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敏的女儿自杀了,刚刚大学毕业的花季少女就这么离开了这个世界。
敏悲痛欲绝一直在哭诉:“这个没良心的你走了让我怎么活呀……”清真真意切切,可是怎么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呢?
敏的第一段婚姻只维持了7年,那时候儿子6岁,女儿刚刚3岁,前夫家留下儿子,女儿归敏。
也许是真的伤透了心,也许不想让女儿受委屈,敏一直没有再进入婚姻,独自做着一份财会工作陪伴女儿成长,所有的希望自然寄托在女儿身上。
女儿从小就懂事,学习上从来不让敏操心,高考考上一所外省二本,敏一下子炸毛了:“必须考研提升学历。”女儿大学四年苦哈哈学习,考研成绩上线,但面试没有通过,这让敏大为恼火,总觉得女儿不够努力。
当时敏就要求:“赶快找一份工作白天工作,晚上复习继续考公。”
女儿表示自己做不到,敏依然认为女儿不够努力,要不然走出家门一分钱也不会给她。女儿无奈之下向我求救:“阿姨,劝劝我妈,我受不了,她这么逼我,我压力很大。”
可是敏却不以为然:“不逼她一把怎么可能上进?”我把利害关系分享出来,不能逼太紧,会出问题的。
不知后面母女两个发生了什么,就在法考前3天女儿走上了这条路,让人非常惋惜。
其实,刚开始我也犯过同样的错误,总觉得孩子努力就能达到目标,孩子高中之前也比较给力,让我非常欣慰。
孩子考上重点大学后我的设想是:英语过六级,修双学位。
当孩子告诉我:“在这所大学我就是个学渣。”
我还以为她在开玩笑,事实证明我的孩子就是个普通的孩子,从那一刻起我就改变了想法。顺利毕业有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不啃老就好,有能耐出国我不管,否则回来接班(当时允许接班)。
这样佛系的态度让我轻松许多。
也许大部分家长会说:“我们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的。”
家长们就醒醒吧!只能说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好时候,除了个别人靠高考改变了命运,我们大多数人靠的是国家经济上行期,我们吃到了国家的红利。
就比如我们这些兵团二代们,哪怕初中毕业单位都会安排一份工作,邻居家的大儿子因发烧得了脑膜炎,18岁以后跟着大家伙去巴木墩参加开荒回来就是职工身份,后来单位给他分了一份土地家人帮助他耕种保持工龄,15年工龄他33岁办理病退没有后顾之忧。
即便没有考上大学,略微爱学习的人都能推荐去进修取得行业上岗证。
我家先生就是吃政策红利的人,高中毕业在基层工作一年,然后被派出去学习一年拿到上岗证在牧区当一名畜牧技术员。骑马去羊群随访,回到连部有食堂,工作一段时间就能回到城里休息。除了到兽医站开会学习,从来都不用坐班,工作内容就是管理好自己的片区。
职称随着年限走,该有的待遇一点不落下,后来赶上好政策享受到了30——50()年龄50岁以上,工龄够30年)提前退休的待遇,本该奋斗的年龄却过着退休生活。
就是普通的农村人,家里有宅基地可以建住房,每人都有土地吃饭不愁,勤快点外出打工改善生活条件。
再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学习好的外出上大学,除非学校给力有多少年轻人有稳定的工作?
2020年那个特殊的春节,我从新疆到外地陪伴孩子过春节,本来计划初七就返回家乡,没想到来时候好好的,后来回不去了。合租的几个人就孩子和另一个室友在这里,我们三人报团取暖,我在小区超市买菜做饭年轻人居家办公。
快递车不允许进小区,寒冷的天气里快递小哥等在小区门口,一等就是一天。
就在那样的环境里,各个公司陆续上班,员工轮岗制,每次出发口罩、护目镜等全副武装,这得冒着多大的风险?因为他们要生存、房租、房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断供嘚的也大有人在。
最近我又到孩子身边小住,年轻人哪有那么多朝九晚五的工作?
有一次外出回来赶上晚高峰,年轻人拖着疲惫的身体挤地铁,我一直等了半个小时才上车,自己时间充足,何必和年轻人去争呢?
有一段时间,孩子所在公司赶项目一直再加班,晚上回来我能做的就是给孩子煮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当夜宵,第二天尽可能晚起床。
在小地方每月几千块钱的工资也许过得非常舒服,可是在大城市一万的工资起码有3千交房租,交通费、吃饭啥的基本没有多少结余。
总有一些父母觉得子女在大城市工作脸上有面,动不动过来旅游或者亲戚过来办事让子女帮忙,且不说子女有没有那个能力,城市那么大,来回折腾一下就是几十公里,时间就限制了孩子的行动。
说实在的,在一线城市,即便月薪两万如果没有家里支援,买房非常困难,首付就是一个迈不过去的坎。
有的父母亲戚催婚催生,试想一下:自己都不稳定,那什么给另一半完整的家?生孩子容易,养孩子却是一个浩浩荡荡,没有外援,谁敢保证一个人的经济能养家?
有催孩子的那个功夫,还不如提升自己,多挣点钱,即便不能帮助子女,起码不给子女添经济负担。
还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道德绑架:“这些年我过得不容易,都是为了你,你可要好好回报我……”巴拉巴拉一大堆。
请问:你的不容易是孩子造成的吗?那是你的原生家庭造成的,你的配偶更是功不可没。难道没有孩子这些不容易就消失了?还有,你征求过孩子的意见没有就不负责任地把孩子带到人间?
自己一边哭喊着养孩子的不容易,一边催促他们要孩子,这不是“啪啪”打自己的脸吗?做人不要那么双标!
做父母的不能给孩子帮助,请闭上嘴,尽可能不要给孩子添麻烦,他们已经很不容易了。
多点理解,少一点压力,也许能避免许多悲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