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小学一年级,总是得到同事的赞许和羡慕:都说到,你家孩子真懂事,你家孩子真自觉,你的孩子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强的自控力……总之,我跟我的孩子一起笑笑说说,有事儿商量,没有大声呵斥,没有非常强烈的命令!其实,作为有娃娃的家长,都有过以下经历。
片段一:在街上,或者在人多时或者在旅行过程中,孩子看中了某件东西,而这些东西家里已经有了,或者家长认为不值,不必要的浪费而拒绝。可是孩子执意要,因为孩子需要,所以请求家长去帮忙去购买。家长拒绝孩子就哭,僵持不走,在地上打滚。无奈,家长只好在众人面前将这件事情快速平息,悄悄的妥协。孩子笑了,家长愁眉苦脸的埋怨,但是孩子已经听不见了,他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随后的成长过程中,这样的一幕会继续发展,继续存在。
片段二
孩子有提出来不合理的要求,家长果断拒绝。可是在拒绝过程中,孩子的哭闹打滚,让家长的颜面失尽。开始家长还能理智,处僵持状。但是内心里盘算我必须镇住,不能让步,才可以有权威。于是冷漠不理,于是丢下孩子,于是呵斥,于是大打出手,总之一场风波,越刮越大,最后孩子哭着收场。父母和孩子彼此尴尬的离开。
这些现状我也遇过,在与孩子意见不合时,拒绝孩子不合理要求时,第一个想到的是说教,说说你怎么怎么的不可以,接下来实在是受不了的时候就镇压,用家长的权威,压制孩子。然而在偶然几次的妥协,孩子的不依不饶,于是只好自己下定决心,进行冷处理,不理睬,任孩子自己去哭闹!
后来曾几何时我开始反思我的行为,用什么方式能更好的与孩子沟通,再看了《如何说才孩子才肯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的启发,要理解孩子,理解他的欲望,理解他难以自控的渴望。顺着孩子的思路演义下去,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不合理性!在分析怎么做,转移注意力!
我的孩子感冒咳嗽,刚刚好,还是偶尔的咳嗽。她很想吃,一些甜食,因为生病就停止了喝牛奶,饼干等。她很想吃,于是明知故问地跑来找我,问我她能不能吃?
我看了一眼同事们给的众多分享食品,这些好吃的东西是让人想念,特别是有几天没能吃零食的宝贝就更馋!我抱着她说:“你那么多好吃的是很吸引人。那么你掂量掂量自己的嗓子再做决定吧!”因为在这样的生活化抉择中,我一直遵循她自己做决定。曾经他也有控制不住,一定要吃这些零食,所以导致晚间咳嗽无法入眠。有过这样的经历——这叫自然后果法。经过自己的选择是什么后果,就要去承受,一定要让他自己体会。如果我们大人一味的拒绝,不管是不是好意,孩子都是不情愿,不领情!那孩子没有体验过这样的后果,所以他总觉得大人的拒绝是不合理的,大人的拒绝就是否定他。
很多时候的自然后果法,会让宝贝经历过后,开始自我思索以后做决定,询问自己我该怎么办?
所以这次我把问题抛给他之后,他手上拿着零食,其中有她最爱的果冻(平时几乎不买),心中揣摩了一下,然后他自己决定还是留起来吧,等她咳嗽好了再吃。
我立刻回应:可以,那请你把这些零食放在你信任的地方,等你好啦提醒你吃。
宝贝很是欣然接受,然后放入他自己的零食抽屉中!这样的商量常常出现!
在外旅行或者购物,我总是会提醒她,带上他自己赞下的零花钱。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适当的购买,前提是他的零花钱是她一点一滴地挣来的,他很珍惜。所以他每次出去,当对自己不合理要求时,她会拿着这些钱掂量着,这个东西,我买回去值还是不值,如果不值的话,那就绕开;如果非常想要的话,钱是否够,有没有这个购买能力?这样的体验中,他自己体验着欲望控制的过程!
我除了共情,体会孩子的内心。余下的就把选择权交给她自己!尊重她的选择!知道有些后果对他不利(可控范围内),让他自己承担!
正因为这样,宝贝就知道我每次很尊重她,如果提出建议,他会斟酌的考究一番。她自己的抉择更多,所以他细心的思索的过程就更多,于是他开始越来越自觉,作为妈妈的我也就开始越来越省心。管理孩子的过程,并非只有一味的镇压和告知,更重要的是要孩子去体会。
我们过来人都知道,当过来人告诉你前面路有哪些困难时,我们的好奇心驱使我们去体验一番,当我们体验后体味再告诫后来人,然而后来人又有多少人不经过青亲自的体验就绕道了,只有撞了难墙才会回头,只有真正的内心体验作为自己的主人之后,她才会更加自律。
网友评论