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识人是否万无一失?

作者: 精进的医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8-30 05:50 被阅读0次

    2023年8月30日  星期三  晴

    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察言观色,识人辨人非常重要,也是保全自己的利器。对人没有丝毫防备心,就容易吃亏,容易受到伤害。

    所以“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我们需要懂得在合适的时机和场合保持克制,不要过于直接和冒进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只有通过慎重的言行和良好的交往方式,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和隐私,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和矛盾。

    而且,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两面人”,人前笑脸迎,人后捅一刀,你把人家当朋友,你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人家非但不会对你推心置腹,一旦牵扯到利益,他就会将你出卖,让你陷入困境。

    因此,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并站稳脚跟,有必要学习一套识人辨人的方法。很多人都盲目相信通过细节可以看出对方的品行,因此以细节来判断人的素质和品行。但是是否细节识人就真的万无一失呢?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韩信的一段小故事:淮阴集市中卖肉的少年羞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壮实,还喜欢带着刀剑,看着很威武,实际上是个胆小鬼。”并当众挑衅说:“韩信你有胆量,就拔剑刺我;不能的话,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韩信仔细地看了看他,就真的趴在地上,从少年的胯下钻了过去。当时在场的人都哄然大笑,认为韩信是胆小怕死、没有勇气的人。

    对于胯下之辱,韩信后来说,我当时并不是怕他,而是没有道理杀他,他还是个不懂事的未成年,如果杀了他,我就犯罪了,也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了。其实韩信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当时社会正处于改朝换代之际,他专心研究兵法,练习武艺,努力提升自己,后来终有出头之日。

    “士可杀,不可辱。”“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很多人对人品的要求是容不得污点的。按照某些迂腐之人的观点,韩信就是苟且偷生、贪生怕死之辈,没有胆量快意恩仇,是个胆小如鼠之辈。但是,就是这样的人却成为一个大将军,在战场上指挥若定,成为一代“战神”,为刘邦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见,有时候细节决定人的道理,也不全然正确。

    东汉时,有一个叫薛勤的人去拜访朋友,他进门看见院内不整洁,便批评朋友的儿子陈蕃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个有着“扫天下”远大志向的少年陈蕃长大后,官至太傅,列天下名士“三君”之一,对汉末士大夫崇尚气节之风影响很大,最后在反宦官斗争中牺牲了。所以不太注重“扫一屋”这样细节的人最终还是成了大器,看来细节并不一定完全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成就。

    在《资治通鉴》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子思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足以统率五百辆战车的军队。”卫侯说:“苟变在收民税的时候,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他这个人是不能用的。”这时候子思说:“对于一根合抱的良木,即使上面有一点腐朽的地方,好的工匠是不会弃之不用的。”因为两个鸡蛋就把保家卫国的将士否定了,也实在不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或者缺点。领导如何用好下属,需要看到下属的优点,不要总是看到缺点,扬长避短,人尽其用。不能因为一点小毛病,就否认整个人,不能发挥下属的长处。领导更要听取不同的意见,在别人附和自己的时候,也要多思考。能够听到不同的意见,并加以改正,会让事情做得更好。

    胯下偷生的人可以打出大好江山,"一屋不扫"的人也可以扫天下,吃过人家两个鸡蛋的人也能带兵打仗,建功立业。人的素质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人无完人,没人能在细节上做到十全十美。如果将识人简化为一个细节,这种方式未必可取。

    所以要多给人才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了解他们的综合素质,这样在识别人才方面也才更加全面一些。我们才能对他们作出合理的评价。千金易得,人才难求。只要能够把合适的人才用在合适的地方,就能够让他发挥足够的作用,成为带领单位前进的火车头。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节识人是否万无一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do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