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出远门是去读大学,那是1991年。大学在南京,而我在广东的一个偏远角落里。
那时候的我,仅仅去过几次县城,去过一次市区,外面的世界对于我来说是完全未知的。
这样子的我一个人出门,老爸肯定是不放心的,所以是他送我到广州,然后我坐火车到南京。
到广州也不是现在这样方便,先是骑单车到县城的汽车站,然后坐长途汽车到广州汽车站,当天并不能直接坐火车到南京,列车时间对不上,一般都是坐第二天的火车。
第一次坐长途车出门,妈妈很是担心,因为我每一次坐车去市区(梅城)晕车很厉害,半路就吐个不停。
她到处打听,听了邻居介绍的一个偏方“保济丸+安眠药”,让我吃了以后,我竟然一路昏睡到终点站。
果然防晕,事后想来,”如果是我一个人坐车,一直睡可怎么办好啊?“,并且这个还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现在一坐长途车,我都特会睡觉,甚至开长途车,我也特想睡觉。
第一印象对一个人影响很大,在我潜意识里坐车就应该睡觉,一上车就想睡觉,导致我现在都不敢开长途车,开车时间长了就会打瞌睡。
没有高速公路,汽车走国道,从兴宁县城到广州要11个小时。
车是卧铺车,大家都是人挨人的躺在一起,只是每人一个被子,被子也不可能经常换,车厢里充满了各种味道。
烟味、口气味、袜子味还有可恶的汽油味,想起来都会作呕,而我还是适应了。
车上也没有卫生间,中途都会停一下,一来让司机休息一下,二来让旅客吃个午餐。
这个中途休息点是河源的灯塔,那边开了好多饭店,每次旅客一来,他们就张罗开了。
记得我有几次是坐邻居开的车,我也跟着他享受了免费的“司机餐”。
到了广州,老爸本来准备带我去堂姐亲戚家借宿一晚的,还买了苹果作见面礼,苹果价格也不菲,说是“美国蛇果”,我第一次见,看到这么高的价格,大为感叹。
然而到了亲戚家,才发现他家自己人都不够住,堂姐已经借住那里,根本不可能让我们住。
堂姐带我们去了广州动物园玩。然后我跟老爸就去找招待所住了。
第二天老爸还带我去了白云山脚下,结果去得太早,还没有开园。又转而跑到越秀公园去玩,只记得公园到处开满了美丽的鲜花,不停的行走让我们累死了。
这是父亲第一次带我出门,也是唯一一次,因为后来都是我带他们出门了。
我一个人坐火车去学校。幸运的是,高中另一班也有一个同学考取了南京的大学,我们两个约好了一起坐车去。
想来同学也是第一次坐火车吧,44个小时,我们两个愣是不敢离开车厢半步,下车我才发现脚都坐肿了。
那次坐火车,印象最深刻的是沿途开满了夹竹桃。花开的那么大,颜色那么艳丽,粉红的、深红的,一路甚是养眼。让我一直很是怀念,后来的途中,似乎再也没有那次那么艳丽。
火车上还有广播,会播放各种通知。期间还会播放音乐,其中播放了“梁祝”,同学告诉我是名曲,而我这个音乐盲是看听不出来的。
到了南京火车站,学校设了接待点,一眼就看到了,由于是早晨5点,我也不知道可以坐公交车直接到学校。愣是在那里等了一个多小时才坐上学校的车来到学校。
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什么工具让你去做攻略,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凭着录取通知书的指示完成了我的第一次出门。
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现在的出行方便多了,如果提前做好攻略,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安排的妥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