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意:
孔子说:“中庸作为德的体现,应该是最完美的了!而人们缺少这种美德已经很久了。”
中庸做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之一,很受孔子的推崇与重视。北宋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意思是说不偏于一边的叫做中,永远不变的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孔子也认为中庸是至德,最完美的一种道德状态,最高的德行。
今人说起中庸来,总以为是说平庸,没个性,爱和稀泥般居中不偏不倚,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儒家思想中,人们追求的是一种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高度和谐的状态,待人接物时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这种调和与均衡,既是选择行为时的恰到好处,也是长期坚持的结果,坚持中立的立场,不因个人好恶,世风影响而偏颇于任何一方,是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的综合产物,是一种完美极致的状态,致广大而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张居正注解中说,*天下之事但有一毫太过,便可减损。有一毫不及,便可增益,都不是至善的道理。惟是中庸之为德,本于天命人心之正,而不离乎民生日常之常,既不偏于太过,亦不偏于不及,而其理经久可行,乃是至精至粹,尽善尽美的道理,岂非极致而无以加者乎!”
至精至粹,尽善尽美,非常完美的状态。这样至臻之境,孔子为何感叹“民鲜久矣”呢?是单纯的民风败坏吗?
张居正又说了,这样的道理人人都知道,也都能做,古今圣贤修身养性也都是这样做的。但为什么长久心来这种品德这种思想这么少见呢?“但如今的人,或拘于气禀之偏,或安于习俗之敝。贤智的,则失之太过,而不能裁抑以合乎中;愚不肖的,则终于不及,而不能黾勉以求其至。”
本身中庸的境界很难达到,而当时的环境礼乐崩坏,各种限制,争名逐利,穷兵黩武,人们的思想惯于走奇招来出奇制胜,谁还会逆社会潮流而背行,而去遵循看似和稀泥的中庸之道呢?
只能说是生不逢时了。
这是首次明确地提出中庸一词。而《中庸》一书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传为孔子嫡孙孔伋(字子思)所作。至宋,儒学家对天人合一的中庸之道极其推崇之下将其抽出单独成书。其中肯定了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是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