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了,她每天显得特别忙碌,忙着给孩子找绘本故事,忙着陪读,忙着一遍遍教孩子认字……因为她的儿子在学校明显感觉到读书认字的压力,这无名的压力来自孩子自己发现,班里其他同学在读书时,都很流畅,读得很大声,很自信,而他自己,有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读起来不连贯,不通顺,有时会跟不上同学们的读书节奏。所以,他向同事哭诉:“妈妈,我怎么才能多认字啊?是不是我是班里最笨的孩子?”同事脸上哭笑不得,内心无比心疼,她深知是因为自己对孩子的习惯养成出了岔子,没有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在对的时间做应该做的事儿,错过了孩子最佳的认字期和培养习惯的机会。但其实能认识到这一点还不算晚,毕竟孩子还小,好习惯的养成正是时候。
在她忙到手忙脚乱的时候,找我咨询,让我帮他找原因。我试着帮她回忆,孩子小时候,是不是曾经在某个瞬间或者在她自己的引导下,孩子曾经一度对于绘本故事感兴趣(有的孩子,小时候因为喜欢一本书,尽管大人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孩子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家长一直连续很多天给他读同一本书)。她回忆说确实有一段时间孩子会缠着自己读《狼和小羊》的绘本,但是自己觉得孩子太黏人,那本书不过七八页,孩子自己都能讲下来了,还总是找理由烦自己,所以还严厉批评过孩子。听我说明孩子烦她的原因,她才恍然大悟,很懊恼。她回忆说,因为儿子比较淘气,所以只要他不麻烦自己,只要自己能安静一会儿,也就随儿子玩儿和看电视了。现在自己的儿子不仅不太喜欢书本,而且对于动画片越看越上瘾。每天儿子动脑筋最多的就是和她斗智斗勇多看动画片。
我鼓励她抓住孩子现在“觉醒”的自尊心---孩子在升入一年级,遭遇挫折后主动求助,主动提出多认字,多看书,所以,家长要抓住这个契机,首先和孩子制定一个学习计划:1,帮助孩子挑选适合她年龄段和兴趣的书籍。2,规定每天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3,为了保证阅读量,和孩子讨论周一到周五不看电子产品。4,每天读完绘本故事,和妈妈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因为孩子年龄小,暂时要求不能太教条,所以规则制定要简单,重在坚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长此以往,以孩子自己进步的节奏陪他阅读成长,才能让孩子真正转变读书习惯。家长即使现在替孩子着急也没办法快速获得进步,所以与其陷入焦虑,不如从行动中总结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不仅让孩子与老师的教学内容学习合拍,更要有自己长期的学习计划和打算。同事长舒一口气,下定决心陪着孩子度过幼升小的适应期。说实话,孩子的成长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家长要用心观察孩子成长的敏感期,有些成长错过就无法弥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