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游乐场认识了俄罗斯小女孩维卡,她俩同岁。暑假期间能有一个经常一起玩的朋友,她们都觉得非常开心。
今天是我和维卡妈妈第一次聊天。以前我们到了游乐场,就点头微笑致意,然后就各自坐在不同的座椅上做自己的事情。
我决定跟维卡妈妈搭讪,因为我最近开始正式学习俄语了,我想提高自己的俄语口语。
我向她请教荞麦的做法。她热情地给我讲解,女儿帮我翻译我听不懂的地方。
之后我俩就开始了聊天。她说自己有两个职业。第一是画家,第二是学前班的艺术老师。她向我展示她手机里留存的她的画作。她的作品还在一个公园里展览。我一向佩服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一看她的作品,我更加对她增加了敬意。
她说的话,我大概听懂了一半。她说话时,总是满脸笑容,让人觉得很容易接近。
当她知道我在读的英文版小说时,她也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忽然想起我能做什么职业呢?毕竟全职在家已经好几年了。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探索,直到最近,我结合自己的兴趣、强项和经历,我才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我想一辈子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我已经用手机写了几篇儿童故事了,还没有试着投稿,但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个领域慢慢深耕下去。
我是如何选择这个领域成为自己深耕的领域了呢?主要原因是小女儿天天缠着我讲故事。我把书柜里的书一遍一遍给小女儿讲,可是她已经有点厌烦了。我不得不开始看英文的儿童故事,然后再讲给女儿听。有时,我看得速度跟不上女儿的需求时,我就自己随机编故事。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编故事,能更好地引导孩子。有时会根据女儿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素材编故事,女儿竟然能从这样的故事中得到安慰,进而有力量解决目前所遇到难题。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深深地认为创作儿童故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很多的人生道理如果是用嘴巴干巴巴地告诉孩子,这只是说教,而且很多时候会起到反作用。但是孩子就很容易接受故事里的道理。就像我们经典的成语故事《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都是简短却蕴含着大道理的故事。
现在很多成人出现情绪方面的问题,却不知道如何去调整。试想,如果他们在小时候就读了关于情绪调节的故事书,那么就会在心中播下如何调整情绪的种子。这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说不定就改变了孩子某些方面的认知。如果自己能在儿童故事创作的方面做出点成绩,也相当于给社会做贡献了,当然也能活出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过半,找到了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和梦想,我感觉很兴奋。剩下要做的就是,继续为小女儿搜罗故事讲故事,也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写故事,一天一天的执行下去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