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夜惘书」
每次从家乡回来,都更确信北上广才是命运的归属

每次从家乡回来,都更确信北上广才是命运的归属

作者: 我妻涉江 | 来源:发表于2018-04-05 21:44 被阅读23次

    每次从家乡回来,都更确信北上广才是命运的归属 

    作者 | 涉江

    我爸常半开玩笑说自己是空巢老人,我远房的小侄女也常说自己是留守儿童。“他们”都去哪儿了?或许远嫁了,或许是去省城,或许是去北上广了......我不确定。唯一能确定的是,整个村子里只有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仿佛突然多了五湖四海的朋友,然后多了很多生气和一些喜庆,但今年,刹那绚丽的烟火,也因为国家静止燃放烟花爆竹,变得短暂而偷偷摸摸。

    这是一场远行,生而远行的世界。

    在农村,有一个检验孩子长大是否会远走他乡的土方法。在孩子小的时候,抠孩子的脚底板,挠痒痒,如果不怕痒的孩子证明不念家,长大了会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越不怕痒会走的越远。如果怕痒,那就证明孩子会喜欢赶路,舍不得父母。

    (备注:“赶路”在湖北方言里是追的意思。主要表现在,父母一离开就会追父母的背影、追父母的车等等,哪怕父母只是去上班而已,也会哭闹不止,伤心欲绝。)

    我就曾被这样检验过。让家人遗憾的是,我不怕痒。

    所以我小时候总听到奶奶和隔壁三家聊天的时候说:我这个孙姑娘以后肯定不念家,要走啊。一边说还一边叹气那种,时不时还要脱了我的鞋子,向众人演示一下我的脚底板真的不怕痒。

    我是个注定要远游的人。

    那,你呢?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打破脚底板的预言,我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在家的方圆20公里以内,刚入大学那会还总被爷爷嘲笑,说我上了个家里蹲大学。那时,我就想,有一天,总有一天,我是要离开的。

    或许我离家北上那一刻,我还没有想到阶级竞争这样深层次的东西,毕竟那个时候我还处于因农业户口遮遮掩掩的年纪,努力想摆脱身份的束缚,一心想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哪怕这个世界尚未有一砖一瓦。

    在电影《芳华》里曾经这样描述女主角何小萍,何小萍以为逃离了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幸,进了文工团就会从此改变,她只是从被鄙视的一角进入了另一角。我常说,性格缺陷带来的周围环境的同质化时最悲哀的事情,所以我这些年一直努力,尽可能的为已经被贴上的标签洗白白,比如90后,比如农村,比如普通本科。

    好在我愿意把自己当做一张白纸,任这个浮华的社会来浸染,一切我所能学习的东西,我都竭尽所能学到最好。这大概是我和何小萍最大的不同吧,我相信我终将为我身上的一切标签为傲。

    其实在北漂的头一年,我跟所有我认识的亲朋好友说:“待两年就回去的,毕竟北漂的最后归宿,90%都回去了,留下来太难了。”

    如果你还在犹豫,是留在北上广还是回家乡,你要庆幸你还有选择的机会,可能再过20、40年,你的孩子、孙子辈只能选择离开家乡。

    因为那时候,就会如同现在的日本,东京、大阪等一线大城市声色犬马,人口密度世界前列,而周边城市人口骤减,资源不断被抢夺,发展一年不如一年。大城市吸干了周边城市的劳动力,吸干了优秀的年轻人,更好的资源越来越集中。他们生了小病依然要跑到人生地不熟的省会医院动刀,甚至还需要奔波大半个中国来到首都治疗,然而来了还不一定有他的治疗名额;他们需要考到600分还不如一个300分的特长生。

    最后他们拼搏一生,仍然活在边缘地带,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医疗、最好的娱乐都离他们远去,他们以为他们还有风景,然后最终他们会发现,最污染的企业被迁到最落后的地区,最终雾霾还会吞噬他们,而北京蓝越来越成为一道风景。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这或许是不离开的代价。

    不过好在现在,只要你还有选择,选择就没有错。

    JUST DO IT!

    每次离家我都无比悲伤,最后几夜总是失眠,而我从来没有一次停止过离开的步伐,因为每次我都更加坚信,我要的东西,不在这里。

    你可能会问,你要找得是什么?金钱?名誉?事业?爱情?我说不出具象的理由,就一如很多北漂答不上来他们为什么离开家乡,他们只是想逃离。

    一种现象,特别是一种普遍现象,往往最后都会有一种哲学解释:竞争和进化。阶级竞争的本质是一种进化论,归根结底,想争夺的是生存的选择权:时间+空间的自由。

    时间+空间的自由,这或许是我追求的吧!

    在北京和上海,你总是能看到人们脚步匆匆,好像很赶,其实脚步和他们的脑子运行的一样快。这是一种本能,饥荒和战乱,在我们的DNA 里面留下了贪婪和恐惧的指令,一定要活下来,看到别人跑,就一定要跑的比别人快。因为,这里的人们都知道,每上升一个阶层,存活的概率就会极大提高。

    买房,成为阶级竞争的开局,幸或不幸,我也正在如此,不过我相信这只是敲门砖。

    去年新年后不久,我曾看到过筹码君一篇阶级竞争的文章,筹码团队认为在中国,阶级竞争的焦点不会在房产停留太久,会很快向前切换,不断升级演变:

    开局是地产,属于静态博弈,一劳永逸;

    中场是教育,属于动态博弈,价值提升;

    终局是时间,属于全局博弈,拿钱买命。

    不得不用好,地产的敲门砖。

    我不置可否,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炒房我只是偶有了解,不参评也没有实践过,毕竟从我读小学就从我爸妈哪里知道一个做生意道理,当你知道别人养鸡挣钱,你也去养鸡,那么你会亏本,因为你知道了这个挣钱,基本等于所有人都知道了,那么第二年鸡就会供大于求。

    如果卖鸡不挣钱了,这时候如果你提前知道某种政策倾斜,或者你提前知道某种销售渠道等等,那么你有更大几率挣到钱。

    这个发财致富的问题核心在于,你【什么时候】【从哪里】知道鸡能挣钱?

    这都由信息差决定。我不是制定规则之人,也没有这方便的信息渠道,所以对于炒房炒股票炒币,我向来只了解不实践。

    但去掉“炒”字就要另说。

    14年初我想在武汉买房,那时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产生离开北京的想法,那个时候全国房价刚刚大跌之后,我家乡的小城市万达的楼盘从开盘价七千多跌倒四千多。我家人言辞拒绝了我的想法,告诉我:全国房价大跌,炒房的人都亏了,你为什么还要买房,到时候亏死你!

    我说,我是刚需。

    那个时候我看中的是东湖边上的一栋高层,好像七千八。总之,结果就是,没有买上,现在已经涨到2、3万,有钱还不一定能买上,嘿,因为,限购了。

    就在今年过年的闲聊里,一个亲戚说他一个舅舅退休了,想给孩子在武汉买房定居,17年早春去问的,2万3,那个舅想砍价到2万,未果归家。过了3个月,又去武汉说就按2万3买,人家说涨到2万6了,于是这个舅又走了。又过了3月,这次带着钱去的,说2万6就2万6,结果房主说涨到3万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房价还会涨吗!当然不是。

    说明,刚需就要下手快、准、狠。反正都是要住的,如果房价涨了,喜大普奔,卖了换个大房子,如果房价跌了,自己住也没有什么损失。

    在研究中国人为什么喜欢买房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基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从古至今,中国人就喜欢买房置地。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开始的时间其实和欧洲差不多,但是发展却慢了几百年,光萌芽就经历了两个多世纪。为什么一直处于萌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去哪里了?

    答案是买房。

    或许这个答案很搞笑,但事实如此。无一例外的,所有中国商人在赚的满钵金之后,都选择了衣锦还乡,买房置地,苏州园林、徽派建筑之类都是衣锦还乡的产物,他们没有为自己的阶级位置作丝毫斗争,士农工商的局面没有丝毫改变。

    这也就导致了几百年后,几千黄毛兵就能赶走曾创造世界最多GDP的满清国。落后就要挨打,何况封建社会之于资本主义还落后一个文明,无话可说。

    不过,落后就要挨打也是有个反例的,先进的大明朝被落后游牧民族的清代替的历史悲剧。为什么?缺钱,当然,后期还缺人才。

    在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理论上是国库白银哗啦啦进呀,但大明朝是真穷,穷的叮当响。那么,白银都去哪里了?这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有点跑题,简单讲,其实就是国家花出一两银子,还挣不回一两银子,经济不断发展,买卖需求会越来越多,市场上需要的银子越来越多,但是实际交易的过程中,白银数量却越来越少。

    究其原因,秉承着勤俭节约的我国人民喜欢囤银子,大部分商人把挣来的大量白银融了,建房子了、做了工艺品、或者埋了,反正那年代你随便敲开一座深宅大院的墙,我保证里面全是白银真的不是电视剧里的情节。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花钱的意识一定要形成,这一点,越有钱得人做的越好,我的领导就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你和中产阶级的差别,在于负债率的高低。

    90年代初,踏出第一步向国家和银行贷款做生意的人,我相信都富裕了。2000之后贷款买房的人,我相信也富裕了。

    重视教育,从来不是偏执

    再说回人才问题,当年满人也是给明朝交了不少智商税,可惜后来有汉人投敌也帮满清造火枪了,进行文明开化,智商税就越交越少了。但你不得不承认,你这些年的血汗钱大多也是交了智商税。

    筹码君说,房本一开始是敲门砖,后来连站票都算不上。权力和资源的分配都是动态的。当全部的精英都聚集在北上广深,他们的子女在同一起跑线竞争,没有超过其他人的教育,只靠房产根本无法提高胜出概率。

    重视教育并不是某些家长们的偏执,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1、高薪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壁垒在不断加高;

    2、技术的进步在加速阶层的洗牌和分化,高知阶层碾压底层是常态;

    3、保持足够强的学习能力是保持在本阶层的关键。

    这些年里,从核弹、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生物医药,金融市场,哪一项不是顶尖高知分子和顶层阶级全面收割落后分子/国家?智商税无疑是这个地球上最重的赋税。

    读书改变命运,未来会越来越成为寒门学子的痴梦。2016年北大录取的3363名学生中,农村考生中贫困生不到5%。其中有310人是通过照顾计划进入北大的,实际以裸分考入北大的只有180人。清华大学2016年3300多名新生中,如果扣除县乡城镇人口和专项计划录取,进入清华大学的农村考生不足10%。

    而这项数据在大学扩招政策之前,是24%。一份关于农村学生在中学阶段辍学率的调查显示,2007-2013年,每100个进入初中的贫困农村学生,有69人能够从初中毕业。仅有46人能进入高中。进入高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希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

    其实除了正常参加高考,合理进入名校的方式还有很多,你们熟知的刘强东的妻子奶茶妹妹章泽天,就是一名通过保送进入的清华。比如奥赛国家队、外国语中学里的学生有机会直接保送北大;通过了北大高水平运动队测试,就能够以省二本线甚至二本线65%的成绩进入北大;有些学生还可以通过跨国高考移民,摇身一变,成了追求国际化的各高校最欢迎的留学生。

    但是这里面,没有一种适合农村学生。

    某一天一位寒门学子头破血流挤进名校象牙塔,然后他发现大学社团他一个都参加不了,歌舞书法他都不擅长,他以为他擅长学习,但他的英语能力还停留在试卷上,引以为傲的理化科成绩败在了一本科幻小说上,那些粗重的农活练出的力气,也并没有让他在运动场上多赢一次。他终于发现,象牙塔的塔尖他都望不到。

    无论你相不相信,任何一种教育改革,对寒门学子来说都只能是越来越难。就如同几朝几代的农民们千盼万盼的农业税的改革,结果每一次都只能让农民赋税越来越重。不过最终农业税取消了,而教育制度又该何去何从呢?

    所以我能做的,只是在我这里,从我开始,改变寒门的处境。

    不过我还没有孩子,对于子孙后代,感情还不够深。我所说的奋斗,只是让我有限的人生里,充满更多的体验感,不至于生而一场,羡慕很多,触摸很少,碌碌一生。

    时间的天平,终将辜负我们

    最后再说,时间的博弈。

    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但是技术进步,药品会帮助人类穿越时间线,让时间真正的不公平起来,实现真正的阶级不平等。

    你可能常常听到你父母,或者你的爷爷奶奶说过这样的话:等我以后得了大病,千万别给我花钱治病,反正都是要死的,花那个冤枉钱干什么?

    其实,我到现在都无法理解,说出这话的人的心情和想法。如果真的面临这一天,放弃治疗不会让我心里有一丁点好受,我相信也不会让病床上的人有一丁点好受。或许你说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无药可治我别无选择,但是如果现在告诉你,有一种药可以治愈这种绝症,我相信大部分子女就算借钱也会买来这种药。

    而这就将是最大的不公平,因为大部分人可能倾家荡产也买不起这个药,并且未来还会无限的进行这种命运的循环。到这个时候,阶级的固话才最终形成,真正地强者越强,贫则越贫的时代才真的到来。

    Kite Pharma(NASDAQ:KITE)在研制CAR-T新药Axicabtagene Ciloleucel,就是这样一种有可能打破时间的药,原理如下:

    1.从病人身上提取合适的免疫T细胞;

    2.基因改造这个细胞,类似于装上GPS专门打击癌细胞;

    3.大量培养这种改造过的免疫细胞;

    4.注射回病人体内;

    5.开挂的T细胞开始在体内扫荡癌细胞。

    这种治疗中,安装不同的GPS(靶点)就是应对不同的癌症类型。目前还没有一个CAR-T上市。Kite这药如果顺利将是人类第一个获批的CAR-T治疗,这种治疗手段极为暴力,堪称黑科技,但是据说有小概率直接把病人毒死。

    另一方面,衰老的大山也将在人类的进攻中走向坍塌。

    美国加州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伊莉莎·拉扎里(Elisa Lazzari)研究发现,细胞的RNA具有可用于识别细胞衰老的特性,因此,可以尝试在细胞DNA年老力衰时,用人工接管RNA来控制基因表达合成蛋白质。在这种思路指导下,阿肯色州的研究团队已经研制出一种新化合物,成功清除老鼠身血液里的老化造血细胞,使老鼠的造血功能保持活力。进而使老鼠的整个身体状况都得到改善。在人类医院中,这种RNA手段的疗法已经被引入临床,在癌症和感染等科室中使用。

    模拟一个场景

    2067年,80岁的小明办理了退休,确实老了,自己的DNA健全程度越来越差,疾病和癌变始终伴随着他。虽然寿命快到了,可是家里还有110岁的老娘要赡养,自己买不起延寿的药物,更换不起器官和身体,只能慢慢走向死亡。公司里的健身房,癌症痊愈后的董事长还在美女教练的陪伴下举铁,110多岁的人了,花了15亿更换了心肺,注射了 1针2000万的抗衰老药物,如今看起来和50岁的人差不多。

    技术的进步,将我们人类的竞争,甚至最终的货币体系,都指向时间战场。治疗癌症、延长2年寿命、换一个心脏,都是明码标价,并与时间挂钩。当我们看着高等阶级的大人物,有能力向天再借500年的时候,他的孩子开始从云端下载各项逆天的技能的时候,还是普通寿命的你,看着一事无成的傻逼孩子,此时,炒什么都来不及了?

    或许你觉得上述都太过激进,没关系,我说了,现在还是个有选择的时代,回到小城市,一份安稳舒适的工作,一套宽敞的房子,一辆舒适的小汽车,一方悠闲的天地,这也是令人羡慕的一生。

    但你不得不承认,更优秀的人仍然愿意选择北上广深,很多人没有勇气踏出这个小城市一步,因为他并未觉得自己足够优秀和足够有勇气。不过留在小城市的你,也不要有压力,好像回到小城市,就是断送了子孙后代的前途一样,不会的,因为这个世界还有万一。

    不知道你是否听过一个7%定律,它指任何时间中不可预测的那一部分概率。全球复杂网络研究权威、美国物理学会院士巴拉巴西在《爆发》一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类行为的93%是可以预测的,而剩下的那7%无法预测的人则改变了世界。

    书中没有给出7%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但至少他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世界上永远存在这样一类人,他能够超越自己的家庭、血缘、环境,他能够挣脱时代对他的束缚,让世界另眼相看,这一类人被称为英雄。

    愿2018,与7%为伍。

    涉江  写于2018年2月22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次从家乡回来,都更确信北上广才是命运的归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ld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