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原文】
十四年(丁丑,公元437年)
春正月戊子,魏北平宣王长孙嵩卒。
辛卯,大赦。
二月乙卯,魏主如幽州。三月丁丑,魏主以南平王浑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镇和龙。己卯,还宫。
帝遣散骑常侍刘熙伯如魏议纳币,会帝女亡而止。
夏四月,赵广、张寻、梁显等各帅众降。别将王道恩斩程道养,送首,余党悉平。丁未,以辅国将军周籍之为益州刺史。
魏主以民官多贪,夏五月己丑,诏吏民得举告守令不如法者。于是奸猾专求牧宰之失,迫胁在位,横于闾里。而长吏咸降心待之,贪纵如故。
丙申,魏主如云中。
秋七月戊子,魏永昌王健等讨山胡白龙余党于西河,灭之。
八月甲辰,魏主如河西。九月甲申,还宫。
丁酉,魏主遣使者拜吐谷浑王慕利延为镇西大将军、仪同三司,改封西平王。
冬十月癸卯,魏主如云中。十一月壬申,还宫。
魏主复遣散骑侍郎董琬、高明等多赍金帛,使西域,招抚九国。琬等至乌孙,其王甚喜,曰:“破落那、者舌二国皆欲称臣致贡于魏,但无路自致耳,今使君宜过抚之。”
乃遣导译送琬诣破落那,明诣者舌。旁国闻之,争遣使者随琬等入贡,凡十六国。自是每岁朝贡不绝。
魏主以其妹武威公主妻河西王牧犍,河西王遣宋繇奉表诣平城谢,且问公主所宜称。魏主使群臣议之,皆曰:“母以子贵,妻从夫爵。牧犍母宜称河西国太后,公主于其国称王后,于京师则称公主。”魏主从之。
初,牧犍娶凉武昭王之女,及魏公主至,李氏与其母尹氏迁居酒泉。顷之,李氏卒,尹氏抚之,不哭,曰:“汝国破家亡,今死,晚矣。”
牧犍之弟无讳镇酒泉,谓尹氏曰:“后诸孙在伊吾,后欲就之乎?”
尹氏未测其意,绐之曰:“吾子孙漂荡,托身异域。余生无几,当死此,不复为毡裘之鬼也。”
未几,潜奔伊吾。无讳遣骑追及之,尹氏谓追骑曰:“沮渠酒泉许吾归北,何为复追!汝取吾首以往,吾不复还矣!”追骑不敢逼,引还。尹氏卒于伊吾。
牧犍遣将军沮渠旁周入贡于魏,魏主遣侍中古弼、尚书李顺赐其侍臣衣服,并征世子封坛入侍。是岁,牧犍遣封坛如魏,亦遣使诣建康,献杂书及敦煌赵 (匪攵) 所撰《甲寅元历》,并求杂书数十种,帝皆与之。
李顺自河西还,魏主问之曰:“卿往年言取凉州之策,朕以东方有事,未遑也。今和龙己平,吾欲即以此年西征,可乎?”
对曰:“臣畴昔所言,以今观之,私谓不谬。然国家戎车屡动,士马疲劳,西征之义,请俟他年。”魏主乃止。
十五年(戊寅,公元438年)
春二月丁未,以吐谷浑王慕利延为都督西秦河沙三州诸军事、镇西大将军、西秦河二州刺史、陇西王。
三月癸未,魏主诏罢沙门年五十以下者。
初,燕王弘至辽东,高丽王琏遣使劳之曰:“龙城王冯君,爰适野次,士马劳乎?”弘惭怒,称制让之。
高丽处之平郭,寻徙北丰。弘素侮高丽,政刑赏罚,犹如其国。高丽乃夺其侍人,取其太子王仁为质。弘怨高丽,遣使上表求迎。上遣使者王白驹等迎之,并令高丽资遣。高丽王不欲使弘南来,遣将孙漱、高仇等杀弘于北丰,并其子孙十余人,谥弘曰昭成皇帝。白驹等帅所领七千余人掩讨漱、仇,杀仇,生擒漱。高丽王以白驹等专杀,遣使执送之。上以远国,不欲违其意,下白驹等狱。已而原之。
夏四月,纳故黄门侍郎殷淳女为太子劭妃。
五月戊寅,魏大赦。
丙申,魏主如五原。
秋七月,自五原北伐柔然,命乐平王丕督十五将出东道,永昌王健督十五将出西道,魏主自出中道。至浚稽山,复分中道为二,陈留王崇从大泽向涿邪山,魏主从浚稽北向天山。西登白阜,不见柔然而还。时漠北大旱,无水草,人马多死。
冬十一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十二月丁巳,魏主至平城。
豫章雷次宗好学,隐居庐山。尝征为散骑侍郎,不就。是岁,以处士征至建康,为开馆于鸡笼山,使聚徒教授。帝雅好艺文,使丹杨尹庐江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并次宗儒学为“四学”。元,灵运之从祖弟也。帝数幸次宗学馆,令次宗以巾褠侍讲,资给甚厚。又除给事中,不就。久之,还庐山。
臣光曰:《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孔子曰:“辞达而已矣。”然则史者儒之一端,文者儒之余事。至于老、庄虚无,固非所以为教也。夫学者所以求道。天下无二道,安有“四学”哉!
帝性仁厚恭俭,勤于为政,守法而不峻,容物而不弛。百官皆久于其职,守宰以六期为断,吏不苟免,民有所系。三十年间,四境之内,晏安无事,户口蕃息。出租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闾阎之间,讲诵相闻。士敦操尚,乡耻轻薄。江左风俗,于斯为美。后之言政治者,皆称元嘉焉。
【原文华译】
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
1 春,正月十二日,北魏北平宣王长孙嵩去世。
2 正月十五日,刘宋大赦。
3 二月九日,北魏主拓跋焘进入幽州。三月二日,拓跋焘任命南平王拓跋浑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镇守和龙。二月四日,拓跋焘还宫。
4 皇帝派散骑常侍刘熙伯出使北魏,讨论公主出嫁事宜,不巧皇帝的女儿去世,于是停止。
5 夏,四月,赵广、张寻、梁显等各自率众投降。别将王道恩斩程道养,送来首级,变民余党全部平定。
四月二日,朝廷任命辅国将军周籍之为益州刺史。
6 北魏主拓跋焘因为地方官员大多贪污,夏,五月十五日,下诏吏民可以举报郡守、县令的不法行为。于是奸猾之徒专求长官的过失,勒索要挟,横行乡里。而长官们呢,一律降尊纡贵和他们结交,而贪纵如故。
7 五月二十二日,北魏主拓跋焘进入云中。
8 秋,七月十五日,北魏永昌王拓跋健等征讨山胡白龙余党于西河,将他们消灭。
9 八月一日,北魏主拓跋焘进入河西。九月十二日,还宫。
10 九月二十五日,北魏主拓跋焘派使者拜吐谷浑王慕利延为镇西大将军、仪同三司,改封西平王。
11 冬,十月一日,北魏主拓跋焘进入云中。十一月一日,还宫。
12 北魏主拓跋焘再次派散骑侍郎董琬、高明等多带金帛,出使西域,招抚九国。董琬等到了乌孙,乌孙王非常喜悦,说:“破落那、者舌二国皆欲称臣致贡于魏,只是找不到门路而已,如今使君应该去抚慰他们。”
于是派向导、翻译送董琬到破落那,送高明去者舌。各国听闻,争相派遣使者跟随董琬等入贡,一共十六国。从此每年朝贡不绝。
13 北魏主拓跋焘把他的妹妹、武威公主嫁给河西王沮渠牧犍为妻,河西王派宋繇奉表到平城谢恩,并且问他的母亲及公主应该怎么称呼。拓跋焘让群臣商议,都说:“母以子贵,妻从夫爵。沮渠牧犍的母亲宜称河西国太后,公主在河西则称王后,在京师则称公主。”拓跋焘听从。
当初,沮渠牧犍娶了凉武昭王李暠之女,等到北魏公主来,李氏和她的母亲尹氏迁居酒泉。不久,李氏去世,尹氏抚摸女儿尸体,不哭,说:“你国破家亡,今天死,已经是死晚了。”
沮渠牧犍的弟弟沮渠无讳镇守酒泉,对尹氏说:“你的孙子们都在伊吾(李宝逃奔伊吾,参见公元423年记载),你想要去和他们团聚吗?”
尹氏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骗他说:“我的子孙漂荡,托身异域,我余生无几,当死在此地,不再去野蛮地区当鬼了。”
不久,尹氏秘密逃奔伊吾。沮渠无讳派骑兵把她追上,尹氏对追骑说:“沮渠无讳许诺让我回北方,怎么又来追我!你们要我回,就取下我首级送回,我是绝不会活着回去的。”追骑不敢逼,退回。尹氏最后死在伊吾。
14 沮渠牧犍派将军沮渠旁周入贡于北魏,北魏主拓跋焘派侍中古弼、尚书李顺赐给他侍臣衣服,并征召世子沮渠封坛入侍。这一年,沮渠牧犍派沮渠封坛到北魏,同时,也遣使到建康,献上杂书及敦煌赵所撰《甲寅元历》,并求杂书数十种,皇帝都给了他。
李顺从河西回来,拓跋焘问他:“你往年所言取凉州之策,朕因为东方有事,未及办理。如今和龙已平,我想就在今年西征,可以吗?”李顺回答说:“臣以前说的话,从今天来看,也没有错。但是国家戎车屡动,士马疲劳,西征的计划,请过几年再说吧。”拓跋焘于是停止。
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
1 春,二月七日,刘宋朝廷任命吐谷浑王慕利延为都督西秦州、河州、沙州三州诸军事,镇西大将军,西秦州、河州二州刺史,陇西王。
2 三月十三日,北魏主拓跋焘下诏,命和尚年五十以下者,全部还俗。
3 当初,北燕王冯弘到了辽东,高丽王高琏遣使慰劳他说:“龙城王冯君,光临敝国郊野,士马疲劳吗?”冯弘羞惭愤怒,以皇帝名义斥责高琏。
高丽将冯弘安置在平郭,不久又迁到北丰。冯弘一向侮辱高丽,政刑赏罚,还像在自己国家一样。高丽于是夺走他的侍女,又抓走太子冯王仁为人质。冯弘怨恨高丽,遣使到建康上表,请求迎接他南下,皇帝刘义隆派使者王白驹等去迎接他,并下令高丽准备行装,遣送冯弘。高丽王不愿意放冯弘南下,派将军孙漱、高仇等杀冯弘于北丰,并杀了他的子孙十余人,谥号冯弘为昭成皇帝。王白驹等率所领七千余人掩讨孙漱、高仇,杀高仇,生擒孙漱。
高丽王以王白驹等专擅诛杀,逮捕王白驹,送到建康。刘义隆因为高丽是远方盟国,不愿违背高丽王的意见,将王白驹等关进监狱,但不久就赦免释放了。
4 夏,四月,娶已故的黄门侍郎殷淳女儿为太子刘劭妃。
5 五月九日,北魏大赦。
6 五月二十七日,北魏主拓跋焘进入五原。
秋,七月,从五原出发,北伐柔然。命乐平王拓跋丕督十五将出东道,永昌王拓跋健督十五将出西道,拓跋焘自己出中道。至浚稽山,又将中路军一分为二:陈留王拓跋崇从大泽向涿邪山,拓跋焘从浚稽北向天山,向西登上白阜山,不见柔然而还。当时漠北大旱,无水草,人马多死。
7 冬,十一月一日,日食。
8 十二月二十二日,北魏主拓跋焘抵达平城。
9 豫章人雷次宗好学,隐居庐山。曾经被征召为散骑侍郎,不来。这一年,雷次宗以处士(没有当过官的士人)身份被征召到建康,为他开馆于鸡笼山,让他收徒教授。皇帝刘义隆雅好文艺,命丹阳尹庐江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掌太子宫禁门卫)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加上雷次宗的儒学,一共为四学。谢元,是谢灵运的族弟。皇帝刘义隆数次到雷次宗学馆,令雷次宗穿便服侍讲,物资供应非常丰厚。又任命雷次宗为给事中,雷次宗还是不接受。过了很久,仍回到庐山。
【司马光曰】
《易经》说:“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孔子曰:“辞达而已矣。”然而,史学只是儒学的一部分,文学只是儒者休闲的小事;至于老、庄虚无,根本就不是应该教的。学习是为了求道;天下无二道,怎么会有四学呢!
10 皇帝刘义隆性情仁厚恭俭,勤于为政,守法而不严峻,宽容而不放弛。百官都长久在职,郡守、县令以六年为一个任期,官吏从不轻易免职,民心有所依靠。三十年间,四境之内,晏安无事,户口繁衍;差役赋税,只限于正常规定,没有额外需索,百姓晨出暮归,只是从事自己的生业而已。街巷之内,讲诵读书之声相闻;士人重视操守,乡里也以轻薄为耻。江南风俗,这是最好的时代。后人言政治者,皆称之为元嘉之治。
【学以致用】
01,贪是人之本性,治理贪腐,是组织永恒博弈的课题
魏主以民官多贪,夏五月己丑,诏吏民得举告守令不如法者。于是奸猾专求牧宰之失,迫胁在位,横于闾里。而长吏咸降心待之,贪纵如故。
这种现象是组织的毒瘤之一,需要领导者一开始就注意,并长期斗争。
反向思考;组织给“不贪”的管理者匹配什么待遇呢?
02,与人相处要随时调整自己与别人的关系
所以,知己很重要
能明确自己的定位很重要
冯弘这家伙是搞不清楚自己的状况,自己的公司都倒逼了,去到别人的地盘,竟然还把自己当作老板一样看待。活在过去,拒绝认清现实,就被杀了。
03,我是认同司马光前一部分的话,至于老、庄的学说,我个人感受就是,学习秦汉以前的,儒道本是一体,那么,易经也好,佛经也好,都当做科学来看,最起码能够让我以更高的维度来看待世界,来看清自己,看清自己与天地之间的规律。然后呢,学以致用到生活,工作当中去。
04,关于元嘉之治
南怀瑾大师曾经讲过,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很神奇,只要给她个30来年的休养生息,她就又能恢复到极尽繁华状态。
这片大地上,一个国家是这样
那么,一家公司也应该如此
既然这样,按照换算,为什么中国很少出现百年以上的公司呢?
从治理的角度来看,这是很值得反思的。
30年的积累,到了一个富裕的“盛世”年代(应该算是治世的新高度,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真正的盛世,只有新中国后才有可能出现)
然后就放松了,骄傲了,膨胀了,就接着出现问题了
从文景之治,到后边的贞观之治,再到后面康乾盛世,都是如此
现在的元嘉之治,只算一个小波段而已
那么,对于公司来讲,规律一样,公司做大了就倒。很多时候都是因为飘了,膨胀了。不能够继续艰苦奋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