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报刊上看到这样的一篇小文:父亲总是在儿子犯了错误之后才作出指正。孩子不解地问他的父亲:“爸爸,您能在我每次做错事后及时指出来,为什么不在我做事之前就提醒我呢?”
父亲说:“孩子,我在等你犯错啊。”
啊,多值得品味的“等你犯错”!它蕴含着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体现了父亲的教育智慧和艺术。在这个聪明的父亲眼里,孩子的一个个错误,不但不是什么坏事,还是一次次教育的契机。
想起我们当教师的,曾是多么的害怕学生的错误――先是千方百计地“防患于未然”,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而一旦成为事实,就是“泼天大祸”,非要严肃追究、处理不可,严厉批评处分,贴标签,认为不这样做就不能改正错误,就不能成为好学生。
事实上,学生犯错,就真的这么严重了吗?张文质先生说过:“你为什么希望孩子不犯错误呢?”人无完人,谁能保证不犯错?何况是成长当中的青少年学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从未犯错,是因为他不曾尝试新鲜事物。
所以,我们也应与这位父亲一样,去“等学生犯错”!
等学生犯错,需要教师的爱心和耐心。教师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充满爱心,就能以长远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成长,就能对学生的成长负责,就应该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磨练、更多的感悟,而不是目前的“听话”“不出麻烦”与“平安无事”。我初中的数学教师经常出一些有“陷阱”的练习题让我们“中招”,等我们吃了苦头之后他才笑眯眯地一一指出大家错误。一次课后聊天,他说:“是我故意让你们错的。”我们大呼“老师您太狠毒了!”他说:“我让你现在出错,就是为了你们以后不会再错!”现在回想起,还暗暗佩服老师的良苦用心。正如这位父亲说的那样:“我希望在你年少时,多犯几个错误,我们共同来面对它,纠正它,克服它,这样,当你长大成人,独立面对社会时,就会少犯几个错误,少跌几个跟头。”没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能做到这样吗?
等学生犯错,要有教育的睿智和艺术。对儿童心理、教育规律的熟悉与洞察,就会懂得犯错是与成长连在一起的,成长就是不断犯错和改正的过程。孩子需要用自己的教训与体验去获取成长的体验。这是成长的代价,是丰富自己人生的一种方式。每一次的犯错,都是一次教育的好机会,这种亲身经历得来的经验教训会比单纯的教师说教深刻得多、有效得多――“让孩子承受自然结果的惩罚,是最好的惩罚。”这样,能以欣赏的目光面对学生的出错,就能在学生的犯错时,做到成竹在胸,气定神闲。
等学生犯错,还需对学生宽容与信任。有仁慈与宽容之心,才能“容忍”学生的出错,才能给他一个缓冲的空间,让他自我反思,给他一个自我改正的机会,因为“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对学生的信任,相信学生能从错误中成长,就是对学生的最好鼓励和鞭策。相反,教师的指责呵斥,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某些班级的整体气氛低沉,学生做事小心翼翼,甚至整天提心吊胆,就与老师对待学生犯错的态度有关,长期下去,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在孩子们成长起点上,更需要我们宽容信任,耐心期待他们犯错后的觉醒,耐心地等待他们的缓慢成长
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仅能容忍,还要会品味,因为学习是一个改正错误的过程。让我们带着爱,带着宽容和期待,用“等学生犯错”的心态对待犯错的学生,帮助他们把每个错误都转变成人生的经验和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