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筱青读诗经(26)邶风柏舟

筱青读诗经(26)邶风柏舟

作者: 筱筱青青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19:10 被阅读1631次

原文

汎(fàn)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rú)。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sù),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dì),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yùn)于群小。觏(gòu)闵(mǐn)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pì)有摽(biào)。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huàn)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

汎:浮行,漂流,随水冲走。

流:中流,水中间。

耿耿:鲁诗作“炯炯”,指眼睛明亮;一说形容心中不安。

隐忧:深忧。隐:痛

微:非,不是。

鉴:铜镜。

茹:猜想。

据:依靠。

薄言:语助词。愬:同“诉”,告诉。

棣棣:雍容娴雅貌;一说丰富盛多的样子。

选:假借为“柬”。挑选,选择。

悄悄:忧貌。

愠:恼怒,怨恨。

觏:同“遘”,遭逢。闵:痛,指患难。

寤:交互。辟:通“擗”,捶胸。摽:捶,打。

居、诸:语助词。

迭:更动。微:指隐微无光。

澣:洗涤。

筱青解经:

此诗的作者和背景,历来争论不休,迄今尚无定论。

简略言之,主要是两派:一为是男子不遇于君说,一为女子不得于夫说。

《毛诗序》说:“《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

郑玄笺:不遇者,君不受己之志也。君近小人,则贤者见侵害。

也就是说这首诗是写君子怀才不遇、受小人欺侮的内心痛苦。

及至南宋,朱熹大反《诗序》,作《诗集传》,力主《柏舟》为妇人之诗。

《诗集传》曰:“妇人不得于其夫,故以柏舟自比,言:以柏为舟,坚致牢实,而不以乘载,无所依薄,但泛然于水中而已。故,其隐忧之深如此,非为无酒可以遨游而解之也。《列女传》以此为妇人之诗,今考其辞气,卑顺柔弱,且居变风之首,而与下篇相类,岂亦庄姜之诗欤?”

其实筱青觉得没有必要非要派定作者身份,就像《离骚》作者屈原是个大男人吧,却一直以美人自喻。况且《邶风》本身就是邶地民歌。

若非要赋予它意义,不如说是写一个怨妇,比喻一个怀才不遇的君子。

朱熹《诗集传》筱青一直不喜,但这篇评价倒觉得中肯,他说“今考其辞气,卑顺柔弱”。也就是说,朱熹以为从其词气的卑顺柔弱看,应为妇人之诗!

从此诗的内容看,更似是一首女子自伤遭遇不偶,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怨诗。其抒情口气,有幽怨之音,无激亢之语。

且诗中有“亦有兄弟,不可以据”之语,若为男子,便有些可笑了。这是典型的妇人在婆家受了委屈,到娘家找兄弟出气。

全诗共五章三十句。

首章以“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

用柏木做的舟坚牢结实,但却漂荡于水中,无所依傍。这里用以比喻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耿耿”:有心事的样子,现在成语“耿耿于怀”即来源于此诗。

女主昨夜一夜未睡,辗转难眠,只因有心事萦绕在心头。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饮酒邀游本可替人解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然而此“隐忧”非饮酒所能解,亦非遨游所能避,足见忧痛至深。

我仿佛看到,徐徐前行着的小舟上坐着一位愁眉紧锁的女子,她神思恍惚,一边饮酒,一边任凭小舟顺水漂流,正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她的心事太多,不是携美酒泛舟湖上漂游能解,“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次章紧承上一章。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茹”乃容纳之意。

这句话是说:镜子是没有思想的,可以不分美丑善恶将一切东西的影象都照进去,我的心却不能像镜子那样不分美丑善恶都加以容纳。

也许女主遭遇了很多,但是她是一个是非分明的人,不能不分美丑一再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于是想到寻找倾诉的对象,她和现在社会受气的小媳妇一样,首先她想到的便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谁料结果却是“不可以据”。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勉强前往,又“逢彼之怒”,旧愁未吐,又添新愁。自己的手足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既不能含茹,又不能倾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三章表明心迹之词。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这两句比喻实在精彩。

《孔雀东南飞》“盘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明显化用了《柏舟》中的这两句。在古代文学研究中这叫典故。

后人许多诗句都是来源于诗经,因此诗经是诗词的起源,诗经的美是无穷无尽的美。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此句明确表示了女主的态度,我虽不容于人,但人不可夺我之志,我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决不屈服退让,其意之坚值得敬佩。

女主那“愁似湘江日月潮”又是从何而来呢?第三章章作了回答。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原来是受制于群小,又无力对付他们。“觏闵既多,受侮不少”是一个对句,倾诉了主人公的遭遇,真是满腹辛酸泪,更与何人说。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只能在夜里,一个人静静地思量这一切,抚心拍胸连声叹息,自悲身世。

生活中就有这样一些小人,心胸狭窄,好与人为难。况且在古时,男人三妻四妾,女子之间自然勾心斗角,争斗不断。电视连续剧《芈月传》很好地诠释了女人之间的诡诈和阴谋。

女主受奸小所害,见弃于丈夫怎能不心生忧戚?

诗中的女主就像一根软弱无力的芦苇,但却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她没有力量摆脱命运的不公,没有办法避开他人的陷阱,却还是忍不住把它表达出来。

末章作结,前两句“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于无可奈何之际,把目标转向日月。

日月,是上天的使者,光明的源泉。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司马迁),女主怨日月的微晦不明,其实是因为女主内心的忧伤太深,以至于日月失辉。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可怜的女儿啊,她内心是那么渴望自由平等,渴望纯真美好的爱情,但是但她却空有奋飞之心,无奋飞之力,只作叹息作罢。“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出语如泣如诉,一个幽怨悲愤的女子形象便宛然眼前了。

全诗紧扣一个“忧”字,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泻,无以解,环环相扣。五章一气呵成,娓娓而下,语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浓烈而深挚。

读完《邶风柏舟》不禁悲从中来。

那个诗经中的女子仿佛划着柏木小舟缓缓向我漂来,空中是有月的,只是不那么明亮,我却能看到她和小船在水中的倒影。她递了一个粗瓷的酒碗给我,我接了,她便为我斟满一碗浑浊的米酒,飘着淡淡的清香,我喝了,她于是把那些个不眠之夜里深藏的心事吐露给我,我也想把这人世间的纷纷扰扰融到飘飘荡荡的江流的乱影里。

筱青读诗经(26)邶风柏舟

相关文章

  • 《诗经》中的思念与不舍……

    一起读《诗经》――风*邶风*柏舟*绿衣*燕燕 《诗经》第26首――《柏舟》,我喜欢这样的句子: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 筱青读诗经(26)邶风柏舟

    原文 汎(fàn)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rú)。亦有兄弟...

  • 《洗澡》前后的众生相

    一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诗经·国风·邶风·谷风》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沧...

  • 不若乘桴浮于海

    读《诗经》《邶风.柏舟》 今晚读这首诗,适逢荒凉的心境。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双眼还噙着泪花。 “泛彼柏舟,亦泛...

  • 《诗经》学习第26篇《邶风 柏舟》(全)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26篇《邶bèi风 柏舟》 【原文阅读】 汎fàn彼柏bǎi舟,亦汎其...

  • 人生悲愤时候,擦干泪继续走|走近诗经11:《邶风·柏舟》

    人生悲愤时候,擦干泪继续走|走近诗经11:《邶风·柏舟》 《国风·邶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十九篇,为邶地...

  • 诗经·邶风·柏舟

    柏舟先秦:佚名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 诗经·邶风·柏舟

    《柏舟》中所描写的是一个因受家中众妾排挤而内心煎熬备感愤慨的家庭主妇。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

  • 与《诗》同行(二十九)

    不读诗 无以言 【诗经】——邶风篇——日月 弃妇的幽怨是《诗经》里说不完的话题,《柏舟》里的女子以柏舟为喻,诉说自...

  • 父兮母兮|鄘风·柏舟05

    《柏舟》诗有两首,一在《邶风》,一在《鄘风》。两诗的起兴相似,《邶风·柏舟》曰:“泛彼柏舟,亦泛其流。”《鄘风·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筱青读诗经(26)邶风柏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hu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