。
出轨一票否决可以,同意,但是电影里他们出轨了吗?其中最被认为有可能是出轨的一段,在车上说到伤心处,抱了一下,然后见清拉着小晓向房间跑去,恰巧在大厅里面碰到见清现在的同事了,于是尴尬的放手了。这个地方见仁见智,但是你不能直接判断为他们去房间就是出轨去了。假如真有出轨的心,也不会因为仅仅碰到个同事就放弃。我认为碰到同事然后放手,电影想表达的是假如他们想重修旧好,就不得不打破现在的生活,告诫人们不要迈出这一步。
观点二:这种毁三观卖情怀浪费钱的恶心人的电影能不能不要拍了,好么?电影最后我们也没去看,因为都吵架了,还看个毛线。
这样的回答居然赞同破万,也是有点气愤,只能说呵呵了。不管电影如何,观点如何,在看过几篇影评之后就这样诋毁别人作品,只能说没有素质。另外还说这样的电影影响与现任的感情,假如仅仅因为一部还没有看过的电影就会吵架,还把锅甩给电影,那么到底是电影有问题还是你们的感情有问题。
你认为电影三观不正也好,卖情怀也罢,这也是各抒己见,但是这种连电影都没看就指责评判,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恶意攻击,强刷存在感,实在是令人不耻。
观点三:刘若英有觉得林见清和方晓小在酒店同一间房叙旧是错的吗?没有,电影里在表达上很明显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认可,这不是三观不正是什么?
电影处理不好的地方就是再次相遇的地点选的不太合适,彼此共处一室,共处一车,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假如所有的对话都是在候机场完成的可能会好一点。但是比起地点,他们之间的对话更清楚的表达了电影的观点。
小晓:I miss you. 我错过了你。
见清:我现在连为你做点什么的资格都没有。
这正是他们接受了这段感情无可挽回,更加立足于现在的生活才说出的话。从头到尾他们没有一个人说过,我想和你重新开始。
见清:如果当时你没有跟我分手
小晓:那我们之后也会分手
见清:如果当时我足够有钱,我们住进一个有大沙发的大房子
小晓:你可能已经找了不下10个小三了
见清:如果当时我们不管不顾,我们就是结婚了呢
小晓:我们离婚好多年了
见清:如果你可以随我坚持到最后呢
小晓:那也许你就不会成功。
即使当初没有分开,可是还会有其他的问题出现,生活并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美满。电影更多的是想表达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无奈,有遗憾但是无力改变,应该努力与过去和解,眼光向前看,珍惜眼前人。
十年后机场相遇这一段大概也就十几分钟,更多的篇幅是去描述之前一年一年的感情变化。如果电影用三分之二的时间来描述见清与小晓十年后再见面藕断丝连,在现任与前任的选择之间犹豫不决,这样可以说是三观不正。
其中描写北漂的经历,出租屋的生活还是非常写实的。大概是电影情节需要,在小晓离开后,见清开发的游戏立马获得成功,让人刚刚对电影刻画的真实感立马消失了。现实中更多的是一部分人坚持不下来就选择了离开,坚持下来的可能奋斗了十几年,只不过从原先的地下室换成租稍微大一点的房子,买房子还是遥不可及。飞黄腾达,衣锦还乡,终究只是个梦,能过好生活就不错了。
他们当时为什么要分手,电影并没有明确的交代。我的理解是两个异乡人在北京奋斗,在一起固然能够互相取暖,互相鼓励。可是他们却也因此背负了更大的压力,因为不仅有对于自己的责任,还有对于对方的责任。确定男女朋友关系之后,见清放弃创业去游戏公司当客服,小晓也选择看起来收入更多的售楼。表面上比当初的日子有了一个小的提升,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可是这种稳定也慢慢让他们对于未来丧失了希望。原先还有一个梦可以幻想着,可是现在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在经过妥协与努力之后,生活仍然没有丝毫改观。这种无形的压力最终让见清爆发了,生活中越来越颓废,而小晓也在此刻选择了离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