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又追了一遍《新三国演义》,网络上看到介绍“赵云墓”,心心念念想去拜谒。于是,前日有了机会,去了大邑静惠山公园。里面春光明媚,空气清新,山坡叠翠,楼台掩映。我们惊叹不已!
这里是纪念三国五虎上将之一赵云的地方,有不少雕塑、碑碣、仿古城墙、城楼,附近还有赵云墓(修缮未开放);还有纪念车耀先烈士的雕塑。令人敬仰有加,浮想连连。
赵云(156-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三国蜀汉名将,曾经救下汉昭烈帝刘备之子刘禅两次。建兴六年(公元228年),随诸葛亮攻汉中,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的精神。后分兵拒曹真,因兵力悬殊,退守汉中。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病逝于成都。因赵云曾在大邑戎兵防羌,故后主敕葬银屏山麓。
遗憾赵云墓现在还没有对外开放,本想去外围远处看看,公园守门人说打了围看不到只好作罢。
上山的路有比较陡的坡道,也有之字山道,道旁都植满松柏。
百度上说,对于被史学界公认的赵云埋骨之所——四川大邑县来说,许多当地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在县城东郊的锦屏山下,还有一座破败的子龙祠墓。
静惠山上建的是子龙祠。不过,遗憾的是,建筑外观虽好,里面却破败不堪。
祠中雕塑只能通过窗櫺的缝隙才能拍到看到。
史料记载,赵云曾在大邑锦屏山御羌多年。因蜀汉有“赐葬大臣于生地或主要活动地”的葬制,所以赵云去世后,后主刘禅“敕葬赵云于成都锦屏山之东(今大邑县锦屏山麓),建立庙堂,四时享祭”。
子龙祠墓毁于明末兵火,后经多次兴废,一直规模不大。《蜀中名胜记》、清《四川通志·寺观》、《邛州志·祠寺》、《大邑县志·祠庙》等均有相关记载。
子龙祠前,有不少前人写的诗词以缅怀赵子龙将军。
望羌台建在静惠山顶,是一处与赵云驻防有关的古迹,为观兵和抵御外族侵袭而建。据《四川通志》(成书于嘉庆四年、公元1800年)与乾隆《大邑县志》(成书于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记载:出子龙洞,可看到一带土城,土城绝处有城墙,是为望羌台。台呈方形,高8米,下有通道,登台望远山,历历在目。
据悉,因为历史遗留原因,子龙墓遗址多年来始终用作学校教学需要。在办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拆除了一些老建筑。
受地震影响现存遗址濒临倒塌。原来的赵云墓,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古柏森森。现在尚存大殿、因山阁等6处遗址。因山阁只剩下主体结构。
目前,赵云祠墓即将重见天日。相关单位已完成了赵云祠墓重建规划设计方案,修旧如旧的赵云墓一期工程有望很快正式对外开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