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剑飞老师分享的《哪来的天才》精华摘录,这些内容对我来说极具价值,让我获益匪浅,特予以记录。
001 关于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可以重复很多次。高度重复是刻意练习和实战之间的最大不同。刻意练习和我们大多数人平常做的练习有两点区别。其一,要在学习区选择合理高强度的活动。其二,重复的数量。伟大成功者重复练习的数量达到了单调乏味的程度。
皮特·马拉维奇(Pete Maravich),他的大学棒球记录30多年来仍无人能破,早晨体育馆开馆时他就练习击球,直到晚上关门。
从16岁一直到32岁,他每周5天、每天击出800个球。显然他对这件事很执着,宣称计算着所有击出的球数。到1990年代中期,他已经击出了400万个球。
高水平职业高尔夫要求的技巧不只是击出直球,但就是在对这个特定技能上,令人难以置信的重复产生了惊人的力量。
普遍来说,最有效的刻意练习,就是能大量重复的练习。
刻意练习是非常费神的。刻意练习首先是专注和集中,一天内练习4~5小时应该是刻意练习的上限,每段练习只能持续60~90分钟。
002 关于创造
每一个新创造都基于现有创造之上。灵光一闪的时刻,总是在很多个小时的思考和研究之后。
创新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行为。想要精通某个领域,先要承诺于长期艰苦的工作,然后想方设法去创新——这就是它发生的过程。
003 关于沉浸工作
一个人完全沉浸于某项工作,时间仿佛缓慢下来,人的心情变得非常愉快,工作似乎不费吹灰之力。这种兴奋状态来自这种挑战和个人能力正好相匹配。
关于刻意练习,创新创造给我很多启发。
在自己的生活中对于想专研的技能,刻意练习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而在刻意练习这条路上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大量重复的训练。
不需要着急,就是不断的做,重复训练的价值已经得到证明,看自己是否相信。
刻意练习可以激发创新创造。想要创新创造也需要积累一定的重复量。
再次感谢剑飞老师分享。
感谢正在进行语音写作的自己。
语音写作既是刻意练习,也是创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