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研修ABA践行课第六节:间歇强化的意义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研修ABA践行课第二节:强化原理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研修ABA践行课第三节:强化物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研修ABA践行课第五节:强化程序类型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ABA践行课第十四节:区分强化原理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研修ABA践行课第七节:强化程序的规律及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研修ABA践行课第四节:强化物效能四原则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研修ABA践行课第一节:ABA及基本行为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ABA践行课第十五节:替代行为区分强化
- 家长必读|青岛新阳光心理ABA践行课第十七节:其他行为区分强化简
间歇强化具有什么样的实际意义?为什么要研究间歇强化中各类强化程序的规律?
首先,连续强化建立的行为不容易被消退,而经过间强化塑造出来的行为更不容易被消退(因为在间歇强化的过程中,某些行为不跟随强化的结果,模拟了消退的程序),从而有利于习得行为的维持和巩固。
其次,从人类生活的现实角度看,个体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并终其一生而形成了个体特有的行为库存,这些库存的行为在习得的过程中模拟了一个连续强化的过程,而其维持则依赖于间歇强化。
比如,用语言表达要求这个行为的习得过程,最早可能是从选择性地哭,然后到点头摇头和用手势去指点比划,到简单地用短语表达要什么,到丰富的完整句法,一轮一轮下来,每一点进步都可能是连续强化的结果。
而每进一步,其先前的行为就不再得到强化(消退),或者只能得到间歇的强化,并且其间歇的时间还会逐渐延长,直到该行为被消退。
当个体能够熟练并灵活地运用语言的各式变化表达其要求的时候,其要求就变得不像以前一样容易被满足(强化),但也并不是总不能被满足(即强化的间歇不能太长到消退该行为的程度)。
这种间歇的满足可能基于提要求的次数(按可变比率强化的程序),也可能基于满足要求的间隔(按可变间期强化)。
比如,家长会觉得孩子都提了五六次想吃冰激凌了,就有可能答应一次(基于可变比率的强化他提吃冰激凌的要求);或者已经有一个星期没吃冰激凌了(离上次提吃冰激凌的要求并被强化一周的时间),现在可以满足他这个要求了(基于可变间期的强化他提吃冰激凌的行为)。
注:ABA践行课,是青岛新阳光研究所李克富老师推出的系列课程。节选转载,也是我收藏及消化吸收的一种方式。期与读者分享研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