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业余时间在两个不同的网站同时写作,发现里边的氛围的确完全不同。
第一个是空间,我原来很粗浅的以为,空间也就是一个简化的博客而已,只不过你的观众是亲
朋好友而已。我发现这点错误很大,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说得实在是没有错。
假设有一些人是空间的重度用户。
他们的注意力一定是集中在彰显自我。发照片,发美食。晒自己最近的美好生活等等等等。
一般来说是以发图加简单文字的方式来完成内容的产生,其次,亲朋好友会照例来上一次互动
。比如说,辣妈真美。比如说,祝你一生快乐。比如说,老同学加油之类。
不过,就算说得再多,关注的再多,互动的再多。终究是一种熟人之间的行为。假设你在这种
环境下写东西的话,潜移默化的会受这种影响,写出来的东西不是博文、也不是用于发在各专业网站上的专题文章。而是日志。日志就是日志,不会变成别的东西。日志注重分享感悟,写的同时,内心当中期待的就是渴望有熟人看到。评论或者点赞,刷存在感。
然而,当你换个平台,激励方式不同,你写出来的东西也就完全不同了。
假设就是如简书这一类的网站,你潜意识中的目的是要被各个专题接收,发表。进一步赢得更
多人的赞赏。哦,对,在简书是“喜欢”。而又由于网站有各种专题,如游戏、如散文、如诗歌、如大
学等等,这样,毫无疑问的是,你在写之前,大脑中就会朝着这些目标去构思。想,如何才能被这些专题接受,如何才能扩大影响力。
社区氛围对一个人的一种行为的影响就是这样的大。
事实上,我们通常以为,上网是一种休闲娱乐。不对,其实有别的可能性。
按照网络发展的定义,实际上我们现在是处于由用户产生内容的web2.0时代。假设是我们自己
在产生内容,那起码不应该定义为纯娱乐。而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包括了娱乐他人的过程。谁娱乐的好,我们就用点赞或者喜欢来投票。激励你继续做下去。这样,才是一个正向反馈,一个存在益处的,也同时是我们乐于看到的闭环。不然,我们做这些事儿有什么意义呢?
网络社区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想过来,作一个内容的产生者其实蛮有成就感。你可以在产生这种内容的同时赢得尊重。
何乐而不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